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在幼小衔接方面为孩子做哪些准备

如题所述

1.心理准备,让孩子心中存有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激发孩子上学的动力和兴趣。
让孩子从心底里想上学,而且对小学校园和老师充满向往和渴望。具体可以体现在,多让孩子了解关于孩子上学方面的事情,例如,学校是什么样的啊,老师和幼儿园老师有什么区别,老师友好吗?
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时,总是会有不适应和害怕恐惧,所以,让孩子了解学校的事情,有利于减轻孩子的担心和焦虑。孩子更担心的是,孩子老师喜不喜欢自己,自己能不能应付小学生活。所以,在学校的饮水,吃饭,休息,上课方面,还有和老师相处,和小朋友相处方面,家长可以多跟孩子交流。

2.生活习惯的准备。首先让孩子习惯小学的作息时间。小学上课的时间为8点,幼儿园上课时间为9点,整整提早了一个小时,而且孩子在学校没有早餐时间,需要孩子在家里完成早餐,所以,孩子每天起床的时间提早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天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变少了。第二,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因为幼儿园是保育并行,有三个随班老师;上了小学,老师主要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上,不负责照料孩子日常起居的工作。而且,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光体现孩子的校园内。孩子回到家,也需要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所以,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知道学校的厕所在哪,饮水处在哪,等等。

3.孩子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反馈意识,任务意识和注意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等。其实,孩子只要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能够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符合幼儿园课程的要求,基本上,孩子在能力方面就能够顺利升入小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8
幼儿园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期,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要走向下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
在这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四准备”。
家长要在孩子的心理上做好辅导工作,让孩子有个转变角色的心理准备。
1.独立自主意识的建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2.对小学生活向往的激发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3.生活习惯的培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