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问题?

在加工中心机床上用合金立铣刀加工不锈钢材料时,转速和进给为多少呢?如果换用镶嵌式铣刀(就是带刀粒的铣刀)加工不锈钢材料时,转速和进给又是多少呢?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或者机夹不重磨刀片铣刀加工不锈钢材料时,转速和进给选多少。还真不是一句话能回答的。

 

一. 整体立铣刀切削三要素的确定:

1. 主轴转速,刀具主轴转速由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工件加工前状况决定。

对于不锈钢加工,因不锈钢材料名目繁多,强度、表面硬度、耐高温性能、导热系数等不同切削线速度有所不同。我们按中等加工难度计算。

工件加工前状况不同,加工要求不同线速度有所不同。粗加工去低值,精加工取高值。

一般加工不锈钢材料时,刀具材料选择M类硬质合金、K类硬质合金、优质高速钢,带氮碳化铝涂层。

高速钢线立铣刀线速度取5~15米/分钟左右;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线速度取10~30米/分钟左右;

带涂层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线速度取20~50米/分钟左右。

 

2. 切深,主要由加工要求来确定。

粗加工,广义上来说希望大切深,

精加工是希望小切深。

切深必须小于刀具刃长。

如下图,整体立铣刀的侧铣,满沟槽铣、三面沟槽铣

整体立铣刀的切深,分径向切深和轴向切深,

侧面加工时,轴向切深大于径向切深。

满沟槽加工时,径向切深由刀具直径确定,

沟槽三面铣时,按刀具尺寸和工件要求定。

 

3. 进给量,铣削进给量取决于加工条件、精度要求和刀具尺寸和构造、排屑和散热条件等。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进给量一般在0.01~0.05毫米 / 齿。

齿数多,每分钟进给量就大。

齿太密,前刀面容屑槽容积小,不能大进给。

排屑好、冷却充分可以取大值。

精加工为保证加工表面质量,需取小值。

刀具刃长太长,刃口不锋利,易振刀、断刀需取小值。

机床刚性差,进给量也不能取大值。

 

二. 铣削时机床参数的计算

安装前面的步骤选定切削参数后,就可以进行机床参数的计算了。

1. 主轴转速计算,

机床主轴转速n,与刀具切削线速度V、刀具直径D之间关系,如下图中表示的:

N = 1000 X V ÷ π D = 318 X V ÷ D

如前面讲的,我们选20毫米直径,四刃带涂层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普通不锈钢,线速度取30米/分钟。

N = 318 X 30 ÷ 20 = 477 转 / 分钟

2. 机床进给量计算

机床每分钟进给量F,与刀具齿数Z、刀具每转进给量f、主轴转速n之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F = f X Z X n = 0.03 X 4 X 477 = 57毫米 / 分钟

 

三. 机夹不重磨刀片铣刀

1. 机夹不重磨刀片铣刀一般直径比较大,主要是面铣为主,所以被称为面铣刀。也有做成棒型的,被称为玉米铣刀,主要是侧铣,或者叫圆周铣。

2. 机夹不重磨刀片主要是硬质合金材料,大都带涂层。刀片材料也有采用高速钢的,或者PCD、CBN的,不能用于不锈钢加工。

3. 机夹不重磨刀片铣刀切削参数的选择原则,基本与整体铣刀雷同。计算公式见下图:

生产中具体参数选用,最好参考选用刀具生产产商的推荐值。因为不同厂家、不同刀具材料、不同涂层、不同槽型结构,推荐值是完全不相同的。

实际使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生产实际情况,系统刚性、工件夹持状态、冷却排屑条件,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适合自己的最佳参数搭配。

单件生产与批量生产不同,追求速度与追求质量、经济效益不同。必须通过自己的试验,才能得到最佳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0
切削的转速和进给主要有有每刃进给f。刀具刃数z 。然后公式为;F=f*z*s 一般来说,硬度越高。F相对来说要小一点。
第2个回答  2021-07-20
看看刀径多大,刀片盒都有参数,自己算一下。vc=πdn/1000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