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的特产

如题所述

新会陈皮
【主条目: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为新会著名特产。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新会陈皮是清廷贡品和珍贵礼品,被称为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之首,也是“十大广药材”其中之一。
新会陈皮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能。用于胸脘胀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新会陈皮味醇香,略甜带辛微辣,用它做原料或调味品烹饪的食品,不但甘香醇旧,令齿夹留香,还可以除腥膻。
新会柑普茶是新会陈皮的衍生品,亦称新会陈皮普洱茶,采用正宗的新会陈旧陈皮和纯正云南普洱茶按(传统同创新)普洱茶制作工艺制作,茶叶清香甘爽,疏肝润肺、消积化滞、宜通五脏,维生素含量丰富,是润肺、健胃、降脂、解酒、解烟毒、美容、减肥的首选佳品。茶性温和甘醇,老少皆宜,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养生常饮。
新会陈皮已然是新会的一张城市名片,在2013年新会陈皮村建成后,新会陈皮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陈皮村以“新会陈皮”为核心,致力打造产业、文化、餐饮、养生四大平台。它集陈皮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是中国首个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首届新会陈皮博览会于2013年召开,而在2015年10月28日,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宣布京东集团将会与新会人民政府合作,在新会区打造京东集团华南农村电商2.0首个示范点,助力新会陈皮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电商发展。
新会葵艺
【主条目;新会葵扇】
葵扇是最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古称“梭扇”。约始于晋代。新会的蒲葵叶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加上工人在扇面绘图描画,使葵扇显得特别高雅实用。
据历史记载,东晋朝代新会就大规模种植蒲葵和加工葵扇,新会葵艺制品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据《新会县志》记载:1600多年前,上至朝廷大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爱用新会葵扇取风纳凉。葵扇有精粗之别,精制的扇还要进一步修饰和绘画。制扇剩余下来的末叶,还可加工成蓑笠、簟席、坐团等多种用具。据《明史》载,在明代葵扇的手工业发展很快,新会葵扇成为畅销的产品,工艺已非常精湛,是奉献给皇室的贡品。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新会葵扇已远销全国各地。
新会葵扇在近代达到销售的顶峰,据记载,新会葵扇光绪十八年(1892年)销售到俄、英、美、法、古巴、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等24个国家和地区。清末民初,新会葵扇的销售量每年达1.2亿柄。1915年,新会竹择葵扇获得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
在风扇和空调出现后,葵扇不再是必须品,开始了向工艺品和收藏品的转型。1974年,新会县葵类工艺厂成功将中断了35年的竹箨画扇工艺重新挖掘出来,推出了新产品。1978年,新会的绣花织扇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三脊火画玻璃扇被轻工部评为工艺美术优质产品。1987年,还派代表参加法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作现场火画扇制作表演。新会火画扇始创于清代同治末年,与江苏的檀香扇、四川的竹丝扇和浙江的绫绢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扇。
现在,新会葵扇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新会人民政府在新会当地的部分学校开设了“葵艺班”,向年轻一代传承这古老技艺。现在,新会希望能将葵艺传承下去,结合现代工艺,将葵扇向精品化发展,提升葵扇的收藏价值,并开发出葵灯等高价值的工艺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6-05

    新会陈皮,新会区的代表性“土特产”。

    产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特性:陈皮并非简单的橘子皮,而是经过特定工艺(如翻晒、陈化等)制作的特殊果子皮,需存期足三年或以上。

    口感:口感香甜,不会存在酸苦味道,是陈皮中的佳品。

    地位:新会陈皮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有“一两陈皮一两金”“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美誉。

    用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

第2个回答  2022-12-05

1、 新会陈皮:又名广陈皮,为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药已有700余年历史。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

2、 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是新会著名土特产。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 据记载,新会大红柑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

3、黄沙蚬是新会睦洲镇的特产,蚬身大,肉肥嫩,清甜味美,远胜于一般的泥蚬,远近闻名。

4、新会柑普茶,用新会大红柑和云南普洱茶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风味又不相同。新会柑普茶的特点,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这是由于新会柑的果香味特别,普洱茶叶长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

5、茅龙笔是新会著名特产,五百年来一直都有生产,畅销全国各地,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其发明者是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在当时蜚声全国,影响深远,有“岭南一人”之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