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属于哪种茶?

如题所述

“龙珠茶”原名是“虫屎茶”,是桂林的特产。当地老百姓把野藤、茶叶和换香树等枝叶堆放在一起,从而引来许多小黑虫,当这些小黑虫吃完堆在一起的枝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小的粒状虫屎和部分残余茎梗。用筛子筛去残渣,取其虫屎,美名「龙珠」。把它放在锅上炒干,再按蜂蜜:茶叶:虫屎=1:1:5的比例混合后复炒,虫屎茶便炮制而成。

提到“虫屎”,许多人会联想到臭和脏,其实不然,它带高雅的熟香,味浓略显甜,口味醇厚,汤色乌深,别有风味,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反而感到情绪昂扬,思路广开。虫屎茶不但香味好,而且还是健胃的良药,对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有助益。

龙珠茶属绿茶类,早在唐朝就曾以品质优异而闻名成为贡品。与香绸扇、水竹凉席并称为开县“三绝”。

龙珠茶产于山青水秀、绿树葱笼、自然环境优美的重庆市开县敦好镇龙珠村。这样一个优良的产品,其生产地一定有他的特殊性,因为茶叶品质的优劣,与茶树的品种、茶树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让我们进入开县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吧。

龙珠茶原产地位低山岭谷区的温泉北斜东北及东南部,自流井(或白田坝)和须家河组地层所形成的深丘窄谷,并间有嘉陵江组地层的猪背瘠条状中丘深谷地貌,海拔500~1000米,山丘高差在150~170米之间,坡度较缓。

开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但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大,具典型立体气候特点。龙珠茶产区气候状况如下:

1、气温:常年平均气温16.2℃,七月份平均气温26.5℃,一月份平均气温3.8℃,年温差22.7℃,极端最低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37℃,≤0℃日数15.9天,≥35℃日数3.8天,全年无霜期280天,无霜日321天。在茶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茶树在隆冬能正常越多而不受冻害,在炎夏也少有因高温导致生长休止,鲜叶不易纤维化。气温随海拔升高而按0.5~068℃/米递减。≥10℃初日在3月15日、终日在11月20日,全年241日,≤10℃活动积温5090℃,≥20℃积温在3800~4000℃,170天。最适宜茶树生长温度时间长。

2、光照:常年太阳辐射总量10562千卡/平方厘米,稳定通过10℃辐射总量为78.7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461.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5%,常年雾日45天左右,其中3-10月雾日28天以上。在龙珠茶发源地的大茶园年雾日在90多天以上,特别适宜喜温射光的茶树生长,且茶叶品质特别优异。

3、降水:常年降水量1227.6mm,因地形差异,随海拔升高按30-40mm/100mm递增,龙珠茶园年降雨量1340mm。全县降雨科少、夏多,南少、北多,低山少高山多的特点。春、夏、秋降雨量分别占全年降雨量的27.1%、41.3%、27.3%,表现为雨热同季,而且雨日分布较均匀,极有利于茶树采收季节的供水。

4、湿度:常年相对温度80%,春、夏、秋、冬分别为78%、75%、83%、83%,全年≥80%的日数190天,仅冬天有少量干燥天气。据测定,龙珠茶园全年相对湿度达87%,其中春夏之交接近90%。

综上所述,龙珠茶产区气温适宜、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日照适中、雨热同季、土土壤疏松,使茶树生长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属茶树最佳适生区域。

据资料介绍,品饮龙珠茶须用“一大碗水”之水才能品出其真正的韵味。“一大碗水”是位于龙珠茶原产地茶岭的一眼小山泉,泉如大碗小,直径25cm,深18vm,似碗状,随时可舀一碗水,因此而得名。泉水冬不枯竭,夏不盈溢,冬暖夏凉,四季清冽,即使山洪暴发仍是一掬清水,当地人视为“神水” ,可以治许疾病。用“一碗水”沏龙珠茶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据传说,在封建社会,凡是有贵宾到开县,必派专人来此取龙珠茶、舀“一碗水”,招待贵宾。传说是否属,难以稽考。为了宣传发展龙珠茶,1991年4月5日成立“龙珠名茶协会”,当日有地、县茶叶专家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与会者亲自品评了用“一碗水”沏的龙珠茶,无不赞不绝口,开县茶叶老专家、高级农艺师犹绍龙品饮后盛赞道:“汤甘香更浓,饮后口生津,鲜嫩枝叶展,‘一碗水’匹‘龙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