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名医罗元恺先生用疏肝解都,佐以健脾法治疗郁证医案研读

如题所述

医界瑰宝:罗元恺先生疏肝健脾,破解郁证难题


罗元恺,字世弘,1914年生于广东南海,中国卓越的中医学家。他的医学成就斐然,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是第四届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促排卵汤”与“滋肾育胎丸”更是荣膺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他的医学著作《点注妇人规》与《罗元恺医著选》更是中医领域的珍贵文献。


实战医案:疏肝解郁,健脾之力


让我们聚焦在一位20岁的女性患者吴某身上,她于1976年10月29日初诊时,症状显见郁证的痕迹。吴某自15岁起,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情绪波动,易烦躁易怒,悲伤欲哭,性格孤僻。伴随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痛,以及轻度面部和四肢浮肿,食欲欠佳,尿液颜色偏黄。她的末次月经是在10月22日。


初诊时,罗元恺先生诊断为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他的治疗策略是采取疏肝解郁,辅以健脾法。处方中,他选用郁金、佛手、丹参、茯苓、夜交藤和白蒺藜以舒缓肝气,同时加入泽泻以助于脾土运化。


二诊时,月经如期而至,症状再现,罗元恺调整了处方,加入了白芍、合欢皮和怀牛膝,继续疏肝养血,以期经期症状缓解。


后续的诊疗中,罗元恺先生针对患者脾虚未复的情况,逐渐调整方剂,如三诊中加入青皮和白术,继续强化健脾效果,确保肝脾平衡。到了四诊,虽然症状有所减轻,但睡眠质量仍需改善,他加入了宁神药物,如百合和香附,以助患者心神安宁。


五诊时,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心情舒畅,仅剩轻度浮肿。罗元恺坚持先前的治疗理念,以川萆薢进一步巩固疗效。


两年多的随访表明,罗元恺的治疗方案稳定了吴某的病情,充分体现了其对郁证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经期烦躁与浮肿源于肝郁气滞,经血下注时肝失滋养,导致情绪波动。通过疏肝解郁,如郁金、香附等药物,配合健脾的白术、茯苓,以及养心的丹参和夜交藤,吴某的身心得到了有效调养。


郁证的深度解析:情志与健康


郁证,又称为郁病,源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内经》早有论述,指出情志因素在郁证形成中的重要性。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针对女性郁病症状提供了精辟的治疗方案,强调了情志调适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在吴某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郁证如何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以及罗元恺先生如何以中医智慧,通过调肝理脾,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的困境。这个案例生动展示了中医治疗郁证的智慧和疗效。


如果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要深入交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关注、转发与收藏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会持续分享更多健康知识,期待您的持续关注。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