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吗?

如题所述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出自《三字经》。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十分重视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良好的传统。

孩子出生之后就生活在家庭之中。在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形成的基础是在家庭里打下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人把家庭 比喻成一个小型的社会,家庭是孩子一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社会。

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充分的时间可以使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在一起,接触机会多,影响面广泛。从孩子受教育的顺序来看,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

我们经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素质、人格、举止言谈、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等都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孩子,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孩子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发展的最旺盛时期。此时,孩子生活在家庭及周围环境中,外界刺激会在他们大脑里留下痕迹,刺激反复呈现,就会转化为内在信息,促进儿童大脑潜能的发展,促进儿童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发展。

又是在此时孩子大脑潜力的发展又对未来的学业和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其性格的形成也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本文只从父母的教养方式的角度,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希望正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父母同志们有所帮助。

在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家庭里,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家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有人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归纳为四类: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1)溺爱型的教育方式

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一味地娇惯,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尽量满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便大吵大闹,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这种教育方式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养成缺乏独立性、不爱劳动、懒情、怕吃苦、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较严重的情况是,有的儿童遇到不良诱因,就会误入歧途。

(2)放任型的教育方式

具体表现为:对孩子的教育采取完全不管不同的消极的态度,父母不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教育,与孩子缺乏情感交流。父母往往忽视子女的要求或是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对子女否认过多,或是放任自流。这种管教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冷酷、为所欲为、攻击性强等不良性格特征。

(3)专制型的教育方式

具体表现是:对孩子管教过严,对子女的行为过多地干涉和制止。这种家庭的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还要打骂、斥责,甚至棍棒相加。

他们不尊重子女的合理要求,不考虑孩子自己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愿望行事。孩子在家里只能听父母的话,父母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承认。

这种教育方式有碍于儿童性格的自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的变得唯唯诺诺,缺乏朝气,心理受到了压抑,对家庭生活产生了反感;有的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打骂则经常撒谎;有的对人冷漠,态度消极;有的则公然不服从父母的管教,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

(4)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具体表现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治和谐。父母从关心子女的角度出发,对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子以满足。

遇到事情,父母征求子女的意见, 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形成谦逊有礼貌、待人亲切、独立性强、乐于助人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对待孩子的家庭教育,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本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决不能凭着家长的喜好,对孩子进行专制化的教育,或者是溺爱式的教育,这样,或许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2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出生的那天起,他的性格的形成其实与家庭环境是有莫大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家庭成员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性格形成,所以假如父母没有在日常生活当中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在性格上面形成一些缺陷,这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父母婚姻关系不佳的家庭
当一个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睦,他们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毁灭式的打击,毕竟孩子感受不到家庭带给他的温馨。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假如孩子父母每天都是处于争吵,喋喋不休,打骂之中,孩子每天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们自我感觉丝毫没有安全感,性格久而久之会变得极度自卑,不善于跟别人沟通,往往会显得很孤独,在与外人的接触当中他们不够自信,容易排斥别人。所以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一定要平和,这才有利于给孩子营造一个成长的良好环境。
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
现在很多家庭都注重物质条件,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条件,对孩子确实是有很大的影响,假如一个家庭总是处于经济窘迫的状态,孩子丝毫没有感受得到安全感,因为相对于同龄人来说,他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匮乏的,而家长在这方面没能很好的满足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在其他同龄人当中往往会显得极度自卑。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的家庭
毕竟现如今的父母对孩子采取过度的期望,他们要求孩子事事都要归顺自己的意愿,假如孩子违背了他们的想法与期待,他们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总是动不动就对孩子出气,轻则对他们吼叫,重则拳脚相踢。长期以往,孩子在这种高压的状态之下学习生活,很容易形成心理极度敏感或者是叛逆暴躁的性格。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多一点的宽容,尽量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多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
总而言之,家庭环境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开明的父母,应该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要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的一些需求,采取正确的培养方式,让孩子能够感受得到家庭的温馨快乐,从而能促成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30
孩子的性格当然与教养方式有关,如果父母是多疑多问的教养,孩子是会有患得患失的状态,父母是自信大方的教养,孩子也会有这种自信的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