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看待事物和世界的视角不同

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这种不同又有着漫长的文化渊源,而是这种不同导致了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西方现代哲学严格的概念分析、清晰的理性逻辑,能够极为有效地撑开国故旧学中含混不清、微言大义的思想内容,更有利于把问题说清楚,而不至于使丰富的哲学内涵始终无法进入当下人们的思维深处和学术话语.西方哲学那种尖锐犀利的批判精神更能够对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

现代科学体系和现代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建立在西方由微观到宏观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它们带有由小到大的思维方式的种种局限,如发展的盲目性、竞争的无序性、过度强调个人利益等。这些局限发展到今天,已经给地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影响到人类的长远发展。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整体意识较强,强调的是秩序、和谐。这恰好是当今世界所迫切需要的。胡主席提出的创建和谐世界理论是在本质上对西方主导的以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一种修正。这种修正将有利于各地区人民的和谐共存,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继2004年提出创建和谐社会的构想之后,胡锦涛主席又在2006年11月16日的东盟峰会上正式表达了创建和谐世界的构想。这种具有中国特色构想的提出,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及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在沉默了500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是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的又一次伟大贡献。

和谐世界的理论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对现行世界奉行的以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一种修正。对西方体制主导下的世界所存在的种种顽疾(如:环境问题,种族问题,文明冲突,武器扩善等)给出了一个最终的解决思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2
主要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思维区别,体现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上。中西方的叫法源于早期的地球地域划分,后期慢慢进化为指国家及社会的主流文化区别,因为西方的国家曾经发现及殖民过很多地域,包括属于南半球的澳洲、新西兰,美洲的美国、加拿大,非洲的部分地区,包括国内的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其实都是偏向西方文化的。中方则指中国上下五千年(其实就是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主流价值观。但新中国后,中方一般指党领导下的社会及主流思想、价值观等。中西方思维差异的一些简单的区别如下:1.西方一般偏向于个人自由主义,以个人及家庭作为中心,去建立一切相关的事物及努力的方向。如笔者一些西方的大学同学,典型的以个人为中心思想,他们会觉得,如果我创造了10块钱的财富,统治阶层要拿走2块钱,那我就有权利监督统治阶层怎么用我这两块钱(所以他们的政府被迫要公开年度财政报告,怎么花钱的)。而中方思维更偏向于大局为重,以领导人为中心,勤劳动、爱奉献,很少会跟集体计较。这就是以国和党为思维中心点、个人得失放后面的特点。如果我们创造了10元的财富,被政府拿走8元,剩下两元才是自己花的(国有经济),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像西方的同学那么想事情,而且大家也乐于去评击自己居然留下3元的人(非公有制)。2.还有一些同学会把个人发展与家庭幸福度挂在嘴边,如西方某大学同学说,他人生有三个目标,一是读完要读的书学到要学的知识,最好有其它国家学习经历。二是成就自己喜爱的事业的发展高度,换多少个机构不是重点。三是有个喜欢的人好好过一辈子。这里的中心点是“我”“我想”“我要”,很明确。虽然听起来很平凡的三个目标,但其实和中方的思想已经截然不一样了。中方一般思想是:一,读不读书是次要的,赚钱是首位。学校停办停考也无所谓,劳动就能致富。国外读书和国内读书的区别是有没有炫富的必要,国外读完回来的很多人连学费都赚不回来,就是想贴个金有面子,很多学历高的还不如有钱的人社会地位高。(这里的中心点是围绕“生存”,其实与追求知识本是两件事,拉到一起讨论其实是因为时间成本投入的观念区别)二,事业不事业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在机构混到什么位置,或者在社会上赚到多少钱。在一个机构坐好的千万不要乱动,一动位置就被抢了。一辈子多数人就希望在一个机构里去到一定的位置等退休。(这里的中心点是“机构里的位置”,属于人围着机构转,而不是围着事业发展转,机构位置(而不是行业水平)等于事业高度是大部分老一辈的思维)某个程度来说,关于事业上的思维区别,中方确实受到曾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大锅饭”工作模式影响较多(一辈子围着那只锅转),所以新时代的任务不轻。三,爱不爱情是次要,有没有面包吃才是关键。喜不喜欢是盲目的,门当户对才是评论标准。(从西方同学的“我想”到中方的集体主义情结“别人怎么看”,中心点从个人需求改变为集体看法。) 所以,按笔者这种中西合璧的人,典型属于西方的行为惯性却流着中方的血脉,真正的混血儿。但事实是任何人都要尊重及跟随工作、生活所在地的文化、思维方式去入流的,反之则互不适合了。就像笔者和女友,其实在事业发展程度上有巨大落差(笔者算年少成名的类型),人生轨迹也有天壤之别(笔者很小就周游列国,事业更是不断与新环境有合作),按集体的看法是不适合的,但笔者一句我真的喜欢,结果集体也慢慢地跟着尊重起来(事在人为),现在爱情生活幸福感满满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