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在支路上,为什么电阻两端电压的计算方式却不同?

有个是ua-电压源电压,而另一个是电压源电压-ua

这两个题解法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根据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变换求得的,第一个采用的时(Ua-电压源电压)、第二个采用的是(电压电压-Ua),这个和所求电流的正方向相关。

第一题:

Ua=12V,即:Uao=12V。

根据KVL:Uab=6×i,Ubo=9V。所以:Uao=Uab+Ubo=6×i+9=Ua=12。

所以:i=(12-9)/6=0.5(A)。

第二题:

Ua=3V,即:Uab=3V。

根据KVL,中间支路:Uac+Ucb=Uab,所以:Uac-Ubc=Uab。

Uac=4V(电压源电压),Ubc=2×i2,Uab=3V。故:4-2×i2=3,i2=(4-3)/2=0.5(A)。

右边支路:Uad+Udb=Uab,Uad-Ubd=Uab。Uad=8V,故:

8-2×i3=3,i3=(8-3)/2=2.5(A)。

总之,两个题目所求电流表达式的差别,关键在于电流的正方向和电压源正方向的不一致。如果不好记忆,就像我这样采用KVL来进行推导,这个可以保证运算的正确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2

这种电路的解法的确有很多种: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等等

归根到底还是在 KCL、KVL 定律中;

如下图示应为采用支路电流法;

即: i1 = i2 + i3;

同时:Uab = i1*R1 = U1 + i2*R2 = U2 + i3*R3

解方程即可;

第2个回答  2021-07-13
这是因为电阻是一个无极性的元件,电阻两端的电压通常是指它两端压降的绝对值。所以就出现了在不同场合下计算的方法不同这样的情况。它就是用电阻两端的高电位值,减去电阻另一端的低电位值。
当然,如果指定了电阻两端电压降的方向,那么计算方法就确定了,必须是起始端的电位值,减去结束端的电位值。
第3个回答  2021-07-13
一个是电压源,一个是电流源。
是不一样的啊。
第4个回答  2021-07-12
与假定电流方向有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