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农村美丽风景”,“归隐田园”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赞美“农村美丽风景”,“归隐田园”的诗句有: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3.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山水田园诗是指:田园风光以及农民、牧人、渔父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到了唐朝始成为重要的诗歌流派.唐朝的王维、孟浩然、李白、储光羲、常建,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都是这一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2.以上诗词全文如下:

(1)出自唐代·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出自唐代·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5)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参考资料

http://so.gushiwen.org/author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8
1、六绝·田园小记 胡秉言
(一)郭外青山郁郁,篱边茉莉飘喷鼻;金樽敬待良知,草舍宫商绕梁。
(二)季月鸢飞燕舞,山幽绿树红花;游离田野深处,路转溪桥蜗家。
(三)倚栏默坐天暗,收尽山亭晚风;淡月如钩远挂,佳人巧弄笛横。
(四)半夜南风暗动,惊虫慢诵纷鸣;和衣静眠花谢,细雨无声润情。
(五)夜阑星繁满天,萤虫闪闪飞翩;闺室宿榻照旧, 院落深深戸栓。
(六)阳春广布德惠,万物早生翠辉;云淡风清吻面,花鲜数朵芳菲。
(七)寻春享尽芳草,淡淡鹅黄漫摇;紫燕蹁跹劲舞,鱼鸭戏水逐潮。
(八)凭风舞动心弦,奕奕逍遥欲仙;细雨沙沙普度,贤德雅馥幽兰。
(九)草木知春早生,桃樱欲动初红;杂英矫饰妖秀,韭嫩萱青露莹。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抚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尔值林叟,说笑无还期。
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气候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便春芳歇,天孙自可留。
7、《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阪。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8、《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程度,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不雅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炊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不雅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1、《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乡村,僻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散逸,怅然吟式微。
12、《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傍晚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干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3、《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拓荒南野际,守分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牢笼里,复得返天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