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如题所述

春天的故事该曲写法通俗,充满生活气息,比喻清新贴切而又充满深情,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该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史诗般的气势,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蒋开儒和叶旭全亲身感受了特区的巨大变化,他们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的笔触,和亲切感人的语调,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该曲曲作者王佑贵采用了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调,以一种平和、亲切、感人的音乐为主题,塑造了两个重要的音乐形象,一个是邓小平的领袖形象,一个是拥戴领袖的大众音乐形象,这两个形象交替出现,并运用音区、音色、音调以及调性的对比,气势恢宏地展现了一幅史诗般壮丽的画卷。

扩展资料:

春天的故事创作背景:

1992年,该曲词作者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蒋开儒因此希望能够实地看一下深圳,便只身前往了深圳。

到达深圳的蒋开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从而决定留在深圳,并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在这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因为蒋开儒个人身世的背景,以及他对于邓小平的亲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在歌词中将邓小平称为“一位老人”,而因为蒋开儒初到深圳时,深圳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他便将开创深圳特区描绘为“画了一个圈”。

1993年3月7日,该曲歌词在《深圳特区报》发表。蒋开儒拿着报纸找作曲家王佑贵谱曲,王佑贵以歌词的语言格式很难用音乐来表达为由拒绝,但是蒋开儒没有放弃,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王佑贵送一次歌词。

1994年,蒋开儒得知广东省将举办青春歌曲创作大赛的消息后,再次找到王佑贵,王佑贵用湖南话反复朗诵着歌词,在这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二人经过一个半小时后完成了《春天的故事》的初稿。

歌词创作完之后,王佑贵为歌词谱了曲,并带作品参加了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但遗憾落选,于是二人找到了广东省青联常委叶旭全,在叶旭全的帮助下,三人对该曲进行了改进,并直接交到了广东青春歌曲创作大赛评委会,从而正式发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9
春天,它不仅仅只是个季节的代名词,它代表着大地的一切万物已苏醒;代表着大地一切的万物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暖,也可以说成温暖,,因为有温暖,才会有快乐,有希望,有幸福,希望春天的温暖能够给你全新的情感,全新的心能够始终快乐幸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10
对历史的回顾。沉重的心情回忆过去。喜悦的心情展望未来。以赞美邓小平同志为主
第3个回答  2022-03-30
表达了作者对邓小平同志的,怀念与赞扬,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和叙述的写作手法。
第4个回答  2010-11-11
对伟人的怀念,赞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