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具体是那一天?

是大年三十 还是正月初一?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为年初“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俗称“大年”;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期间,传统风俗丰富多彩,民间谚语有所谓:“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拱拱手。”另外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走亲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阴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在春节的诸多活动中,“二十八贴花花”,就是指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6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但是现在国家法定假日是从大年三十到到初二一共三天,习惯上春节是初一开始算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02
春节是农历新年,日期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2023年春节是公历1月22日。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口头上习惯把春节称为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庆贺新春活动,大多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形式丰富多样,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春节的日期被定为农历正月初一,不过春节期间的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日,从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被视为春节时间。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第3个回答  2013-11-06
是初一,30是除夕,初一才是春节
第4个回答  2023-04-27
春节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一般正月初一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就开始忙过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