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乱动怎么办

如题所述

1、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很多件事情同时进行,一定会引起混乱。尤其是当孩子在完成某一项任务的时候,同时被其它事情打扰,就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所以,强烈建议家长,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2、引导孩子制定时间计划。引导他们做好时间管理,一是能明确任务,二是能增加时间观念。为目标加个“紧箍咒”之后,便能增加完成任务时的“专注力”。如果孩子能完成出色,且一次比一次优秀,可以尝试逐渐增加做题时间。

3、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就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室内安静,保证孩子读书写字时,不被其他声音打扰;第二:整洁单一的书桌,将那些容易吸引人注意的漫画、贴纸、小玩具统统收起来。


4、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当孩子对某件感兴趣的事情全神贯注时,不要去轻易打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家长总是问孩子为什么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到底怎么回事呢?

注意力不集中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要分析原因,大概的原因有四个。

第一.孩子的观察力造成的。

第二.孩子的想象力造成的。

第三.孩子的注意力造成的。

第四.孩子的性格和习惯造成的。

观察力造成的:观察力造成的特点就是,孩子可能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他看电视的时候或者是玩手机的时候,他注意力是集中的,说明这个孩子观察力是没有问题的,另外还有一个判断就是,如果孩子的观察力出问题,还是由孩子的情绪造成的,那破坏孩子情绪的原因有什么呢?无非就是很多家长有这种,采用强迫性的管教,经常去破坏孩子的情绪,所以一旦孩子的注意力是由观察力造成的,那么家长只要停止他的错误就行了,停止家长的强迫性管教和家庭暴力就行了。

想象力造成的:就是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做事情的时候,孩子很容易沉浸于自我的状态中,但是他不会影响别人,他就自己考虑自己的事,像这种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老师只要多注意提醒就行,家长不用特意管理。

注意力造成的:注意力主要来源于孩子的兴趣,兴趣来源于孩子在学习中得到了快乐,孩子在学习中得到了表扬,只要家长学会正确的表扬教育,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性格和习惯造成的:孩子上课跟别人说话、做小动作,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家长的家庭规则教育出现了问题,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庭规则教育。如果家长犯了纵容性错误,那孩子的习惯就会出现问题,只要家长使用正确的规则教育就可以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尽早为孩子贯彻这方面思想是很有必要的,课堂就要有课堂的规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30

对于孩子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乱动,家长可以听从以下几个建议:

一,及时鼓励,允许反复。

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平时的表现,如果今天孩子有一节课没有做小动作,安静的上完了一节课,家长要及时夸奖鼓励孩子,“你今天做的非常棒,整节数学课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也可以适当给孩子一点奖励,这样孩子就会努力提高自控力,慢慢增长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二,与孩子一起玩培养注意力的游戏或做运动。

晚上或者周末在家,父母可以选一些能锻炼孩子注意力的游戏,和孩子一起互动,比如,父母可以选给孩子读一篇故事,读完后提出一些细节问题让孩子回答;

天气好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到公园或者在楼下打打羽毛球,或者跳绳、慢跑等,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指挥能力和控制能力。

这些活动既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的健康都是大有益处的。

家长,您好,希望以上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帮到您,也请您多多关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0
孩子总被老师批评,家长也很苦恼,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就不能安静下来好好听课呢?
1、角色转换。
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转变成学生,一时没办法适应自己的角色转换,爱动、坐不住是很正常的现象。
上学前孩子的活动主要是随意玩耍,不受约束,上学后突然让他坐在一个地方不动,大多数孩子都不容易做到。
2、适应能力差异。
每个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有的孩子可以很快适应小学生的角色,做一个听话的好学生。
但对另一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可能就需要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引导。
3、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人的大脑大约到20岁才会发育完成,神经系统伴随着大脑的发育不断完善,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因此年龄越小的孩子控制自己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

6、7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因此孩子上课会走神是很正常的现象。
4、性别差异。
低年级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很多同龄人聚在一起,互相追逐、嬉戏、蹦跳是很正常的现象。
尤其是一些小男孩,天生爱动,相比同龄女孩安静下来的时间肯定会相对较少,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是坐着不动,家长反而应该重视一下孩子的状态。
03
因为低年龄段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自控力,这是很正常的,有了问题,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对症下药。
比如就孩子好动这个问题,孩子是所有时间都安静不下来,还是在某些课上格外好动,是因为听不懂而坐不住,还是因为都会了而坐不住,不能因为孩子爱动就给孩子扣上上课不专心的帽子。

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回家又被父母批评,这样也非常容易打击孩子上学的兴趣和信心。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呢?
1、平等对话,了解问题。
孩子上课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又被批评了,回到家,很多父母对孩子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教训:“你怎么不长记性呢?上次才被批评,这次又不听话。”
这样的结果只能有两种:
一种是加重孩子的挫败感,孩子觉得自己总是管不住自己,时间久了就会生出对学校和学习的抵触情绪;
另一种就是无所谓的态度,批评就批评吧,自己上课照样该不听还是不听。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第一步应该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听不懂,还是因为老师讲的太久了。
听不懂的话可以看看是什么部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学习,如果是老师讲的太久,可以和老师沟通,也和孩子约定,保证一节课最起码要把知识学会。
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原因,那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规则观念,到学校上课,上课铃响,老师进来后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静下来。
上课也要保持注意力集中,告诉孩子你已经是一名学生了,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宝宝了,这些是作为学生必须要做到的。
2、及时鼓励,允许反复。
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平时的表现,如果今天孩子有一节课没有做小动作,安静的上完了一节课,家长要及时夸奖鼓励孩子,“你今天做的非常棒,整节数学课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也可以适当给孩子一点奖励,这样孩子就会努力提高自控力,慢慢增长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如果孩子不能一次改正自己的问题,坚持了一半又失败了,比如晚上作业做了一半,又开始玩橡皮。
家长应该耐心提醒孩子,做事应该一心一意,学习时间就认真学习,该玩的时候才能痛痛快快的玩儿,但不能过于着急,一次改正不了就再给孩子一个机会。
但这是孩子作业时间没有特别长的前提下,如果作业时间过长,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人的大脑活跃时间大约为45分钟,中间必须休息一下才能重新恢复活跃,低年级的孩子活跃时间则更短,因此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学习时间,中间可以适当放松一下。
3、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搭配。
睡眠不足最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低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应该保证在10-11小时,12岁-17岁也应保证睡眠时间9-10个小时,合理的睡眠时间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
很多饮料糖果都含有大量添加剂,尤其是一些色彩鲜艳、香味诱人、口感上瘾的食物,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孩子过多食用,研究发现,这些添加剂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控力。

纯天然的食物才是最营养最健康的食物,父母还是尽量自己下厨给孩子补充营养,多吃鱼、豆类、菠菜都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极大帮助。
4、与孩子一起玩培养注意力的游戏或做运动。
晚上或者周末在家,父母可以选一些能锻炼孩子注意力的游戏,和孩子一起互动,比如,父母可以选给孩子读一篇故事,读完后提出一些细节问题让孩子回答;
天气好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到公园或者在楼下打打羽毛球,或者跳绳、慢跑等,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指挥能力和控制能力。
这些活动既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的健康都是大有益处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1-05
成因分析: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这类问题呢?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注意力应有足够的认识。5-7岁的孩子注意力保持在15分钟左右,7-9岁的孩子则是20分钟左右。孩子年龄越小,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因此,家长不要有过多担心,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生的特点,而不一定是严重的问题。
其次,文具带来的诱惑。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的家长给孩子准备的文具特别复杂,这也会给孩子造成诱惑,使孩子分心。家长切不可让文具变成孩子的玩具。
再次,孩子的运动不足。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新陈代谢旺盛,平均每天需要四次以上的运动。因此,如果孩子在平日里没有充足的运动,他就会在课堂上一展“身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