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存分析,如何进行生存分析?

如题所述

关于生存分析资料的结局变量的分析如下

将事件的结果(终点事件)和出现这一结果所经历的时间(生存时间)结合起来分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主要特点:

①生存分析的结局变量为二分类变量,且考虑了每个个体出现某一结局的时间长短;

②生存分析可处理生存时间非正态分布的问题。

③生存分析可以处理删失数据。

主要研究内容:

①描述生存过程,如癌症治疗后的5年存活率;

②比较两组/多组的生存时间,如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存活时间的长短比较;

③评价各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如患者的存活时间是否受到其性别、年龄、接受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还是异地是否影响分手,我们根据收集的资料整理估计出异地和非异地情侣在一起一个月、两个月等时间点的分手概率(描述生存过程),比较异地情侣分手概率是否受到异地的影响(单因素分析),我们收集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同时列入分析(多因素分析)。

*尽管“生存分析”一名似乎把这个统计方法限定于医学、生物学领域,但是研究涉及终点事件发生所需时间的资料(time-to-event data)中的终点事件并不仅限于“每个个体的存活”,它也可以是用户流失、保险索赔、粉丝退坑等等。

基本概念

在概述中,我们已经提及了部分生存分析基本概念,现在再加以总结。

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或失效时间(failure time)

从某个起始事件开始到某个终点事件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常用符号t。

完全数据(complete data)

观察对象在观察期内出现反应(终点事件),此时记录到的时间信息完整,称为完全数据。

删失数据(censored data)

尚未观察到研究对象出现反应(终点事件)时,即由于某种原因(失访、退出、其它与研究无关的原因、研究终止)停止了随访,记录到的时间信息时不完整的,这种生存时间数据称为不完全数据或截尾值,常用符号+。

小结

生存资料既包括结局又包括结局发生所需的时间,往往存在删失数据,生存时间的分布类型不易确定,但可用生存分析进行描述性分析、影响因素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