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阅读达人一年借了332本书,你在学校图书馆借过多少书?都是些什么书呢?

如题所述

       我的学校图书馆藏书150万余册,如此大的藏书量令我欣喜欲狂,有种“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冲动。我查了一下,大一至现在(大三),我在学校图书馆里总共借了65本书,其中以人文历史类为主。这三年的借书量还没人家复旦学霸一年的借书量多,惭愧惭愧,我只能望其项背了。我喜欢读书,喜欢读纸质的书,虽然现在电子书很是方便,但是我觉得读纸质书更有感觉,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在我借过的书里,我最喜欢,读得最认真的两本书是《毛泽东传》和《张居正评资治通鉴》。

     《毛泽东传》是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所著。这本书记叙了毛泽东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逝世,全面。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对毛泽东的评价比较客观,没有一味赞扬,也没有一味否定,其次作者的文笔和逻辑也很好,条理清晰,语言精练,没有拖沓的情节,简洁明快,读来相当舒畅。毛泽东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父亲是个一心为家计盘算和经营的农民,母亲俭朴善良,宽容大方,毛泽东受母亲的影响深一些,使得他从小善良,乐于周济穷人,扶助弱者。同时,他一直在反抗父亲的专制。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非常好学,但求学之路也相当艰辛。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思考书中所讲,思考人生,思考社会。他记忆力超强,思维敏捷,对当时中国的社会问题有着非常独到和深刻的见解。这为他将来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争时期,毛泽东充分发挥了他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领导天赋,注定了他在近代中国滚滚政治洪流中的胜出。建国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毛泽东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这为他找来了极大的争议。他是一个坚定的革命派,他认定的事情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做下去。我觉得我们应当学习他这一点,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动不摇,坚定不移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要有奋发向上、努力读书、富有主见、扶危济弱的优秀品质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独立自主的宝贵精神,这些很重要。

      《张居正评资治通鉴》是当时作为帝师的张居正为了教万历皇帝如何做一个好皇帝而专门编写的一本御用教材。《资治通鉴》是一代名臣司马光所作,是史书中的瑰宝,而它又经过了大明万历首辅张居正的点评,可谓是瑰宝中的瑰宝。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张居正治国理政和自身修养的智慧,看到了张居正对万历皇帝和大明江山的尽心尽力,只可惜万历辜负了张居正的殷切期望和一片苦心,实在遗憾。读罢此书,感觉满满的正能量,同时我对中国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我借的其它的书,如《大明帝国》《论语》《孟子》《施公案》》《心理学原理》《楷法研究》《经济学原理》等书,都很精彩,对我有所裨益。

       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是一件有趣的事,是一件惬意的事,书籍应当成为我们一生的伴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1
哈哈哈让我仰天大笑三声!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再适合不过了!虽然我没有到复旦大学的仁兄那种地步(受限于学校图书馆的拙劣资源) ,但高中我已经一周四本书,高三也保持有一周一本书的频率。到了大学,发现大学的书籍太过陈旧(很多与高中书籍重合,大部分看过~( ̄▽ ̄~)~),从此不再去图书馆,在手机app中打开新世界大门,每周阅读至少五小时,俗话说,阅读是一件孤独的事,现在有了网络,我想来分享一下我阅读的书籍~与君共勉~


  1、你在学校阅读多少本书?


  答主出生于小县城,小学初中都是在自己小镇上读书的。所以呢,尽管对语文教科书推荐的种种书诸如《绿山墙的安妮》《老人与海》等感兴趣,但是苦于没有书啊,所以在小学初中基本上没有任何课外书可以看。(小学初中的图书馆为镇上贤达集资捐献,不对学生开放,一度令我愤愤不平,不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有何意义?)
  进入高中,知道可以用借书卡借书后,从此我就是图书馆的常客。补完了中小学生必读课外书之后,又迷上了金庸古龙梁羽生,按一周三本计算的话,一个月12本,每年应该有一百本吧ヾ(^。^*)(请原谅答主拙劣的计算,爱好文学的少女总会数学渣渣)
  大学几乎没借书,所以不计算咳咳


  2、都是些什么书?
高中时痴迷世界名著,《绿山墙的安妮》
《老人与海》《基督山伯爵》《孤星血泪》《安娜•卡列尼娜》等等,后来我喜欢上中国古典名著,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看的不求甚解,古典小说《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赵氏孤儿》,我为其中美丽缱绻的文字所痴迷。如今都古代哲学感兴趣,正在啃《道德经》,呜呜对我而言还是有些枯燥~
我想说的是:出生于不重视教育的贫穷小镇,奈何有一颗想读书的心。幸好如今考上大学,可以继续我的学习。不用像我的小学同学一样早早结婚生子。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时间和资源,充实自己。
最后奉上网络上找的全球一百本优秀小说,一起充电✪ω✪
第2个回答  2017-06-01
    复旦的阅读达人,真的是我可望不可及的达人啊,我从大一刚开学到现在都没有借过多少本书,我大概从大一一直到现在才借过三本书。少得可怜哇,但是我觉得我真的是在用时间去看书,有时候不知道为啥就去天外看书了,然后就尴尬了,看来以后要提高看书的效率哇。
    我借的第一部书是《国富论》,当时是老师建议我们去看的一本书,然后我就兴冲冲的跑到图书馆去看了一会,然后就借了回来,结果老厚了,看了好久,我来讲讲内容吧,亚当·斯密对全书进行了概括描述,他认为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在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等等     接下来看的呢,也是很厚的一本,曼昆写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分为微观和宏观部分,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我们当今世界上普遍的姐姐现状的原因和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对后面的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最后呢还看了一本《从0到1》这三本书,几乎都和我现在的专业有关,其实在书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希望大家不要我那么懒多看书多阅读。
第3个回答  2017-06-01

高中借过的书太久远了,已经记不清了,大学到现在也不到一年时间,上学期很多时间都浪费在拖延、焦虑和目标及深层次的意识重整这些因为个人内心不够强大而导致的问题上了(虽然这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没读多少书,简单列举一下,希望有帮助。

1.《雾中回忆》

        澳洲一位女作家写的小说,当时是在微信公众号上看见这本书的,然后就去借了。

“用一次勇敢的回忆,来原谅所有过去。”

故事发生在1924年里弗顿庄园,笔触很细腻,引人入胜,很有名的句子

“但是,活在他人回忆里的人从未真正死去。”就出自这本书。

2.《清明上河图密码》

       算是历史方面的书籍,但是又浅显易懂,以故事的形式,有一定趣味性,作者研究名画研究了十年,终于写成书。

全图824位人物,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实杀机四伏。翻开本书,在小贩的叫卖声中,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已经潜伏入画,824个人物逐一复活,只待客船穿过虹桥,就一起拉开北宋帝国覆灭的序幕。

3.《暴风雨使我安睡》

       顾城的其中一本诗集啦,睡觉前偶尔翻一翻,作者内心单纯像个孩子,但诗里又充满了哲思的意味,很有美感。

 4.《如何修证佛法》

      南怀瑾的著作,对于普通不了解佛教知识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深奥,但是一旦因缘成熟,学佛想入门,感觉这是必看的一本书,我已经续借了两次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6-01

真的很佩服那些能够坚持读书的人,哪怕每天读一页都好,现在的我是没有精力每天都坚持读书的了。小学的时候学校并没有图书馆,但是那时候我们会常常看报纸,每个班的课室后面都会有放报纸的书架,闲来没事都会去拿着看。小学还会去买那些文摘来看,或者同学间互相借故事会那些来看。

到了初中就开始了图书馆之旅辣。那时候老师把借书证发下来之后我们一大堆同学都一起冲去图书馆的,因为我们一般只有下课的十分钟能去,生怕上课赶不回来。第一次去的时候就没有按时赶回来,因为那里有很多书,你好不容易选好了还要排队做记录,人超多的,所以第一次算是知道借书是怎么一回事了。

后来每一次都会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每个星期都会去,我看书比较快的,所以有时候一个星期我还会去两次的呢。一般我会往言情小说那边跑,初中的时候就是看言情小说的天下,只看这些类型的。上课的时候不会看的,然后一下课就看,晚上回家也会看,都不知道累的。看书也很快的我,所以那时候看的小说也很多。

高中的时候没有初中那么疯狂了,偶尔会去借一两本看看,但是都是在手机上面看小说比较多,因为那样比较方便快捷。到了大学我借过两本书,有关于心理学的书,但是我就没有好好的看过,因为怕超过时间我就又拿去还了。总之还是要多看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