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以什么方式安置

如题所述

义务兵的安置方式和安置条件介绍:
1、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领取一次性退役金。
2、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服现役期间所作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
3、以供养方式安置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义务兵服役的年限是两年,绝大部分都是第一种方式进行安置,领取一次性退役金之后,就业问题需要自己解决。由于只当两年兵,退役的时候年龄不大,可以继续读大学、考研或者去学技术,就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广。
以第二种方式进行安置的义务兵,绝对是部队里面“传奇人物”,因为义务兵能够被政府安置工作的,都是在部队里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基本都是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奖励。
以第三种方式安置的,可以被称为“英雄”,通常是因公、因战等原因导致伤残。最后才由国家供养终身。
军士的安置方式和安置条件介绍。
1、服现役满规定年限,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
2、服现役不满规定年限,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领取一次性退役金。
3、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服现役期间所作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
4、以退休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
5、以供养方式安置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对于绝大部分的军士来说,只能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领取一次性退役金。毕竟大部分的军士在部队都是干不到12年就会退伍。
能够由政府负责安置工作的军士,都是在部队服役满12年或者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奖励的。
能够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军士,基本都是在部队服役满14年及以上的军士。
能够以退休方式安置的军士,在部队里面都是属于“兵王”,基本都是一级军士长,在部队被称为“熊猫兵”或者“国宝”,比将军还要稀少。
军官的安置方式和安置条件介绍。
1、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
2、以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德才条件以及服现役期间的职务、等级、所作贡献、专长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确定相应的职务职级。
3、服现役满规定年限,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
4、以复员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复员费。
以转业方式安置的军官,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达到平时服现役最高年龄的;二是受军队编制员额限制不能调整使用的;三是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军队正常工作但能够适应地方工作的;四是其他原因需要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
军官退出现役的最低年限要求: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低年限分别为:担任排级职务的,八年;担任连级职务的,副职十年,正职十二年;担任营级职务的,副职十四年,正职十六年;担任团级职务的,副职十八年,正职二十年。
优先安置和应当给予编制保障情况
《退役军人保障法》规定: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接收安置转业军官、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编制保障。对下列退役军人,优先安置:参战退役军人;担任作战部队师、旅、团、营级单位主官的转业军官;属于烈士子女、功臣模范的退役军人;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
综合以上分析,《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出台,让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更加体现军人的职业尊崇,让更多的退役军人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后安置的方式会越来越多元化,安置工作越来越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第二十一条 
对退役的军官,国家采取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等方式妥善安置。
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
以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德才条件以及服现役期间的职务、等级、所做贡献、专长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确定相应的职务职级。
服现役满规定年限,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
以复员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复员费。
第二十二条 
对退役的军士,国家采取逐月领取退役金、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方式妥善安置。
服现役满规定年限,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
服现役不满规定年限,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领取一次性退役金。
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
以退休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
以供养方式安置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第二十三条 
对退役的义务兵,国家采取自主就业、安排工作、供养等方式妥善安置。
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领取一次性退役金。
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
以供养方式安置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