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伪造节日文化:七夕、520、圣诞节、情人节……纷纷变成了炮节,炮节也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怎么来,花钱啊,消费啊。这个稍微隐秘点,相当于泡良。

伪造消费文化:6.18、8.18、双11,双12,这个就比较赤裸裸了,相当于诱奸。

伪造圈层文化:无论是包装还是广告语,都是在明里暗里告诉你:买了我你就是XX类人。包括不限于古风一族(汉服)、萝莉小组(萝莉装)、嘻哈团体、旅游达人、知道分子(知识付费)、无法定位的话就叫品味一族,相当于传销。

伪造流行文化:各种网红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大小网红流量艺人,没有其它的含义,就是潮流,你不想OUT就来吧,相当于骗小孩。

伪造品牌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联名款、定制款,一个手机壳本来只卖20块钱,印上一个LOGO,200,一件T恤本来只卖30块钱,印上一个图案,300,还限量,你买到还觉得占多大便宜似的,相当于抢劫。

伪造标签文化:你买我这个东西就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斜杆青年,买那个玩意就是岁月静好宠辱不惊森女一族,广告和文案传递给你的心理暗示唬的你一愣一愣,相当于仁波切。

伪造礼品文化:以前农村经常刮一阵风,突然流行给某个特定亲戚送特定东西,比如外甥给舅舅送伞,姑姑给侄子送鞋,就是当地商贩造的势。现在与时俱进了,变成爱他(她)就给他(她)啥玩意,或者换成父母、领导,相当于脑白金。

伪造收藏文化:典型的比如炒鞋、手办,名为收藏实为投机,我怀疑有专门的策划机构操盘,相当于割韭菜。

这是对年轻人,对中年人则用伪精英伪禅学伪断舍离伪养生伪国学伪茶学伪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标签来欺骗。对老年入采取恐吓+亲情主义,就是大家熟知的卖保健品套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6
其实,我们身边充斥着很多消费主义伪造的文化。
商业广告,特别喜欢贴文化标签,目的让你消费,看电视、商场大屏幕,甚至是文化节,都是消费主义的影子,让你疯狂地买买买。
我个人认为目前最成功的消费主义把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就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钻石把爱情结合在一起,无数的少女都为她疯狂,我就问,现在结婚,如果没有钻石,女生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和尴尬?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新婚夫妇,无论钱包多窘迫,也都会掏钱去买买买。
其实消费主义把情人节渗透的很彻底,比如情人节来了,要有仪式感,送玫瑰花,浪漫的爱要表达出来,如果各种产品文案都在宣传:520,爱他,就要买买买。
甚至,现在的iphone手机也在捆绑爱情文化,时尚风流来做营销。
第2个回答  2021-03-26
案例一:你想买台吹风机,你的主要目的是迅速把头发吹干,所以风量大是你的真实需求。你上网一搜,他们却告诉你:我家这台吹风机能够如何养护你的秀发,如何按摩你的头皮,如何实现更多档位切换。这时候,你渐渐忘了你的基本需求只是风量大,于是脑子一热花了三倍的价钱来实现理发店洗剪吹常用吹风机就能满足你的功能。

案例二:你想买双篮球鞋,你的主要目的是晚饭后在自家楼下的水泥野场子跟同级别的业余玩家一起锻炼身体,所以三百块以内的水泥杀手就是你的真实需求。你上网一搜,他们却告诉你:我家这双篮球鞋使用了某某技术,刺绣了某某字样,登上了某某时装周。这时候,你渐渐忘了自己只是业余锻炼身体,于是脑子一热花了五倍的价钱来为自己的绝对起跳高度增加一毫米。

案例三:你想买瓶维生素B2,你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自己一入冬就容易犯的口角炎,所以两三块一瓶的药用B2就是你的真实需求。你上网一搜,他们却告诉你:我家这瓶多功能保健品是纯天然提取物,不仅可以安全有效的全面补充多维营养,还能抗氧化防癌增加机体抵抗力,并且调理气血治疗月经不调。这时候,你渐渐忘了自己是个易发口角炎的男人,于是脑子一热花了一百倍的价钱来治疗月经不调。
第3个回答  2021-03-26
比如这典型的就是毛小松,对不对?某小松,他就是使用爱打扮。嗯,使用炒作,把自己打扮成文化人,然后骗年轻人的情感,然后忽悠年轻人。唉,这个人真的不行。
第4个回答  2021-03-26
消费主义是为了消费挣钱而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让年轻人超前消费导致年轻人生活压力巨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