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师?

如题所述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历史上,教师是指教授文化、歌曲、戏曲、武术等技艺的人。

元代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人都道你是教师,人都道你是浪子。上长街百十样风流事,到家中一千场五代史。”

《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月娘众人躧着高阜,把眼观看,看见人山人海围着,都看教师走马耍解的。”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诗文立门庭使人学已,人一学即似者,自诩为‘大家’,为‘才子’,亦艺苑教师而已。”

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以下两种:

(1)老师

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

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至今。

(2)先生

1.老师。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带人称代词或定语;比如你先生、我先生)。4.旧时称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如:风水先生。5.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等均可称为先生。6.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如:王先生、李先生。8.老婆对老公的称呼,如:你是找我家先生吗?他不在家。

其他称谓

教书匠——最通俗、范围最广的称呼;

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

教员——港台等地区最流行的称呼;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教练——是指导、训练和督导他人,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9
一、教师的概念
 教师概念具有多种涵义:
 一种涵义是指一种社会职业。一种以培养人、教育人为主要工作的职业。教师专业化概念中的“教师”主要是就职业而言的。
 一种涵义是指人,是指教师职业的从业者。如可以界定为: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人。
 另外,教师又可以分为很多类,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或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别分为职业教育教师、普通教育教师
 我主要说中小学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
(一)长者为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教育还没有从生长劳动中脱离出来;教育是与各种生产活动其它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一般性的教育是与养老联系在一起的(如庠的词源解释) ,所以主要是以“ 长者为师” 。另一类教育与一些重要的社会活动,如祭祠仪式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是由氏族首领、巫师等来承担的。
(二)官师合一、僧师合一、学者为师
教育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脱离出来, 成为一项独立的活动,学校教育主要是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服务于政治和宗教目的(如我国古代所谓学在官府,西方中世纪教会教育),教师常常是由官吏和僧侣等担任。学者为师,如在古代中西方都有一批著名的学者办的学校进行主要教学活动。西方中世纪大学等。

有关史料
 在中国,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教育官。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教师多为各种学派的学者。秦朝主张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推行吏师制度。汉代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在中央和地方设有官学,私学亦同时并存,教师的基本职责均为“传道、授业、解惑”。西方古代社会的官学亦有官师。在僧院学校、教会学校多以僧侣、神父、牧师为师;民间教育以商员为师。
(三)教师作为专门职业人员
 教师作为一个大规模职业群体的出现是在近代。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大工业革命的成功,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厂手工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生产的迅猛发展,不仅要求大大增加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事机器生产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因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普及初等教育就成为急迫的问题。欧美等国先后实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的教师,于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便诞生了。
(四)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
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地位,纷纷承认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职业者。

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的资料

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建议》强调“教学应被视为专业”。
 1971年,提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
 1986年,美国《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中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
 1994年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总 结
 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人
 教师职业伴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她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职业。所谓古老,她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几千年绵延不衰,所谓常新,教师毕竟是社会的存在,往往是与社会同步发展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会存在不同的教育制度安排,因而对教师的要求也会不同。
 因此,我们要全面地认识教师既需要从纵深的历史维度,更要从时代横向维度,即从时代政治、文化、经济与人的发展等现实社会的具体性来认识。教师从其现实性上讲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特性
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关系特性
 (二)教师职业的目标特性
 (三)教师职业的对象特性
 (四)教师职业的效果特性
 (五)教师职业的知识特性
 (六)教师职业的时空特性
 (七)教师的职业道德特性
 (八)教师职业的价值特性
一、教师的职业特性
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关系特性
 在所有的社会职业中,教师无疑是与社会存在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具有全面影响力的职业之一。
 首先,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部门及其职业活动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教师职业必然受到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与其它职业相比较具有。
 第二,教师职业必然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等社会个体的普遍关注。
格 言
 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
 ——[苏]列宁《日记摘录》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 ——[战国]苟况
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 ——[战国]《自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二、教师的职业特性

 (二)教师职业的目标特性
 一是教师职业目标的全面性。首先教师的职业目标必须同时综合地反映社会和人的两方面的需求;第二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与其它职业目标的相对单一性成为鲜明的对比。
 二是教师职业目标的发展性。必然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 三是教师职业的目标的未来性。教师是要为一个没有到来的社会培养人才,根本取向面向未来的。
 四教师职业目标上限模糊性或无限性。
 五教师职业目的归属于人自身。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在作为具体工作对象的人身。
二、教师的职业特性

 (三)教师职业对象特性
 一是教师职业对象的多样性。
 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对象所具个性的多样性,还包括学生的经历性经验、文化基础、认知方式、个性等的差异。
 二是对象的复杂性。
 毫无疑问,人是宇宙最复杂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特尔斐神殿石碑上面所刻的,“认识你自己!”的任务,人类至今还远未完成,而人类的精神和心理世界无疑是这一难题的核心所在。但这又恰恰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们”的主战场,是要施加影响的目标所在地。
 教师职业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与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共同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高度复杂性工作。
格 言
 我们教育者的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就是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上培植崇高的理。 —[苏]苏霍姆林斯基
 教育者个人的天职,在于塑造有头脑的劳动者。 ——[苏]苏霍姆林斯基
二、教师的职业特性
 (四)教师职业的效果特性
 教师工作的成效依赖于教育对象的积极配合或参与。
 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与学习者交互作用的过程进行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习者积极的参与才能实现。因而从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条件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的。教学职业是一项对教育对象具有高度依赖性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特性

 (五)教师职业的知识特性
 1.教师职业所需知识的多样性,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为支撑。
 2.教学知识积累的有限性。
 首先是基础性学科知识发展的有限性。
 第二是教学知识经验积累和传递的内在局限性。
 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具有个体经验性特征。

二、教师职业特性

 (六)教师的职业工作的时空特性
 教师职业的工作时空特性是指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的限制。教师职业的时空界限却是相当模糊的。具有“无边界性”。
 与这种职域无限性相联的还有职责的无限性。

二、教师职业特性

 (七)教师的职业道德特性
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很多,但与其它的职业要求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与从业者个体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的。教师职业对从业者更多的约束和更高的道德人格要求。
 教职所具有的这种人格化的职业道德特征,可以使教师获得其它职业无法获得的道德崇高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但也会使许多教师们为这种高的人格期望和道德要求所累。这种外来的要求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差异,往往造成教师道德人格的分裂。另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他们的生活。

格 言
 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 ——[英]洛克《教育漫话》
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
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 教育指南》
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树立起一个比他的学生更崇高的人生观,就不能讲授。
 ——[俄]列夫•托尔斯泰 引自《托尔斯泰传》
二、教师职业特性

 (八)教师职业的价值特性
教师的职业价值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教师劳动的物质和精神的回报;二是从业者从职业工作获得的如幸福、快乐等内在的情感等的体验。
 一教师劳动服务的交换价值相对较低。
 二教师劳动实际价值的体现是长期的和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 三教师劳动的价值是群体劳动的结晶。
 四教师劳动价值需求主体的多元化。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说的清谁是他们劳动的更大的收益者。
总 结
 从以上八个方面特性的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具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与其它职业相比较存在着许多本质上的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和职业自豪感。
 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完善人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 作为教师应具有牺牲精神(时间、金钱、享乐)
第2个回答  2022-03-14
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
第3个回答  2021-11-13
一、教师的概念
 教师概念具有多种涵义:
 一种涵义是指一种社会职业。一种以培养人、教育人为主要工作的职业。教师专业化概念中的“教师”主要是就职业而言的。
 一种涵义是指人,是指教师职业的从业者。如可以界定为: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人。
 另外,教师又可以分为很多类,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或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别分为职业教育教师、普通教育教师
 我主要说中小学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
(一)长者为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教育还没有从生长劳动中脱离出来;教育是与各种生产活动其它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一般性的教育是与养老联系在一起的(如庠的词源解释) ,所以主要是以“ 长者为师” 。另一类教育与一些重要的社会活动,如祭祠仪式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是由氏族首领、巫师等来承担的。
(二)官师合一、僧师合一、学者为师
教育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脱离出来, 成为一项独立的活动,学校教育主要是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服务于政治和宗教目的(如我国古代所谓学在官府,西方中世纪教会教育),教师常常是由官吏和僧侣等担任。学者为师,如在古代中西方都有一批著名的学者办的学校进行主要教学活动。西方中世纪大学等。

有关史料
 在中国,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教育官。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教师多为各种学派的学者。秦朝主张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推行吏师制度。汉代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在中央和地方设有官学,私学亦同时并存,教师的基本职责均为“传道、授业、解惑”。西方古代社会的官学亦有官师。在僧院学校、教会学校多以僧侣、神父、牧师为师;民间教育以商员为师。
(三)教师作为专门职业人员
 教师作为一个大规模职业群体的出现是在近代。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大工业革命的成功,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厂手工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生产的迅猛发展,不仅要求大大增加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事机器生产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因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普及初等教育就成为急迫的问题。欧美等国先后实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的教师,于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便诞生了。
(四)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
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地位,纷纷承认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职业者。

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的资料

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建议》强调“教学应被视为专业”。
 1971年,提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
 1986年,美国《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中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
 1994年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总 结
 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人
 教师职业伴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她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职业。所谓古老,她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几千年绵延不衰,所谓常新,教师毕竟是社会的存在,往往是与社会同步发展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会存在不同的教育制度安排,因而对教师的要求也会不同。
 因此,我们要全面地认识教师既需要从纵深的历史维度,更要从时代横向维度,即从时代政治、文化、经济与人的发展等现实社会的具体性来认识。教师从其现实性上讲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特性
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关系特性
 (二)教师职业的目标特性
 (三)教师职业的对象特性
 (四)教师职业的效果特性
 (五)教师职业的知识特性
 (六)教师职业的时空特性
 (七)教师的职业道德特性
 (八)教师职业的价值特性
一、教师的职业特性
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关系特性
 在所有的社会职业中,教师无疑是与社会存在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具有全面影响力的职业之一。
 首先,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部门及其职业活动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教师职业必然受到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与其它职业相比较具有。
 第二,教师职业必然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等社会个体的普遍关注。
格 言
 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
 ——[苏]列宁《日记摘录》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 ——[战国]苟况
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 ——[战国]《自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二、教师的职业特性

 (二)教师职业的目标特性
 一是教师职业目标的全面性。首先教师的职业目标必须同时综合地反映社会和人的两方面的需求;第二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与其它职业目标的相对单一性成为鲜明的对比。
 二是教师职业目标的发展性。必然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 三是教师职业的目标的未来性。教师是要为一个没有到来的社会培养人才,根本取向面向未来的。
 四教师职业目标上限模糊性或无限性。
 五教师职业目的归属于人自身。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在作为具体工作对象的人身。
二、教师的职业特性

 (三)教师职业对象特性
 一是教师职业对象的多样性。
 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对象所具个性的多样性,还包括学生的经历性经验、文化基础、认知方式、个性等的差异。
 二是对象的复杂性。
 毫无疑问,人是宇宙最复杂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特尔斐神殿石碑上面所刻的,“认识你自己!”的任务,人类至今还远未完成,而人类的精神和心理世界无疑是这一难题的核心所在。但这又恰恰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们”的主战场,是要施加影响的目标所在地。
 教师职业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与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共同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高度复杂性工作。
格 言
 我们教育者的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就是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上培植崇高的理。 —[苏]苏霍姆林斯基
 教育者个人的天职,在于塑造有头脑的劳动者。 ——[苏]苏霍姆林斯基
二、教师的职业特性
 (四)教师职业的效果特性
 教师工作的成效依赖于教育对象的积极配合或参与。
 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与学习者交互作用的过程进行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习者积极的参与才能实现。因而从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条件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的。教学职业是一项对教育对象具有高度依赖性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特性

 (五)教师职业的知识特性
 1.教师职业所需知识的多样性,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为支撑。
 2.教学知识积累的有限性。
 首先是基础性学科知识发展的有限性。
 第二是教学知识经验积累和传递的内在局限性。
 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具有个体经验性特征。

二、教师职业特性

 (六)教师的职业工作的时空特性
 教师职业的工作时空特性是指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的限制。教师职业的时空界限却是相当模糊的。具有“无边界性”。
 与这种职域无限性相联的还有职责的无限性。

二、教师职业特性

 (七)教师的职业道德特性
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很多,但与其它的职业要求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与从业者个体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的。教师职业对从业者更多的约束和更高的道德人格要求。
 教职所具有的这种人格化的职业道德特征,可以使教师获得其它职业无法获得的道德崇高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但也会使许多教师们为这种高的人格期望和道德要求所累。这种外来的要求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差异,往往造成教师道德人格的分裂。另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他们的生活。

格 言
 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 ——[英]洛克《教育漫话》
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
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 教育指南》
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树立起一个比他的学生更崇高的人生观,就不能讲授。
 ——[俄]列夫•托尔斯泰 引自《托尔斯泰传》
二、教师职业特性

 (八)教师职业的价值特性
教师的职业价值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教师劳动的物质和精神的回报;二是从业者从职业工作获得的如幸福、快乐等内在的情感等的体验。
 一教师劳动服务的交换价值相对较低。
 二教师劳动实际价值的体现是长期的和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 三教师劳动的价值是群体劳动的结晶。
 四教师劳动价值需求主体的多元化。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说的清谁是他们劳动的更大的收益者。
总 结
 从以上八个方面特性的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具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与其它职业相比较存在着许多本质上的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和职业自豪感。
 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完善人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 作为教师应具有牺牲精神(时间、金钱、享乐)
第4个回答  2009-03-30
亲子教师就是带着0-3岁的婴幼儿及其家长一起开展早期教育活动的老师。亲子一词中的“亲”代表的是家长,“子”代表的是婴幼儿。亲子活动就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活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都要参与进来。通过亲子活动,家长能够学到教育孩子的方法、知道怎样陪自己的孩子玩,并且在玩的过程中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通过亲子活动,孩子直接参与了各种开展智能的活动,各项智能均可获得发展。

对亲子老师来说,要做好工作,必须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展的基本特点,并且能够根据宝宝的发展状况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宝宝参加,让宝宝在自己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主动发展。因此,亲子老师要知道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亲子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亲子活动的组织技巧、如何开展家长工作,亲子活动场地的安排、玩教具的配备等等。

亲子教育对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是勿用置疑的,父母通过亲子活动,学到的东西也是非常丰富的。

而且亲子老师更是一项社会急需的职业,建议喜欢婴幼儿的年青MM们可以考虑从事这个职业,可以去北京爱福早教学院学习专门的亲子课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