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是"十一五"期间湖南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农村卫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意义重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各项工作之首,并对农村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卫生既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卫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农村劳动力、振兴农业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保护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群众生活宽裕奔小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实现途径。学习、领会、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抓好农村卫生,卫生部门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战略高度,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切实保障农民的健康,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卫生的目标任务
我省农村卫生的目标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卫生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落实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措施,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努力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10年,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建立基本设施齐全、队伍素质较高的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使"农村防病治病有个好的网络"。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看病就医有个好的保障"。
——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卫生条件,使"农民生产生活有个好的环境"。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非典、霍乱、乙型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10/10万以下;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农村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4岁。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强农村卫生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县级卫生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其服务能力。县级卫生机构包括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人民医院、中医院等机构,是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的技术服务与指导中心,它们在农村卫生中起着龙头作用。近些年来,这些机构的基本设施设备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服务、指导、管理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还不相适应。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县级卫生机构应实行建、管并举,重在能力建设。一是要明晰功能定位,二是要继续改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提高服务、指导、管理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要提高培训能力,多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培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急症及其疑难杂症技术人员和骨干,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2、重点建设好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是直接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近两年来通过建设,部分乡镇卫生院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仍有许多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简陋,人才匮乏。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镇卫生院应实行建、管结合,重在建设,实现房屋、设备、人才配套。一是每个乡镇由政府举办一所卫生院, 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布局,原则上按照一乡一院设置,但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要综合考虑当地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等因素来设置。三是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建设,按照"实用、够用、管用"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步实施建设规划,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的培训,提高其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3、要重视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我省绝大部分村卫生室属于乡村医生个体承办,存在管理不到位、服务不规范和村级公共卫生工作难以落实的问题。村卫生室建设应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实行建、管结合,重在管理。一是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规范村卫生室的设置和布局;二是引导和督促村卫生室按要求搞好建设;三是要求村卫生室履行职责,实行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四是严格乡村医生准入,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努力解决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务补助,并依法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市场。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农村公共卫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部门要着力改善农村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条件,保证农民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一是要完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重点加强县乡两级疫情报告网络和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实现乡镇卫生院疫情网络直报,实现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报告、反应和处理。加强急救建设与管理,健全县、乡、村急救网络和工作程序、规范,实现对目标人群的及时有效救治。
二是加强非典、人禽流感、霍乱、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认真落实 "四早"防治、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和结核病现代控制策略,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加强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抓好地方病防治。加强职业病防治,进一步提高职业病监督覆盖率。切实加强血防工作,压缩垸内钉螺面积,降低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对晚血病人实施有效救治。
三是加强妇幼卫生工作,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水平。抓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产科建设,全面推行母婴保健技术准入和助产技术规范化服务,建立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提高孕产妇紧急转送和难产应急处置的能力。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技术队伍,认真落实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到2010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得到继续下降。依法规范婚前医学检查,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和产前诊断等重点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
(三) 创新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与卫生条件
要结合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卫生乡村创建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实现村容整洁。要切实关注农村饮水卫生安全问题,加强政府部门间协调,结合现代农业建设,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带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广泛开展除"四害"活动,大力抓好科学除害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卫生城镇活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
要围绕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农民关心的健康问题,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到2010年,农村卫生知识普及率不低于80%。继续组织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发动农民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开展农村中小学清洁卫生、促进健康、爱护环境、文明生活、疾病防治等卫生知识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关爱他人健康的良好品德。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设立卫生宣传栏目,广泛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关注群众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
(四)普及、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把建立和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在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到全省122个县市区,农民参合率达到80%以上,在全省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真正从中得到实惠,让农民看病就医有个保障。
加大政府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医疗救助,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问题。医疗救助资金除政府投入外,还要通过发动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
(五)统筹城乡和地区之间卫生发展, 加强卫生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
建立政府扶持机制,按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实现共同发展。把卫生扶贫作为政府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步加大对卫生扶贫的投入,帮助贫困地区重点解决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妇幼卫生和防治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的困难。认真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重点抓好对湘西地区卫生、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扶贫,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2008年以前完成其配套建设任务。
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欠发达地区。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继续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重点解决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学科建设和技术装备等实际问题。省直和长沙、株洲、衡阳、岳阳、湘潭、常德等6市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对口支援湘西自治州农村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城市医务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鼓励城市医疗机构到农村开展技术合作,支持城市医院主治医师以上的离退休人员到农村卫生机构继续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6
没有一批有真正才能、真正想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正不做在钱包上的中低层领导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