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

文言文倒装
高中文言文倒装
1 有几种倒装句 结构如何
2 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从高中文言文中找出)

文言文常见的倒装句式

文言句子成分的排列形式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宾语前置、定语前置和介宾短语作补语上。下面分别说明。
  一、宾语前置
  宾语的前置包括动词的宾语前置和介词的宾语前置。
  1.动词的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动词"。以下三种情况宾语可以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必定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焉、奚、安、曷"等。如:
  ①何有于我哉?(《论语六则》)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6�1僖公十四年》)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例①"何"是疑问代词,提到了动词"有"前,"何有于我哉"就是"有何于我哉",译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呢?"例②疑问代词"安"提到动词"傅"前,"安傅"就是"傅安",相当于"附在哪儿"。例③"焉"作"置"的宾语,全句译为"把土石放在哪里?"
  这种前置宾语须有两个条件:一是疑问句,二是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缺一不可。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能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毋、无、莫"等。例如:
  ④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⑤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6�1硕鼠》)
  例④中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句子是否定句,"之"指代"官军进城",是动词"觉"的宾语。"不之觉"是"不觉之",译为"不知道官军进城了"。例  ⑤"莫"是表否定的不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莫我肯顾"即是"莫肯顾我",译为"没有谁肯顾念我"。
 (3)利用结构助词,将宾词前置。
  有的句子为了强调宾语,可利用结构助词"之"、"是"等,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例⑥"何陋"作"有"的前置宾语,"之"作标记,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例⑦中,"句读"作"知"的宾语"惑"是"解"的宾语,都是借助"之"提到动词前的。例⑦译为"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结构助词"是"作标志的前置,这种用法保留至今,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等。
  2.介词的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它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介词"的形式。如:
  ⑧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⑨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例⑧译为"(曹刿)问(他),凭什么作战?"这里疑问代词"何"是介词"以"的宾语,"何以"即"以何"的意思。例⑨"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谁"是介词"与"的宾语。
  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有两种格式:
  1.在后置定语的末尾,加结构助词"者",形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10.村中少年 好事 者,驯养一虫。(《促织》)
  中心词+定语+者
  11.求人 可使报秦 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心词+定语+者
  2.在中心词与后置定语之间加进结构助词"之"或"而",形成"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12.马 之 千里 者,-食或尽粟-石。(《马说》)
  中心词+之+定语+者
  13.大阉之乱,缙绅 而 能不易其志 者,四海之大,能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中心词+而十定语十者
  三、介词短语后置
  介词是"以"、"于(乎)"的介宾短语在动词后作补语,今译时却要把它放在谓语前作状语,这种情况称"介宾短语后置"。例如:
  14.屠惧,投以骨。(《狼》)
  1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例14"投以骨"中"以骨"是介宾短语,在动词"投"后作补语。"投(以骨)"应理解为"〔以骨〕投",即"〔把骨头〕投给(狼)"。例15"战(于长勺)"应理解为"〔于长勺〕战",译为"在长勺作战"。
  辨别倒装句的基础是掌握各种句式特点。具体方法有二:
  1.把握倒装句式结构特点,看标记,辨特征。例:
  16.卒然边境有急,数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17.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例16中一是有疑问代词"胡",二是疑问句,则"胡以"应理解为"以胡",译为"用什么"(宾语前置句)。
  例17中"人马溺死者"属"中心语+定语+者"的结构形式,可直接判定为定语后置句。
  2.采取成分分析的方法,明辨句式。例如:
  18.姜民 何 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19.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介宾结构作补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2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个回答  2014-01-02
要看介词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
之 在这里是提宾的标志
铿然有声者 定语后置
所以翻译的时候要翻成:铿然有声的石头
第3个回答  2014-01-02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介宾短语,什么是宾语,什么是定语 如:我坐在床上看着漫画书. 这里,我 是主语 坐在床上 是状语 在床上 是介宾短语 看着 是谓语 漫画 是定语 书 是宾语 介宾短语后置,是将本应放在前面的介宾短语放在了后面,如:囤兵三万于关外.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在关处囤兵三万,这里将其后置.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硕鼠》 又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就是“不欺余”。《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3、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中“自信”应理解为“信自”。 定语后置,定语应该在中心语(被修饰词)之前,后置原因和宾语前置差不多. 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北山年且九十的愚公面山而居.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30853.html?fr=qrl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