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点必背

如题所述

考点1.教育心理学概述

考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学习与教学要素和学习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

②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教学过程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

③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考点(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是19世纪的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1.西方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时期: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这时期发展特点,由于出版书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80年代后日趋完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教育心理研究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许多有效教学模式。

2.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8年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

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第一阶段(1949-1958)学习改造阶段;第二阶段(1959-1966)初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66-1976)跌入谷底阶段;第四阶段(1976-至今)走向繁荣阶段

考点2.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点(1)学生的认知发展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认识是在已经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1.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不可能跳跃某一阶段,可能同时进行两个不同阶段的活动

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特征:反射行为相信信号功能过渡,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岁-7岁)

特征: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单维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

特征: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简单的逻辑推演,获得守恒概念,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特征:具有抽象性,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水平,可逆与补偿,灵活性,不再恪守规则

(3)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

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考点(2)学生的人格于社会性发展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乳儿期: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1.5岁)

任务:形成信任

2.婴儿期:自主感对羞耻感(2岁-3岁)

任务:变成自主的人

3.幼儿期: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

任务:发展主动性

4.童年期: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

任务:变得勤奋

5.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任务:建立个人的同一性

6.青年期:亲密感对孤独感(18-24)

任务:有正常人的人与人的关系

7.成年期:繁殖感对停滞感(25-65)

任务:创造价值、做贡献

8.成年晚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5岁以后)

任务:回顾一生有满意感

考点(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1.认知差异

①能力类型的差异

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④特殊能力的差异

⑤智力的性别差异

2.学生的认知个体差异对因材施教的启示与意义

①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