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些关于动漫的小白问题~

有点不好意思,我对动漫基本可以算个小白。平时见到好多关于动漫的东西都不是太理解,想请教一下这些,希望能够简单帮我讲一下。
如下:
1、二次元
2、萌
3、萝莉
4、萝莉控
5、初音
麻烦各位百度出来的东西就别往上搬了,谢谢。

二次元,就是指二维的平面空间,通常用来指动画,漫画,CG,2维游戏等一系列平面的视界产物。 在日本ACG作品当中所指称的“次元”,通常是指作品当中的幻想世界以及其各种要素的集合体。例如,一个规则与秩序与读者现存的世界完全不同,比如说魔法或钢弹所存在的世界,经常被称为“异次元世界”,或简称为“异次元”。 另外,在传统上,以平面的媒体所表现的虚拟角色,如漫画或动画中的人物,因其二维空间的本质,而常被称为“二次元角色”,以有别于现实(三维空间)的人物。但是,以三维电脑图像所制作的角色,因其处于虚拟世界又具有立体性的概念,而被称为“2.5次元角色”。 立体造型的玩偶等物,从本来的定义来说,应该是三次元角色;但因为本身通常基于二次元角色立体化而来,又或者强调其虚拟的本质,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为“2.5次元角色” 基于以上的语源,那些只对于ACG当中登场的虚拟角色抱持兴趣或感情,而对现实中的异性没有兴趣的人,就被戏称为“二次元世界的住人”,情况严重者被戏称为“二次元禁断综合症”。

萌:在动漫用于一般只特对于动画,漫画,游戏中的角色,情节等要素的强烈的爱好。 一般都认为,‘萌え’一字是由‘燃え’所变化而来,来源是出自日文的IME输入法。‘萌’本意是指读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热血类作品经常使用‘燃烧’来形容这状态,用罗马拼音输入的话,就是‘Mo E(も え)’。利用日文输入法的话,输入Mo E只会显示‘燃え’和‘萌え’。为了区分因为美少女而热血的状态,和传统的热血的分别,就借用同音的‘萌え’来形容,并成为ACG界的一种网络黑语。 “萌”在当前通俗的应用中用于对某“人”(具有人格的生命)的描述,形容某“人”的尚未成熟、尚未表现出来的内在美感在不经意间外露,给人以可爱、惊艳的享受,常用于女性(或性情似女性的无性别生命)。 萌的本质是带有非现实的妄想成份,就是因为现实里找不到完美,才会在二次元里找。而‘萌’就是找寻心目中完美的女孩的一种表现而已
由于‘萌’的词义尚未定性,于是就出现了乱用的情况。最容易搞错的,就是‘萌’与‘可爱’的分别。 ‘可爱’是非常传统的词语,词义已经很固定,相信也不用笔者去解释。它是一个‘及物’的形容词,是可以拿来形容人、动物,甚至死物的形容词。小孩可以很‘可爱’,一只小猫可以很‘可爱’,一枝肥肥短短、设计吸引的原子笔也可以很‘可爱’,当然一个ACG角色也可以很‘可爱’。 但‘萌’跟‘可爱’不同,基本上是针对‘人’的形容词。在这里先说明,这儿说的‘人’也包含了任何ACG或现实戏剧的角色,不管其是否虚构。‘萌’跟所有只能形容人类的形容词(例如:豁达)一样,是可以应用在文艺作品里的‘角色’上的。举例说,我们都可以说‘令狐冲很豁达’,但不可以说小狗、一枝笔‘很豁达’。同理,我们可以说‘小樱很萌’,但却不能说一只小猫、一只滑鼠‘很萌’。

一个女生究竟是不是萝莉,每人的定义都有不同:有以年龄(严格生理年龄)来分的,有以气质(心理年龄、外表年龄)来分的,更严格的是两项标准都要达到的,最后还有自己认为是就当作是的。不过普遍来说,必要的特征就是“未发育完全”(或者尚未发育)以及萌。 Lolita书中对于Loli年龄的定义是12-13岁,既正在成长中,马上就要成熟但还没有成熟的少女(不是儿童)。这一点上,划分根据。因英国20世纪30年代间(1933-1936?)曾推出法典对少女的年龄进行定义:
8岁以下:女童
8-12岁:幼女
13-18岁 少女
18岁以上:成年女性
动漫萝莉这种划分方法,界于成熟与幼稚之间,更能体现Loli的魅力 。
但这都是前话,现在经过演变定义也比较模糊,有很多人喜欢更低龄型,既8岁以前的,超低龄型Loli,也有人喜欢,已进入青春期的,即将成熟的,即14-16岁的,即成熟型Loli。各有所爱,各随其变.
从年龄上,12-15为标准Loli,7-12为爱丽斯式Loli,7以下为High Loli。那些对年龄有严格要求的罗莉控也因此而分类,对于好第一类的变叫lolikon,好第二类的为alikon,好第三类的就是haikon了。
Loli从外表特质上看,基本身高在160以下,也就是相当于小学生或初一学生身高。大体有两类,一种是Sweet Love Loli,多数都是这种的。另一种就是Elegant Gothic Loli(哥特式)。
但不论低龄,成熟,还是正统LOLI,都是年轻,可爱的象征,是上天赐予的宝物,是凡间的精灵,是人间的天使……但她们也是最弱小,最需要保护的群体,所以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每一个Loli,对她们予以保护,予以关心。 当然,有鉴于目前某些奇怪法律的原因,幼女一词较为敏感,故有网友归纳了以下论断: 把一个小女孩推倒,她如果说:“好痛哦~~”那就是幼女;如果她惊恐的说:“你想干什么!?”那才是萝莉。
二次元萝莉代表人物
星野琉璃——《机动战舰》
木之本樱——《魔卡少女樱》
砂沙美——《魔法少女砂沙美》
马鲁芝——《To Heart》
小叽——《Chobits》
雏莓——《蔷薇少女》
九重凛——《萝莉的时间》
松冈美羽——《草莓棉花糖》
吉田步美——《名侦探柯南》
八神嘉儿——《数码宝贝》

类型
⒈ 小公主型 :(大家见的太多并且也很了解我就不说的太多了) 天生高贵的气质,优雅的礼仪,以及聪明活泼可爱,永远都是无忧无虑,特别喜欢骑士和王子的故事,并坚信你就是她的骑士和王子,而你就是他的骑士,你时刻都会守护着她的快乐…… 代表人物:依莉雅(Fate/Stay Night)、 蒋丽华(反叛的鲁路修R2)、雏子(妹妹公主)亚里亚(妹妹公主)古手 羽入(寒蝉鸣泣之时)
⒉ 家中小妹型:对周围的人总是那么的温柔体贴,外柔内刚。特别喜欢做家务。 代表人物:猫宫のの(ののと暮らそ!)、 八神疾风(魔法少女奈叶A’S)、 本田透(水果篮子) 可怜(妹妹公主)白雪(妹妹公主)龙宫 礼奈(寒蝉鸣泣之时)
⒊ 女王型(注意女王和腹黑是两回事!):虽然她出生高贵且气质礼仪方面无可挑剔,但你总是对她怀有畏惧心理(虽然她看起来没有杀伤力,并且也很可爱)。她最常有的打扮就是一只手拿着把小折扇,掩住下半边脸,另一只手的袖子里却藏着一根小皮鞭。还经常无缘无故的仰头发出一阵女王式的大笑,笑的你条件反射般浑身发抖,她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忽视周围人的感受(只有你除外,当然她也不会让你发现她注意到你的感受),对周围的人总是颐指气使(特别喜欢指挥你),对谁都是命令式的语气(特别对你)。只要你达不到她的要求(你永远都达不到她的要求)就是一顿皮鞭伺候,你却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就算有,她也把你那一点点的反抗扼杀在幻想里了)。她就是要把你改造成她心中最完美的国王或情人。虽然她总是有各种坏脾气,但你却是她第一个为之哭泣的男人,而她的一片心意你也能时时感受到。
代表人物:真红(蔷薇少女)、镜黑(LOLI的时间)、露易丝(零之使魔)真城璃舞(守护甜心)
⒋ 小恶魔型:别看她一副还没发育完全的样子,其实她就是人小鬼大的代表。满脑子的古灵精怪和恶作剧,最喜欢整的对象就是你了,你完全没办法把她看成是个小孩。因为小孩不该知道的她全都知道,这点是你最郁闷的。她只害怕你和听你的话(当然只是某些话)。当别人被她恶整的时候却还要反过来感谢她,也只有你才能看穿她的小把戏。她经常在你一些关键的时候冒出一些特打击你的话,并打击的你很是尴尬凄惨,这时你看她的影子上都有着小恶魔的翅膀和尾巴了。 你经常被她整的七窍生烟,却又拿她没办法,对她是又爱又恨啊!~~~ 代表人物:松冈美羽(草莓棉花糖)、九重凛(LOLI的时间)、泽渡真琴(KANON)
⒌ 胆怯娇羞型:她就好像是个小白兔一般,就算你看她多几秒钟她也会因此而脸红,并低下头,两手揉搓她的衣角。她对周围的事情极其敏感,虽然她不常说话但只要她说出来的总是很关键。她害怕闪电,每当雷雨天气时她总是缩在床角抱着枕头,在那儿瑟瑟发抖,而这时候你就会去把她抱在怀里吻着她的额头。并给她讲着故事,直到雨停。当家里有她不认识的你的朋友来时,她会把身子藏在你的身后并露出个小脑袋怯怯的看着那个陌生人,直到你把她拉出来介绍给你的朋友,她给你朋友问个好都羞的脸红到耳根了,打完招呼后她就会一直拉着你的衣角不放手了。 代表人物:宇佐美美(LOLI的时间)、樱木茉莉(草莓棉花糖)、梓夜凪砂(CLAMP学园侦探团)库洛姆·髑髅(家庭教师)
⒍ 小迷糊型(也称天然呆):她永远都是一副睡眼惺松的表情,手里抱着个大大的抱抱熊。在何时何地都能睡着,做事情丢三落四的,反应迟钝,经常穿错袜子。上课忘记带书和作业而被老师骂,趴在课桌子上睡的口水横流!~~ 太カワイイ了!~最吸引她的就是大大的枕头和软软的床了!~最喜欢睡的地方就是你的怀里。最喜欢的枕头就是你的臂弯了!~~~最爱的画面就是深夜,漫天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的照耀下,一条马路通向你的家,蝈蝈啊蛐蛐的叫声就好想是催眠曲一样。她躺在你的怀里抱着她的抱抱熊,睡得甜甜的并说着梦话;而你温柔地抱着她,就好像抱着珍宝一样,走路都尽量走的缓一些,避免吵醒她。 代表人物:柊司(幸运星)、佐仓蜜柑(学园爱丽丝)、冈崎汐(CLANNAD)金丝雀(蔷薇少女)花穗(妹妹公主)高良美幸(幸运星)
⒎ 类成熟型 (类成熟和三无是两回事!!):她的表情一直都是那么沉静镇定,极少有其他的表情。话也从来不多说,做事情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从来不做多余的事情,不做多余的打扮装饰。她的性格独立、倔强,年龄虽小但对人的阴暗面认识的很透彻。她的这种性格的形成和她的生或环境有关这种性格的LOLI一般缺少母爱或父爱,亦或者从小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或家庭环境残酷,这些原因造成。她总是把自己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也默默的把你忘记做的事情帮你做好。她好像只有她一个人也可以活的很好的样子,但你作为她仅有的几个朋友,你却在心理默默的为她担心:她那柔弱的肩膀能承受那么多么?!~ 代表人物:菲特(魔法少女奈叶)、阿尼亚(反叛的鲁路修 R2)、苍星石(蔷薇少女系列)古手 梨花(寒蝉鸣泣之时)
8,长不大型(这类比较特殊):她的性格活泼开朗、天真可爱又很爱帮助别人,别看她们年龄已经不小了,脑子却根本没有进化,上高中的孩子却爱踩着喜欢的人的影子走路,二十多岁时还用名字做自称,在她们心里,永远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永远相信自己爱的人也是爱自己的,她们不想多想,因为她们不想去恨别人,因为这样她们会失去她们的快乐,她们不想长大,因为相信长大了自己就不会被爱着了,即使有痛,她们也会忍着,也会在自己爱的人面前强颜欢笑,她们不想自己爱的人为她们担心,真正难能可贵的就是她们金子般的心 代表人物:神尾观铃(Air)、月宫亚由(Kanon)、伊吹风子(Clannad)

萝莉控——萝莉塔情结 萝莉塔情结(维基百科版) 萝莉塔情结(Lolita Complex,ロリコン,或萝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比起对成年女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向,或是指有著这种性向的人。原文“Lolita Complex”虽不是和造英文,但是现今除了日本人以外几乎已经没什么人在用了。
广义的定义是,只要恋爱对象被认为是太过年轻的女性而引起的恋爱情感,或是有著这方面的倾向(这种情况下,即使恋爱对象是女性也算),甚至会对看到的幼小的女性产生恋爱情感的状况也是。另外,由于漫画、动画、电玩等御宅文化的影响,亦有人认为只要对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女性特别有好感(即使该女性已经成年)或产生“萌”的感觉,就是萝莉控。
狭义的定义则转变为指从幼儿开始到十八岁左右为止的未成年幼女或少女有著性方面的喜好的男性。这种情况下跟恋童癖的定义有所重复。但主要指的对象跟对十三岁以下的幼女有所兴趣的恋童癖有所区隔,而是指对于这年龄之上的中学/高中生时期中,所谓思春期少女抱持著性方面的喜好的情况。
词语本身虽然抱持著如此强烈的暧昧性,但一般来说,还是以最后所述“对于所谓思春期少女抱持著性方面的喜好”的意思最为人所使用。
“萝莉控”这个辞语本身并不单纯是萝莉塔情结的简称,而是指热切追求ACG(动画、漫画、游戏)等等作品中登场的幼、少女角色的爱好者们。日本海外而言,华文世界中使用的“萝莉控”也是以这种意义为主
另,作为萝莉控的反义词,将比起对成年男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男更具“性趣”的性向称作“正太控”
loli控是纯洁的,这是他们区分于恋童癖的主要特点。 loli控是健康的,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喜欢纯洁,喜欢天真无邪的特别的感情。当今中国,非主流横行,乙女们普遍早熟,令年轻的男孩失望。我们要追求一种纯洁,追求一种无忧无虑的感情寄托--是的,只有loli才能完整的表现这种感情,她们触动人们内心的柔软部分。 我们爱生活,我们爱loli。loli是最美好的,最纯洁的,最阳光的。
萝莉控的几种类型
『鬼畜系』:单纯的变态、暴虐。这类人的注意力只专注于『H』上面,享受残酷蹂躏 小萝莉的快感。也是常见推倒魔人的系种,现实中较为常出现。 “萝莉有三好”之通用版:清音、柔体、易推倒;《宅人的逆袭》版:身娇、腰柔、易推倒。
『调教系』:擅长使用辅助工具,对小萝莉进行精神及肉体上的摧残与改造。 对这类人来说,过程才是产生快感的原因并非『H』。
『猎奇系』:对鲜血及哀鸣有着异常的癖好,沉浸在虐杀的快感里。冷静与残酷是这类人的特质,极度危险!
『触手系』:喜欢以金属或基因生化方式改造自己的肉体,产生大量长条型触手抚弄小萝莉 以满足自己的变态欲望。具非正式调查,这类人多为后天观看过多触手系动漫画及H-Game所形成。
『奈落系』:奈落为梵语,地狱的意思。地狱的浑沌不明正如同此类型的人-形态不明,大多已知的前例多以多重人格的型态出现。此类型萝莉猎人人数极为鲜少, 除了先天异变外却也似乎可以后天转换而成。譬如:纯爱系的人常因特殊原因(失恋?)而变为奈落系(人格异常?)
『变装系』:以欣赏萝莉各种不同衣着装扮为乐(女侍装 动物装 公主服 和服护士装等)。
『纯爱系』:萝莉的笑容对他们来说就像天使的赠与,为了能再度看见这种笑容以及成就 众人的幸福,他们能产生无穷尽的能量。同时也是大多数具健康心智萝莉猎人的系种。(在下最欣赏的系)。

初音未来
软件海报初音未来(初音ミク,中文界部分人简称为“初音”)是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2007年8月31日发售,原只可用于Microsoft Windows,2008年3月19日随CrossOver Mac 6.1发表而可用于Mac OS X。

主词条:VOCALOID
软件操作界面软件使用了Yamaha的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把人类的声音录音并合成为酷似真正的歌声。只需输入音调、歌词则可发出声音,亦可以调整震音、音速等的“感情参数”,最多能够16人合唱,亦支援即时演奏、对应ReWire。制作完成后会以WAV格式输出,但软件本身只可做出歌唱部分,伴奏音声需要使用其他音乐软件合成。歌词输入能辨认平假名、片假名和罗马字,但不能辨认は、へ作为助词和う、い作为长音时会分别转为わ、え、お、え的发音,亦不能对应促音、汉字,需要自行修改。
软件并非设计给初学者,初接触电子音乐制作的用户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因此在2ch等地方也出现不少以此类用户为对象的教学讨论串。大阪电气通信大学甚至于2007年10月19日和10月25日举行以初学者为对象的讲座。
需求配备
微处理器:Pentium4 2GHz / Athlon XP 2000+以上(推荐Pentium4 2.8GHz / Athlon 64 2800+以上)
操作系统:Windows XP / Vista(Vista时推荐单机使用)
RAM:512MB以上(推荐1GB以上,使用Real-time VOCALOID2 VST instrument时推荐2GB以上)
其他:2GB的硬盘容量(软件的实际容量约809MB)
制作过程和命名
CRYPTON中负责初音未来企划的职员有三、四人,实际开发的则为佐佐木涉和另一位兼职员工。形象角色由插画家KEI以动漫风格设计人物及绘画,选择KEI是因CRYPTON一位职员佐佐木涉喜欢他“十分有透明感的作风”,在2007年3或4月开始设计,最后发表了共三张插画,原本计划其后每月发表新插画,但大出意料的创作热潮而不了了之。由声优藤田咲提供原声,选择的原因是CRYPTON认为藤田咲的声音十分配合“未来的偶像”。企画初期CRYPTON是想由正职的歌手提供声音,然而大多数接到洽询的歌手基于担心声音被复制后的用途以及将来的版权相关问题而拒绝,其后才转向为接触声优,但最初进展不太顺利,声优事务所大多不太明白软件的用途,其后ARTSVISION答应合作。经过考虑近500位声优(包括动画配音和旁白)的声音样本之后决定起用藤田咲。藤田咲以“清楚而可爱”的印象录音,录音时是配合当时播放的音乐唱出一些无特别意义的片假名,过程分两天进行,共花费六小时,于2007年4月27日之前完成录音。于6月25日正式公开初音未来的造形,当时只有名字“ミク”,于同年7月12日发表其姓氏“初音”。“初音”是指“第一次的声音(初めての音)”、“出发点”、“最初的VOCALOID2”;“ミク”汉字写作“未来”,指“VOCALOID所象征的将来音乐之可能性”。
初音未来设定
年龄:16岁
身高:158cm
体重:42kg
擅长的曲种:流行歌曲
擅长的节奏:70~150BPM(原设定为80~150。)
擅长的音域:A3~E5(原设定为C3~E4。实际软件的最高极限和最低极限分别是G8和C-2,高过或低过某一定音高后的输出效果会开始变得不理想,甚至声音变小。)
衣服和机械部分以Yamaha于1983年发售的DX系列为蓝本。左臂“01”的初期设定是一个QR码,衣服的原设计则是水手服,但CRYPTON觉得不够好而转为现在的衣服设计。
人物设计上比2004年的MEIKO优胜,在只有基本设定、“不完全”的人物设计下,对创作者而言强求“原设定”并没有意义,而且初音未来和原声音的藤田咲的关联印象不大,创作没有太大束缚,用户因此容易对“自己创造的初音未来”产生感情,而产生出大量作品。
热潮爆发
销售方面
《DTM MAGAZINE》11月号封面初音未来的预订数目超出了制作人员的预期,而且是CRYPTON开创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在发表试听曲后不久的8月20日,预约数开始急速上升,推出数天后(2007年9月5日)即存货不足;9月12日,售卖数及预约数接近3000,至9月27日售出约10000套,10月27日售出20000套,至2008年1月25日为约30000套,至2008年7月23日为约40000套,并以每周300套的程度继续卖出。曾在amazon的软件售卖排名中三周居高榜首,在amazon2007年(2007年1月1日至11月30日统计)的电脑软件销售中排名第八。对一年内平均销售数是200至300、卖出1000套已是大热的音乐软件来说,是个罕见的数目,就算在综合的电脑软件中,也是个好成绩。9月23日,仅发售了三周已达到30.4%的日本音乐软件市场占有率,比第二位的“Sound it! 5.0 for Windows”(INTERNET)高出四倍;在2008年1月时,仍保持在平均约20%,仅次于第一位刚发售的同系列软件镜音铃、连,但仍然是最受欢迎的VOCALOID产品。CRYPTON于日本音乐软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亦在不足一个月内由6%急速上升至约33.9%。附送“初音未来”十天试用版的《DTM MAGAZINE》11月号(2007年10月6日发售)的预约数目亦接近平时的两倍,并于三天内售罄,有部分书店更于数小时内完全售出,是《DTM MAGAZINE》初次遇到的状况。更因为DTM MAGAZINE表示不会加印,而出现炒卖的情况。之后的数期亦有关于角色主唱系列的特集,在12月26日更发售别册“THE VOCALOID CV01初音未来”。
出现大卖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购买,制作歌曲并上传至网络,另一群观看后而购买”的不断循环、影片分享网站如YouTube,NICONICO动画的推动和巧妙的人物设定。初音未来的动漫风格形象、角色性,和御宅族的特征融合,吸引到电子音乐制作行外人亦是原因之一。
创作方面和反应
初发售时有不少人以此软件“翻唱”歌曲并发放在NICONICO动画上而成为话题,特别是其中的一首“Ievan Polkka”,亦因此出现“拿着葱的はちゅねミク”,后来被原创曲“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MIKUMIKU像要♪)”超越。其后热潮扩展至2ch、YouTube。甚至有商业性质的音乐公司ave;new“翻唱”自己的歌曲“True My Heart”和“snow of love”,其后亦有不少来自不同业界的人公开自己的身分分享作品,如小说家野尻抱介和木本雅彦、漫画家小夏钝帆、竹下坚次朗、IT新闻记者冈田有花、插画家かんざきひろ等,也有学校福岛县立小高商业高等学校以初音未来作为校歌的网上公开版本。除了翻唱歌曲,还有不少初音未来的原创歌曲和同人影片。2007年9月28日,NICONICO动画上关于初音未来的影片数目超过2000;10月中旬超过5000,11月7日约有7378,11月24日突破一万,平均一天有超过100段关联新影片。2007年12月前后,原创歌曲已超过一千首。在当中,还有不少是网上不留名的网民合作而成的作品,有人作曲、编曲、有人作词、有人负责绘画、有人制作影片,而VOCALOID互相会(ボカロ互助会)则是此类合力创作的代表团体之一。亦有人制作帮助其他人创作的软件,代表例子如“MikuMikuDance”,2008年2月24日公开,3月10日已超过11万人下载。亦有人反过来歌唱使用了初音未来的作品。更有不少人Cosplay初音未来,甚至把跳舞歌唱的影片上载至网络,较有名的如一位十岁美国女孩Maxine。
日本初音未来同好社群在2007年11月3日举行以初音未来为主题的同人志贩卖会“THE VOC@LOiD M@STER”,2008年1月13日举行第二场(通常只有极为热门的动漫画作品才会有以此为专门主题的同人活动),除THE VOC@LOiD M@STER,亦有VOCALOID PARADISE和Miku Fes(ミクフェス)等等的同类活动;台湾的同好亦于2008年3月15日举行同类型的活动“初音祭”。
有那么大的创作热潮,有人认为是因为CRYPTON对初音未来的权利开放。

初音神曲1至12弹 的歌名 :
Ievan Polkka - 初音ミク
梦みることり - はやや feat. 初音ミク,镜音リン
ココロ - トラボルタ feat. 镜音リン
卑怯戦队うろたんだー - シンP feat. KAITO,MEIKO,初音ミク
歌に形はないけれど - doriko feat. 初音ミク
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
Packaged - livetune feat. 初音ミク
Last Night, Good Night
The secret garden
Dear cocoa girls
炉心融解 - iroha feat. 镜音リン
サウンド - baker feat. 初音ミク
サイハテ - 小林オニキス feat. 初音ミク
from Y to Y - ジミーサムP feat. 初音ミク
ぽっぴっぽー - ラマーズP feat. 初音ミク
私の时间 - くちばしP feat. 初音ミク
桜の季节 - ゆうゆ feat. 初音ミク
トルコ行进曲 - オワタP feat. 初音ミク
ハジメテノオト - malo feat. 初音ミク
メルト - supercell feat. 初音ミク
ワールドイズマイン - supercell feat. 初音ミク
ミラクルペイント - OSTER project feat. 初音ミク
白の季节 - ゆうゆ feat. 初音ミク
あなたの歌姫 - azuma feat. 初音ミク
えれくとりっく・えんじぇぅ - ヤスオ feat. 初音ミク
White Letter - GonGoss feat. 初音ミク
そばかす- ぢょんP feat. 初音ミク
VOiCE - 初音ミク
SPiCa - 初音ミク
StargazeR - 初音ミク
SUPER DEADBALL BEAT - 初音ミク
裏表ラバーズ - 初音ミク
シンデレラ・ロマンス
ハト - 初音ミク
恋スルVOC@LOID - 初音ミク
SETSUNA - 初音ミク
梦みることり
Soar - 初音ミク
恋は戦争
初音ミクの消失
ブラック★ロックシューター
红一叶 - 初音ミ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0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动漫设计”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4&zdhhr-11y17r-157994187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huixueba.com.cn/school/manhua?type=3&zdhhr-11y17r-157994187

在“动漫设计”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第2个回答  2010-06-07
1.
二次元:平面世界,泛指动画,漫画,游戏等
三次元:立体世界,现实生活

2.
在日本动漫中,此字代表纯真、美好,天真无邪到了一定程度,不食烟火的美感。也代表刚刚生出的不夹带其余杂质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等]。通常针对动漫中天真可爱的人物,例如:LOLI。

3.
萝莉:LOLITA,萝莉塔,简写是LOLI,说白了就是"小女孩"的意思.在亚洲地区多指8岁到14岁的女孩(其他地区则各有不同),广义也指代所有看上去像小女孩的女性。

4.
萝莉控:LOLICON,狭义指的是对成年女人没兴趣,痴迷于LOLI的人,广义则是指喜欢小女孩的人群(包括女性)。

5.
初音未来(初音ミク,中文界部分人简称为“初音”)是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2007年8月31日发售,原只可用于Microsoft Windows,2008年3月19日随CrossOver Mac 6.1发表而可用于Mac OS X。

这些就是初音的作品~~~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8627469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07
二次元,就是指二维的平面空间,通常用来指动画,漫画,CG,2维游戏等一系列平面的视界产物。 在日本ACG作品当中所指称的“次元”,通常是指作品当中的幻想世界以及其各种要素的集合体。例如,一个规则与秩序与读者现存的世界完全不同,比如说魔法或钢弹所存在的世界,经常被称为“异次元世界”,或简称为“异次元”。 另外,在传统上,以平面的媒体所表现的虚拟角色,如漫画或动画中的人物,因其二维空间的本质,而常被称为“二次元角色”,以有别于现实(三维空间)的人物。但是,以三维电脑图像所制作的角色,因其处于虚拟世界又具有立体性的概念,而被称为“2.5次元角色”。 立体造型的玩偶等物,从本来的定义来说,应该是三次元角色;但因为本身通常基于二次元角色立体化而来,又或者强调其虚拟的本质,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为“2.5次元角色” 基于以上的语源,那些只对于ACG当中登场的虚拟角色抱持兴趣或感情,而对现实中的异性没有兴趣的人,就被戏称为“二次元世界的住人”,情况严重者被戏称为“二次元禁断综合症”。


在动漫用于一般只特对于动画,漫画,游戏中的角色,情节等要素的强烈的爱好。曾与“秋叶原系”等词语一同选入日本2004年流行语大赏。

源于美籍俄裔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长篇小说《Lolita》(中文通常译为洛丽塔,或是罗丽泰,抑或萝莉塔)。《Lolita》描述一名中年教授迷恋上12岁女孩Lolita的故事。此书当时一度被禁,但现在已成文学中的经典名著,并被美国兰登书屋选为20世纪英文小说第四名,还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此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称为“Lolita”或“Loli”。 纳博科夫生于圣彼得堡,俄国十月革命后流亡德国柏林,并成为享有盛名的苏联流亡作家之一,被世界文学评论界定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体大师。1940年举家移居美国,在韦利斯里学院任教,同时享有哈佛大学的鳞翅目研究基金(纳博科夫同时也采集蝴蝶标本)。还翻译普希金长诗《 叶普盖尼·奥涅金》,使用直译法,注解多于翻译加原著的份量。 第一个公认的loli角色是1982年推出的《魔法のプリンセスミンキーモモ》里的主角momo公主。《魔法のプリンセスミンキーモモ》属于《魔法少女》系列动画之一,但《魔法少女》所针对的对象是女生,而且亦不算柔弱,加上当时宣传条件有限,知晓者不多。《IQ博士》中的小芸从来不是loli;就算是《天地无用》中的莎沙美虽然有类loli特征,但在故事中她的定位只是亚重霞的妹妹,不但戏份不多,而且制作群也没去强调其loli特性。
loli在动画界正式出现,loli热潮开始席卷整个ACG界(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游戏Game),大量loli角色,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其中最有名又最受欢迎的是《机动战舰》的星野琉璃,之后的《魔法少女砂沙美》的砂沙美、《魔卡少女樱Card Captor Sakura》中的木之本樱和《To Heart》中的马鲁芝等等也是LOLI代表。 上述五位角色可以说是主导了自1995年来,ACG界的商业生机与其主流市场。在其之后,几乎每部作品都得有个loli,甚至是整部作品充斥着loli。这样子的结果,形成女性角色以往的百花齐放、各展姿态、争奇斗艳的盛况不再。充斥着可爱,随波逐流而没有特色、亦无变化,往往容易单调而乏味。最明显的就是,以前就算有小女孩的角色,也不等于loli;而现在则是只要是小女孩,那就大概是loli了。

初音未来(初音ミク,中文界部分人简称为“初音”)是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2007年8月31日发售,原只可用于Microsoft Windows,2008年3月19日随CrossOver Mac 6.1发表而可用于Mac OS X。
第3个回答  2010-06-07
1.二次元,就是指二维的平面空间,通常用来指动画,漫画,CG,2维游戏等一系列平面的视界产物。 在日本ACG作品当中所指称的“次元”,通常是指作品当中的幻想世界以及其各种要素的集合体。例如,一个规则与秩序与读者现存的世界完全不同,比如说魔法或钢弹所存在的世界,经常被称为“异次元世界”,或简称为“异次元”。 另外,在传统上,以平面的媒体所表现的虚拟角色,如漫画或动画中的人物,因其二维空间的本质,而常被称为“二次元角色”,以有别于现实(三维空间)的人物。但是,以三维电脑图像所制作的角色,因其处于虚拟世界又具有立体性的概念,而被称为“2.5次元角色”。 立体造型的玩偶等物,从本来的定义来说,应该是三次元角色;但因为本身通常基于二次元角色立体化而来,又或者强调其虚拟的本质,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为“2.5次元角色” 基于以上的语源,那些只对于ACG当中登场的虚拟角色抱持兴趣或感情,而对现实中的异性没有兴趣的人,就被戏称为“二次元世界的住人”,情况严重者被戏称为“二次元禁断综合症”。

2.萌 今天很多所谓‘萌’的元素都有包含:千金小姐、运动少女、青梅竹马、御姊、老师,甚至极端点的,还包括校医、护士、OL、人妻、朋友妻等元素。唯独‘萝莉’一项,因为当时‘有害图书整肃运动’而不敢加入,否则其元素会更完整。‘萌’跟‘可爱’不同,基本上是针对‘人’的形容词。在这里先说明,这儿说的‘人’也包含了任何ACG或现实戏剧的角色,不管其是否虚构。‘萌’跟所有只能形容人类的形容词(例如:豁达)一样,是可以应用在文艺作品里的‘角色’上的。举例说,我们都可以说‘令狐冲很豁达’,但不可以说小狗、一枝笔‘很豁达’。同理,我们可以说‘小樱很萌’,但却不能说一只小猫、一只滑鼠‘很萌’。

3.萝莉/Loli:意指"幼女",其生理年龄约为12岁(16岁?)以下之小女孩,源於"lolita"一书。因各人见解不同,现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女孩,其明确之定义为“依据个人观点而认知的小妹妹”

4.萝莉控就是只很喜欢萝莉的人能救叫萝莉控

热衷于某事物或对此事物有异常的偏爱 最常见的是萝莉控.正太控(syotacon).也有人用“空” “con”的音译,“con”是英文complex的简称,直译为“情结”,作为后 缀词根时,有时也可以解释为一种轻度的病态,引申为“具有某种情结的人” ,比如说铁 道控、制服控、眼镜控,萝卜(robot的谐音)控等等。

5 初音未来(初音ミク,中文界部分人简称为“初音”)是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2007年8月31日发售,原只可用于Microsoft Windows,2008年3月19日随CrossOver Mac 6.1发表而可用于Mac OS X。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