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苏东坡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1.关于描写 苏轼的诗句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其实就是苏轼描写自己的。

还有廖行之的《青玉案》 、张舜民的《苏子瞻哀辞》这些吧。

廖行之 青玉案

片帆稳送扁舟去。又还踏、江湖路。回首京城旧游处。断魂南浦,满怀装恨,别后凭谁诉。

长歌击剑论心素。有志功名未应暮。自诵百僚端复许。归来犹记,东坡诗语,但草凌云赋。

张舜民 苏子瞻哀辞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2.有关写苏东坡的诗词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醉翁操>;》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3.苏东坡诗词全集

苏东坡(苏轼)诗词: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5、《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4.关于苏轼的诗词

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咏月名句积累: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5.形容苏轼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两茫茫。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苏轼的诗句

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诗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 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 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7.有关苏轼写的诗句

苏轼的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头歌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相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时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注明:还有N多苏轼的诗,不一一详细打了。

8.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没有赞美苏轼的诗句,苏轼写的诗句有: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4.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

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6.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7.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9.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宋代:苏轼

10.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译文:

1.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3.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4.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5.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6.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7.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8.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9.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0.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9.苏轼的诗词大全

七绝·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2373238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绝·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七绝·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五绝·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七律·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七律·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七绝·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七绝·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绝·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词·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词·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词·江城子之三 凤凰山下雨出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词·满江红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词·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 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青玉案 三年枕上吴中路, 谴黄犬,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鹭,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会湿西湖雨。 词·哨遍 为米折腰, 因酒弃家, 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 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予归路, 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 新松暗老, 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 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 鸟倦知返, 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 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 泛溪窈窕, 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 幽人自感, 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