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太多累怎么办

如题所述

孩子作业越来越多,这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作为家长应充分理解并密切配合。为了孩子未来
携手共进。
孩子作业日益俱增,正成为当下学校的“固定动作”。有的家长为此大倒苦水,然而痛苦的人不只你一个。
首先,我们应当充分理解老师。学生学习压力大,老师压力更大。学校向老师要成绩,家长向老师要成绩,社会向老师要成绩,教师如何办?就只能更专业,更敬业,深耕课堂,细作课外,以布置作业达到学练结合,以练促学,讲评辅导,夯实基础的效果,而这也正是迎合许多家长的高期望值的急切心理,所谓心照不宣,点到为止。老师这样做,无他,唯不负家长社会和学校众望,所以家长首先应充分予以理解,消除不满情绪。
其次,家长要配合老师,让孩子不再为作业而发愁,让老师不再为作业而犯难。老师为孩子布置作业,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于作业量的多少,难易程度也会有所考虑,家长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会有所误解。另一方面,有的孩子完成作业时有拖沓习惯,或遇到较难问题而得不到有效解决办法,也加剧了家长的担忧心理。对此,家长应主动抽时间辅导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而不是一味抱怨。如果确有
想法,也可以抱着关爱孩子的心态和老师沟通,更不能一味指责。
病要治根,乱要治本。不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家长们既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又不希望孩子在作业堆里摸爬滚打,这真是爱也累,恨也累。而在眼前,还是理解并配合才是上策。
这个现象不止是一个孩子的问题!
有学生跟我咨询过类似的问题,说自己家的表弟刚上一年级,每天写作业到晚上11点,一是因为作业有点多,每天要写老师留的作业,要看书,要背古诗,二是他自己写作业比较慢,必需家长坐在面前盯着才写,家长去哪他后面就跟着跑了,不写了,三是他写作业得家长辅导,他是一个慢性子,家长是一个急性子,教着教着就开始吵架了,然后就开始哭,哭完接着写!
现在的家长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愿意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但是在学业的压力下,尤其是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在全民抢跑的大形势下做到“独善其身”好像不太可能。自家的孩子不学可周围的孩子都在学,所以家长想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又特别怕孩子掉队。

遇到低年级写作业写到很晚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做以下三件事:
首先,要跟孩子同班同学的家长沟通一下,看看孩子的同学们大概每天写作业到几点。这样能掌握孩子在班里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大家普遍都写到这么晚写不完,就应该和其他家长一起与校方沟通。毕竟孩子只有六岁,每天作业写到这么晚,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如果是一个共性,跟校方沟通应该是有效果的。如果别的孩子大概七八点钟能写完,只有少数孩子要拖到这么晚的话,建议不妨带孩子一起跟其他的同学和家长取取经,看看别人的孩子以前的知识水平和现在上学的生活、学习资源跟自家孩子有哪些差异?根据孩子现有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一下。
第二,要明确孩子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从小就培养孩子作为学习主体的家庭格局。相信很多家长对于陪读这件事情感到苦不堪言,一是没有办法花太多时间帮孩子把他在学校学习的所有功课、老师要求的作业任务全部自己消化一遍再教给孩子;二是现在小学教学的内容和家长小时候所学的内容已经有很大的差别,在学习的能力和知识点的分析上家长还是觉得有一点点吃力。

家长需要从小和孩子进行沟通,达成“学习首先是孩子的事、其次是老师的事,最后才是家长的事”的共识。在学习中孩子如果有厌学或者畏难的情绪,要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起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让孩子明确成长首先是他自己的事情,成长的过程中就包括独立学习。对于孩子在班里的名次、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应该以孩子自己的感受为主,让孩子学着去分析自己学习吃力或者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让他独立思考:从实际的学习能力出发有没有能够改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的途径?如果孩子明确表示不在乎在班里边的排名或者是老师看到他作业不好之后的态度(其实这种孩子不多),那么家长不妨也放平心态跟孩子一起去面对这些问题。
像开头提到一年级的孩子一定要家长盯着才可以写作业,是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安全感缺失的一个表现。可以先帮助孩子修复亲子关系,树立一个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帮他一起度过难关、而不是代劳的概念,一定要记住帮助和代劳是有区别的。让孩子主动学习,跟他讲清楚作业做不完,在学校将会面临什么,把所有的事实都跟孩子提前预测到,让他慢慢去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要帮孩子正确的看待学习,不要让孩子形成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的想法。我接触过很多家长,除了学习之外,他们在培养孩子一些才艺时,像美术、舞蹈,都会强迫孩子去突破自己的生理能力,比如舞蹈的压筋骨、美术的专注力,会向孩子反复灌输:学东西是一件很苦的事,不吃苦学不到东西。
科学教育的角度来说,长时间家长的外部施压在孩子幼年期可以让孩子得到短暂的顺从、不情愿也会去学。但实际上违背了家长教育的最终目标,你让孩子去学习也好、学才艺也罢,长期的目标应该是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而不是拿到一个等级证书或者某一次考试考到好成绩。
转换“教育角色”!
从我做研究的经历来说,学习本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孩子跟我说过,他们不讨厌上学、也不讨厌上课、不讨厌学习本身,只是讨厌写作业这个形式。家长要帮孩子区分开学习、求知、探索和做作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一些作业本身对孩子掌握知识帮助不是很大,但在校期间有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作业表现出对孩子不同的态度。跟孩子认真讲清楚这个现实情况以及作业与老师态度之间的关系,帮孩子去分析他每天在学校将要面对什么。为了让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快乐一些,不妨快点把作业按要求做完。
家长在辅导功课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小教师角色,家长可以跟孩子试一试,让孩子每天用他所学的知识教你一件事情,让他给你讲课。把家长教孩子的模式变成孩子主动向家长展示或者教家长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二次消化”并实际运用,还可以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7
这个是社会的现实,现在很多孩子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学校的责任。更是老师的责任。不重视教育部减负的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