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下的10大名将:
赵奢
简述
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受封国尉
代表作
阏与大战:重挫强秦,使其多年不敢小视赵国。
特点
执法无私,悉心治军,与下同赏。
结局
善终。其子赵括纸上谈兵,使赵遭受长平之战的重创。
排名 第10名
点评:兴赵之名将,但虎父有犬子,使名将留遗憾。
廉颇
简述
廉颇,山东德州陵县人,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拜为赵国国相,受封平信君。
代表作
率军攻齐: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威震东方
鄗代之战: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长驱500里,进围燕国都城蓟,逼燕割15城给赵
特点
老而弥坚,攻守兼备
结局
郁郁不得志,死于寿春。
排名 第9名
点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酬千古遗恨。
乐毅
简述
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
代表作
助燕伐齐:率燕军半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为燕国雪耻
特点
精通兵法,审时度势。
结局
受田单反间计,离燕去赵,死于赵国。
排名 第8名
点评:举天下之军攻齐,千秋功业功败垂成。
田单
简述
田单. 战国时名将。系田齐宗室的疏远族属。生卒年不详。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复国后官居齐国相
代表作
“火牛阵”:可以写进军事教课书的经典战役,谱写以弱胜强的军事神话。
齐国复国:用反间计除乐毅,以仅剩的两城收复齐国的70余城。
特点
擅长智慧谋略,爱民如子。
结局
死后被埋葬在安平故城。
排名 第7名
点评:何为历史上的奇迹,请看惊世骇俗的田单复国。
王翦
简述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受封秦国武成侯。
代表作
灭赵国,平燕国,破楚国,征百越。
特点
打仗无一败绩,擅度势,为人谨慎,有政治头脑。
结局
善终,子孙三代皆为秦国名将。
排名 第6名
点评:荡平诸国,威震天下,李牧不出,谁与争锋。
李牧
简述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最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
代表作
抗击匈奴:长年对抗匈奴,一举歼灭10万匈奴铁骑,保赵国边关10年平安。
两拒秦军:以弱势兵力抵抗强力秦军,重创秦军,。
特点
是战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攻守兼备的名将,擅长出奇兵以少胜多。
结局
受秦国反间计,被诬陷,被赵王斩杀。
排名 第5名
点评:以一人之力,保赵国不亡,惊世的擎天一柱。但赵王的自毁长城,使一代名将星落长空。
孙膑
简述
孙膑(约公元前380-432),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 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
代表作
《孙膑兵法》:军事的经典著作
奇谋异计:田忌赛马、围魏救赵。
杀庞涓:以迫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围歼魏军,逼庞涓自杀,擒获魏太子申。
特点
高深的军事理论,多智,擅用计谋。
结局
善终,死后,葬于驿城。
排名 第4名
点评:既生瑜何生亮,可惜庞涓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同时成就春秋战国的一代名将:孙膑!
白起
简述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官居秦国尉,受封秦国武安君。
代表作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
鄢郢之战:攻陷楚国国都,迫使楚国迁都。
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国士兵,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特点
百战百胜,擅长歼灭战,杀人无数,令六国闻白起之名胆寒。
结局
招秦国相范雎嫉妒,被诬陷,自杀。
排名 第3名
点评:战神!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将领,无敌于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战将的一大奇迹。
吴起
简述
吴起(?—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在魏,任西河郡守,在楚,任国相。
代表作
《吴起兵法》:著名的军事作品,与《孙子兵法》齐名。
无一败绩:在魏国与其他诸侯国打了72仗,其中64仗全胜,其余平手,从无败绩!
阴晋之战: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特点
战无败绩,治国能人,文武双全。
结局
在楚国变法,被受利益损害的贵族杀害。
排名 第2名
点评:吴起是集卓越的将军、高深的军事理论家、杰出的政治家及改革家于一身的春秋战国第一强人。
孙武
简述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代表作
《孙子兵法》:著名的军事作品,无语,还有人不知道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0
先轸
晋国
城璞之战
战胜楚国
奠定了晋国几百年春秋第一强国的地位
肴之战
全歼秦军
扼制了秦国往东发展的企图
箕之战
击败白狄
解决了晋国北方的威胁
以上大战是晋国崛起的开始
主帅都是先轸
可惜
箕之战阵亡
楚国斗氏是楚国的战神
斗廉
斗谷於菟等没有指挥过大战役
不过灭了很过小国
对楚国的发展功不可没
百里视(也就是百里奚或孟明视)--最新历史研究
百里视和百里奚是一个人:虽然率领秦军在肴全军覆没
但本人活下来了
并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
楚庄王和蒍敖(孙叔敖)
淧之战
击败晋国
确立楚庄王的霸主地位
伍员和孙武
柏举之战
攻入楚国都城
吴国由此强大起来
勾践
不说了吧
还有范蠡什么的
不过
《左传》没有记录他
倒是《国语》说他很厉害
春秋大战不多
还有晋齐鞍之战
晋楚鄢陵之战
加上上边的城璞之战
淧之战
柏举之战
是春秋5大战
不过比不上战国的战争
将帅也有比如
晋国
先且居(先轸之子)
赵盾
郤缺
(相近如宾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和他老婆)
荀林父(淧之战的指挥)
郤克(郤缺之子
鞍之战的指挥)
栾书(鄢陵之战的指挥
赵氏孤儿惨剧的制造者)
荀罃(荀林父的侄儿)
荀偃(荀林父的孙子
马首是瞻成语的创造者)
荀吴(荀偃之子
打击狄人的专家
民族英雄)
赵鞅(赵盾的后代
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
曾经想谋杀孔子)
楚国
成得臣(城璞之战的指挥
兵败自杀)
斗班(斗谷於菟的儿子
班超他们的祖先)
成大心(成得臣的儿子)
楚灵王
(楚庄王的孙子)
沈尹戌(好像是孙叔敖的后代
柏举之战中牺牲
如果此战由他作主帅
吴人就没那么嚣张)
沈诸梁(沈尹戌的儿子
著名的叶公好龙中的叶公
和孔子聊过天
所以被孔子的学生诋毁
平定白公之乱---据说这个白公就是白起的先人)
还有很多呢比如
郑庄公
晋献公
楚武王以及他们的下属
不过
还是不及战国时代的人那么强悍
战国的不清楚
鄙人读《左传》长大的
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