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先进的乒乓球有几种打法流派

如题所述

  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至今,由于规则和器材的不断革新,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式各样的技战术打法流派。乒乓球打法类型可分为快攻、弧圈和削球三大不同打法类型,每个类型打法又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技术类型,如左推右攻、两面攻、两面拉、单面拉等等。同时从这三大类型中还派生出许多中间类型,如快攻结合弧圈球、弧圈球结合快攻、攻削结合和削中反攻等技术类型技术风格。

   然而,相同的打法和相关的技术类型都有共性的风格要求,如快攻打法都要追求“快”;弧圈球打法都要追求“凶与狠”;削球打法都要追求“稳与变”等。这些主要反映它们在乒乓球技术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及战术的运用上追求的侧重点不同,由于侧重点各不相同,不同类型打法体现了不同的技术风格,也在不同年代中产生了许多的乒乓球优秀运动员。

一、快攻类  

  50年代中、远台单面长抽占主导地位,如容国团。
60年代以左推右攻、近台两面攻占主导。中国一大批顶尖选手多是这两种打法,前者如李富荣、徐寅生,后者如庄则栋。与此同时,中台两面攻、中远台单面攻仍占有一席之地,前者如王传耀,后者如日本大多数运动员。
  70年代的左推右攻仍以中国较多,在技术中增加了对付弧圈球的内容,代表人物有许绍发、李景光等。
80年代对付弧圈球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正手盖打、反手推挡的攻夫熟练。代表人物有谢赛克、江嘉良等。
90年代至今的快攻类在技术内容上又有较多的变化:一是正胶打法,保持了过去的正手功夫好,侧身攻好,发球抢攻的特长;二是反手能推,能“直拍横打”,反手位的进攻能力大有提高;三是会倒板发球、拉球等。代表人物有:蔡振华、刘国梁、杨影、马琳、闫森、王皓等。

二、快攻结合弧圈类  
 
   这类打法,包括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及横拍快攻结合弧圈两种打法。其共同特点是站位中近台,以速度为主结合旋转。正手攻和拉弧圈球相结合,快攻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弧圈球是用以进攻的重要技术;弧圈球还用来为进攻开路,被动时并以它相持、过渡、伺机反攻。它的代表名将有:郗恩庭、曹燕华、陈静、邓亚萍、孙晋等。

三、弧圈球结合快攻类 
     
  这类打法,包括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及横拍弧圈球结合快攻两种打法。其共同特点是,站位中近台至中台,以拉弧圈球为得分的主要手段,常以前冲弧圈球代替扣杀,拉出的弧圈球即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强的旋转;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快攻技术。
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以正手拉为主,反手多运用快攻、推挡和反手攻,也重视使用侧身攻和拉后扣杀技术。这类打法,以郭跃华、金泽洙、刘南奎等选手为代表。
横拍弧圈球结合快攻的,有的能两面拉,以正手为主,反手也有一定的旋转,也能快打快拨。这类打法代表人物有: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施拉格、鲍罗斯、孔令辉、王励勤、王楠、刘国正、张怡宁等。

四、削球类

从20年代到50年代,削球打法占据着乒坛的主导地位,到50-60年代,曾经发展为以削为主的打法和逼角反攻的打法两种,匈牙利别尔切克是削球大师,削得非常转。中国队员曾经形象地说:“对付别尔切克的削球,要用起重机才能勉强拉起来。”而匈牙利的西多,则是近台逼角反攻的好手,曾获得过世界男子单打冠军。德国绍勒尔、中国的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都是削球界出类拔萃顶尖高手。

到了70年代,又发展出削球的转与不转结合反攻,包括两面不同性能倒板技术的运用。80年代,削球又发展成为转与不转结合抢攻、拉冲、反攻打法。代表人物陈新华。

90年代,又出现了攻削结合打法,攻球的份量占得很重,如丁松的发球抢攻得分率甚高,反攻、对冲能力强且十分凶狠,削球旋转变化大。到目前我国优秀削球女运动员范瑛有“小丁松”之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