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贵族在太平天国之后,不想办法重振八旗呢?

如题所述

早在乾隆末年,白莲教起义时,八旗军和绿营兵就不堪一击。到了太平天国时候,这些军队更是堕落腐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被太平军击垮后,慈禧太后痛感满清贵族内部,缺乏人才。

1905年1月,曾经留学美国的驻墨西哥大使梁诚像慈禧太后上了一道折子,请政府开设陆军大学堂。并针对慈禧太后的需求,同时建议设立贵胄学堂。

1905年底,陆军贵胄学堂正式开办。根据慈禧太后的指示,由冯国璋担任副都统和贵州学堂总办。这个冯国璋就是冯巩的曾祖父,早年毕业于北洋医学堂,在袁世凯的新军中,担任军官和教练,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颇有建树。

醇亲王载沣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儿子,也是咸丰皇帝弟弟的儿子,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是亲上加亲。那自然是慈禧太后重点培养的对象,因此也被列入了陆军贵胄学堂的第一批学员。

当时全国各地都在筹建新军,以袁世凯的小站练兵模式为模板,向全国推广,共建36镇新军。当时就有人向慈禧太后建议,这些新军都是由汉人军官统率的,为安全起见,应该组建一支满清武装。

根据满清贵胄学堂的章程,我们可以看出招收的都是满清贵族高官的子弟。他们从陆军初级军事学开始学起,后期要进入军队进行实操训练。整个学制长达5年之久。

1908年,以满清贵胄学堂的学生为核心组建了一镇两协的禁卫军。编制为1.2万人,除第三标为汉人外,其他全由满族和蒙古族人组成。不管是薪水还是装备,它们都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比如有18门150毫米野战重炮和30挺马克沁式重机枪。

在这只1.2万人的军队中,汉人只有1000左右。在僧格林沁的骑兵被消灭后,满清的贵胄子弟早已腐化不堪。他们在学堂中也没学到什么真才实学,这次军队的战斗力也一般,但是装备超好。

在辛亥革命最紧要的关头,陆军贵胄学堂毕业出来的学生成了满清政府少壮派的核心。其中的优秀人物,比如载沣、铁良、端方等人,他们坚决反对南北议和袁世凯执政。

但因为载沣这个人对政治不感兴趣,虽然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他晋升的速度非常快,但他更愿意回归家庭。当隆裕太后在袁世凯的逼迫下,罢免载沣摄政王的职务后,他并没有感觉到有一丝不爽。载沣回到府中对自己的福晋说,终于可以回家带孩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