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要培养怎样的良好生活习惯?

如题所述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可减少一些皮肤病,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的发生。 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代替。勤洗澡、换衣服、剪指甲,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合理组织体育锻炼,激发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2、培训良好的睡眠习惯

孩子的睡眠习惯是受环境影响的,有的孩子让抱着睡,这一定是家长培养而成的,而晚睡晚起往往是跟随大人晚睡的习惯造成。要纠正这种现象,首先要培养孩子放到床上能自己入睡的好习惯。其次要培养孩子按时入睡的习惯。到了睡觉时间,要给他创造一个睡眠环境,如保持室内光线柔和舒适安静,不要大声吵闹,睡前不要过分逗弄孩子,不要让他太兴奋,也不要讲惊险恐怖的故事,上床前让孩子解好小便。如果孩子一时睡不着,不要吓唬他。否则,会使孩子睡不好。一旦孩子有了规则的睡眠习惯,就要保持这种习惯,不要轻易变动。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2、教育孩子不要偏食 

3、让孩子自己吃

4、慎选零食和饮料 

4、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这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总是和他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许多孩子生活习惯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小在生活自理上缺少锻炼造成的。

5、少看电视、上网、耍手机,养成读书好习惯

读书时要阅读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可以是一些带图的故事,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电视剧的剧本。等孩子喜欢上读书之后再去读一些大部分的书。家长也可以陪着孩子读,在陪读一阶段之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读。

6、培养礼貌待人

培养孩子懂礼貌,应从父母自身做起。因为孩子的礼貌语言、礼貌行为都是来自对成人的模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如果家长平常都不用“礼貌”去要求自己的言行,反而告诉孩子要讲礼貌,这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这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良好的礼仪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就能够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所以,父母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榜样。比如,见到熟人应主动用“您好”等文明语言来问候和打招呼;和长辈讲话要用尊称和敬重的口吻,即使在背后也不能当孩子面对长辈指名道姓;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和长辈入席,并注意饭桌礼仪,同时告诉孩子不能私自开始吃饭,要正确使用餐具,不能高声喧哗、乱夹和乱丢食物等。

7、培养初步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家长要注意不把一些危险性的物品放置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如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要妥善安置,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其次,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提醒,尤其是外出时不要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遵守交通规则等。第三,帮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1
一、9个卫生好习惯
(1)饭前便后洗手
(2)早晚刷牙
(3)每晚洗脚洗袜子
(4)手脏了及时洗(5)不随意席地而坐6)常换衣服常洗澡
(7)不随地吐痰(8)不乱扔垃圾9)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二、9个饮食好习惯
(1)定时定量
(2)细嚼慢咽
(3)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
(4)爱惜粮食
(5)不挑食不偏食
(6)不吃不合格食品
(7)不边走边吃
(8)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9)少吃零食
三、9个安全好习惯
(1)遵守交通规则
(2)遵守公共秩序
(3)不急追猛跑
(4)不玩火
(5)不逞能6)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7)右行礼让
(8)有自我保护意识
(9)不做危险动作
四、9个运动好习惯
(1)每天运动一小时(2)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3)全面锻炼身体
(4)常到大自然去
(5)循序渐进
(6)做好准备活动
(7)经常散步
(8)积极参加体育比赛
(9)不断尝试新项目
五、9个劳动好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
(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
(4)按操作程序劳动
(5)学会共同劳动
(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7)找窍门探索巧干
(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
(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六、9个礼貌好习惯
(1)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
(2)不乱翻别人的东西
(3)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
(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5)礼貌待客(6)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7)使用礼貌用语
(8)在公共场合要安静
(9)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