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合理施肥

我想要各种作物的需肥特性和怎样进行合理施肥。什么作物都可以,越多越好。谢谢了 高分啊 回答好再加分

“四大农作物”系指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是我国粮豆生产的当家品种,也是我国部分省市的主产品种。

玉米

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纯氮2~4公斤;磷0.7~1.5公斤;钾1.5~4.0公斤。如

果要每667平方米玉米产量达到400公斤,平均每667平方米需施用40~60公斤硫酸铵或等量的其它氮肥;40~60公斤的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量10%~16%)或等量的重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量36%~52%)和钙镁磷肥(有效成分含量12%~16%);6~10公斤硫酸钾(有效成分含量为48%~52%)或氯化钾(有效成分含量为50%~52%)。钾肥也可用草木灰来代替,每667平方米用量为40~60公斤(干灰,无杂质)。

玉米所需要的上述养分含量比例,还因玉米的栽培类型、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

因此,在确定玉米的施肥量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玉米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也有所不同。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缓慢、因此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也小;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明显增多;开花受粉后,营养生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也就大大减少,几乎也处于停滞状态。

大豆

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粒,需纯氮7.0~9.5公斤;纯磷1.3~1.9公

斤;纯钾2.5~3.0公斤。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为1:0.2:0.3。平均每667平方米大豆田需要50~60公斤硫酸铵或等氮量的其它氮肥;40~65公斤过磷酸钙或等磷量的其它磷肥;8~16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如果用草木灰代替钾,每667平方米应施用草木灰100~125公斤(干灰,无杂质)。

大豆苗期需肥少,待到分枝期,所需吸收利用的氮、磷、钾分别为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15%~17.3%;大豆开花以后,氮素供应要充足,但不能过多,一般占全生育期的吸收总量的60%;磷占全生育期的吸收总量的60%。至成熟期,这一时期比较短,磷占全生育期的吸收总量的20%;钾占全生育期的吸收总量的15%左右。

小麦

一般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和相应的茎秆,需从土壤中吸取氮素3公斤左右;磷素1.5公斤左右;钾素3.0~4.0公斤。因此,如果要每667平方米产量达到250~300千克,平均每667平方米需施纯氮7.5~9.0公斤;纯磷3.8~4.5公斤;纯钾7.5~12公斤。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每667平方米的施肥量还要相应增加。

小麦从出苗到三叶期阶段,由于气温低,底土仍在结冻,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在苗期要求施一定数量的速效氮、磷、钾肥;从三叶期到抽穗期,需加施氮肥,并配合磷、钾肥;从抽穗期到成熟期,应维持一定量的氮素营养。

春小麦抽穗以前,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有90%以上的氮、80%以上的磷、90%的钾都是在抽穗前吸收利用的。所以,春小麦的施肥,应掌握在施足底肥和种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

水稻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500公斤,需吸收纯氮6.7~15.8公斤;纯磷3.9~8.1公斤;纯钾9.6~26.7公斤。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为1:0.5:1.5。但在生产实践中,因为栽培地区不同,作物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水稻的吸肥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应高于此需肥量。

因此,如果每667平方米产量要达到400~600公斤,全年总施肥量每667平方米约为40~60公斤硫酸铵(有效含量10%~21%),或等氮量的碳酸氢铵(有效成分含量16.8%~17.5%)或等氮量的氯化铵(有效成分含量22%~25%),或等氮量的尿素(有效成分含量45%~46%)。

水稻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均在抽穗前达到最大值,以抽穗为界限。在此期水稻所需的各种养分中,氮、磷、钾的吸收速度最快,在抽穗前20天就达到最大值。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多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水稻对钾肥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水稻抽穗后基本不需要钾肥。

主要疏菜作物的需肥特性与科学施肥技术
一、茄果类疏菜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1、生育特性与需肥特点 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科以采收果实为产品听一类疏菜,即属喜温性疏菜,又是喜肥性蔬菜。其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其中以茄子的吸肥能力最强,辣档次之,番茄耐肥力较低。全生育期明显分为营养生长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期,即苗期与开花结果期两上阶段。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采取适应措施,科学的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矛盾。这类蔬菜的吸钾量最高,其吸收告元素的比例顺序是K〉N〉P。

2、优质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1)注重苗期的养供应 茄果类蔬菜幼苗期的养分供应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这类蔬菜的花芽分化都是在幼苗期,幼苗的生长好坏,直接影响到早熟性和产量,乃至产品的品质。

幼苗所需要的养分主要通过育苗的床土与基质来供应。床土或其他育苗用基质应要求疏松、肥沃、透气与保水、保肥性能强。一般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熟化肥沃的菜园土混合、过筛,其中加入适量的磷、钾肥和氮肥。

苗期一般不予追肥,但因育苗床土肥力不足或幼苗生长势很弱,可适当追肥1—2次,以速效氮肥为主,如稀薄的人粪尿等,亦可以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0.2%~0.3%硝酸钾、尿素。

(2)重施基肥 茄果类蔬菜的生长期长,而且在定植大田之后,相当长的时间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即一边枝叶长,一边开花结果,需要不断地供应养分,因此,在幼苗定植之前,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以保证全生育期中的养分供应。基肥用量约占全施肥量的50%~60%,且以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以磷、钾肥,每亩可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氯化钾15~20千克,菜田肥力太薄或苗情很弱的田块,可适当增加速效氮肥做面肥,但以腐熟的人粪尿最适宜。基肥要充分腐熟,并分层施用,各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碗肥可沟施或穴施以提高肥效。

(3)分次追肥 茄果类蔬菜是不断结果分期采收的蔬菜,开始着果以后,对养分的需要量即不断增加,至盛果期的养分的需要量最大,通过分次追肥可以及时保证供应。一般在定植活棵后追2~4次发棵肥,开花结果期,结合采收,重施追肥3~5次,盛果期要重施追肥,防止早衰。

二、瓜类蔬菜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1、生育特性与玩需肥特点 瓜类蔬菜包括黄瓜、南瓜、冬私、瓠瓜、丝瓜、苦瓜等葫芦科中以采收嫩果或老熟果为产品器官的一类蔬菜。

每生产1000千克瓜类作物的果实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黄瓜吸N2.8~3.2千克,P2O50.8~1.3千克,K2O3.6~4.4千克;冬瓜吸N1.3~2.8千克,P2O50.6~1.2千克,K2O1.5~3.0千克。

2、优质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1)苗期适当的养分供应培育壮苗 瓜类作物的育苗期短,但花分化仍在苗期,因此,幼苗期的养分供应,对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以及熟性与产量都有影响。要选肥沃疏松的菜园土,本以腐熟的厩肥和少量磷、钾肥作床土育苗,以利培育壮苗。

(2)根据不同的瓜类作物的需肥特点,施肥基肥和追肥瓜类作物的生育期长,亦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不断结果分期采收的作物,但不同的瓜类作物期结果习性和需肥特性亦见明显差异,因此,基肥和追肥的使用上应区别对待。

黄瓜的果型小,结果早,结瓜多,在产品的产量构成上属果数型的瓜类。一般营养器官长到一定大小时即进入营养生长与生长并进阶段,其持续时间长,不断着生雌花,不断结果,不断采收,需要持续不断地供应养分。每生产1000千克黄瓜,要吸收N2.8千克,P2O50.9千克,K2O9.9千克,但黄瓜的根系浅吸肥力弱,根系不耐高浓度的土壤环境,且又喜硝态氮肥,所以,黄瓜的施肥原则是基肥,追肥并重,即在适量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采收多次追肥,少吃多餐。

蔬菜作物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等)此类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比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等)要高的多,土壤每种植一季要带走大量的养分,如不及时补充,土壤养分势必失去平衡,导致肥力下降。

蔬菜作物施肥

蔬菜品种多、产量高、菜园肥沃、施肥量大,既要求高产,也重视优质。所以,蔬菜作物除需要较多的N、P、K元素,还需补充中微量元素。大白菜、番茄、黄瓜是常见的蔬菜品种,大白菜属叶菜类,番茄和黄瓜属非叶菜类,在营养特点和施肥方面具有代表性。

1、大白菜
大白菜以营养体为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因此,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在数量上和成分上都很高。大白菜对氮肥最敏感,缺少氮素生产缓慢,叶小而薄,颜色黄绿,莲座小,叶球不充实。但氮肥过多,与磷、钾的施用量不平衡,也会影响幼叶的分化和养分的运输,不仅对叶球形成不利,而且抗病能力降低。

(1) 养分配比
每生产1000kg大白菜约需要N 1.8kg、P2O5 0.81kg、K2O 3.7kg,其比例为1:0.45:2.1。
大白菜苗期吸收的养分不到养分吸收总量的1%,而60~70%的养分都在结球期吸收。由此可见,大白菜后期营养供应非常重要。

大白菜较合理施肥的养分比例m(N):m(P2O5):m(K2O))为1:0.3~0.4:0.7~0.8,平均为1:0.35:0.75。如果NPK复混肥料养分含量31%(15-5-11),每公顷用量750~1200kg为宜。

大白菜生育期缺钙常造成叶缘腐烂或叶球中心枯黄,出现"干烧心"现象。缺硼时,在生长盛期叶柄内侧组织木栓化,颜色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片周边枯死,结球不良。土壤缺钙或缺硼时,还需增施中微量元素和硼。

(2) 施肥技术
大白菜的肥料用量分配,基肥和结球初期约各点40%,余下的20%作提苗肥或莲座期肥。基肥一般是铺施(均匀的撒施在地表),铺施后浅翻、耙平再做畦。有机肥均作基肥施入。钙和硼以喷施为主,一般用0.1%~0.2%浓度的硼砂水溶液,0.5%~0.8%浓度的硝酸钙水溶液,喷施2~3次。大白菜用氮素多,应少用氯化铵作氮源,避免氯离子过量而烧苗或影响品质。

2、番 茄
番茄根系发达,在土层中分面广而深,吸收水肥能力强,并有一定的耐旱、耐肥的能力。番茄吸钾量最高,其次为氮,最低为磷。NPK配合施用还可以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含量。

(1) 养分配比
每生产1000kg番茄大约需吸收N 2.5kg、P2O5 0.65kg、K2O 4.5kg,其比例为:0.26:1.8。番茄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量随植株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在幼苗期以吸收氮素为主,随着茎的增粗和增长对磷钾的需求量增加。在结果初期,氮在3种主要营养元素(NPK)中占50%,钾只占32%,进入结果盛期和开始收获时,氮则占36%,钾占50%。
番茄较合理施肥的养分比例m(N):m(P2O5):m(K2O)为1:0.4~0.6:1~1.2,平均为1:0.5:1.1。如果施用养分含量为32%的NPK复混肥(12-6-14),
每公顷用量900~1500kg为宜。番茄畸形果的出现与番茄花芽分化时遇到低温有直接关系。但是氮肥过多,植物生长过旺,尤其是育苗期间多肥、多湿,茎秆生长过粗,也是产生畸形果的诱因。此外,高温干旱季节,果实出现"脐腐病"与钙营养不足有密切关系。

(2) 施肥技术
番茄的主要施肥期:定植前施肥、催苗肥、促果肥和盛果期追肥(2~3次)。肥料的大致分配,定植前施肥用全部的农家肥和复混肥用量的20%,复混肥用量的30%用作催苗肥或促果肥,复混肥用量的50%用作盛果期追肥。此外,还可以结合打药喷施0.3%~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0.5%~0.8%硝酸钙,喷施2~3次。对保持后期产量和减少果实病害有益。氯化作氮源应少用或不用,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和优质。

3、黄 瓜
黄瓜根系浅,分布稀疏,吸收能力不强,抗逆性较差,断根后不易再生,因此,对水肥要求比较严格。黄瓜适于在肥沃的砂壤或粘壤土上生长,喜腐熟的农家肥,所以,深耕重施腐熟的农家肥地培根壮蔓的基础。

(1) 养分配比
每生产1吨黄瓜果实大约吸收N 2.8~3.2kg、P2O5 0.8~1.3kg、K2O 3.6~4.4kg、CaO 2.3~3.8kg、MgO 0.6~0.7kg,m(N):m(P2O5):m(K2O)约为1:0.36:1.3。在每公顷生产黄瓜60吨左右的情况下,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如下表所示:

黄瓜较合理施肥的养分比例约为1:0.6:1。如果NPK复混肥养分含量34%(13-8-13),每公顷用量 1200~1800kg为宜。氮磷钾充足但钙不足或钙运转受阻,易形成肩性果,即果实成弓背状;氮钾不足时易产生粗尾果;硼供应不足易产生蜂腰果,所以还要注意补充钙、硼元素的不足。

(2) 施肥技术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定植到结瓜时,吸收的养分除磷的吸收量较大外,对氮钾的吸收量不到总吸收量的20%,而50%的养分是在进入盛果期以后吸收的。而且黄瓜需分期采收,养分随果实带走,所以需不断补充营养,进行多次追肥。

黄瓜的主要施肥期:定植前施基肥、促苗肥、促瓜肥、盛瓜期追肥(4~6次)。定植前可在畦内按行开沟,深、宽各30cm,铺施有机肥和复混肥用量的 20%作基肥,复混肥用量的15%作促苗肥(随浇苗水)或促瓜肥(行间开沟),复混肥用量的65%用作盛瓜期追肥(条施或穴施,7~10天追1次)。为了补充磷钾营养,在盛瓜期结合打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2~3次,0.2%的硝酸钙和0.1%的硼砂2~3次,可以提高产量,防止瓜秧早衰和减少畸形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5
1、大白菜
大白菜以营养体为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因此,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在数量上和成分上都很高。大白菜对氮肥最敏感,缺少氮素生产缓慢,叶小而薄,颜色黄绿,莲座小,叶球不充实。但氮肥过多,与磷、钾的施用量不平衡,也会影响幼叶的分化和养分的运输,不仅对叶球形成不利,而且抗病能力降低。

(1) 养分配比
每生产1000kg大白菜约需要N 1.8kg、P2O5 0.81kg、K2O 3.7kg,其比例为1:0.45:2.1。
大白菜苗期吸收的养分不到养分吸收总量的1%,而60~70%的养分都在结球期吸收。由此可见,大白菜后期营养供应非常重要。

大白菜较合理施肥的养分比例m(N):m(P2O5):m(K2O))为1:0.3~0.4:0.7~0.8,平均为1:0.35:0.75。如果NPK复混肥料养分含量31%(15-5-11),每公顷用量750~1200kg为宜。

大白菜生育期缺钙常造成叶缘腐烂或叶球中心枯黄,出现"干烧心"现象。缺硼时,在生长盛期叶柄内侧组织木栓化,颜色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片周边枯死,结球不良。土壤缺钙或缺硼时,还需增施中微量元素和硼。

(2) 施肥技术
大白菜的肥料用量分配,基肥和结球初期约各点40%,余下的20%作提苗肥或莲座期肥。基肥一般是铺施(均匀的撒施在地表),铺施后浅翻、耙平再做畦。有机肥均作基肥施入。钙和硼以喷施为主,一般用0.1%~0.2%浓度的硼砂水溶液,0.5%~0.8%浓度的硝酸钙水溶液,喷施2~3次。大白菜用氮素多,应少用氯化铵作氮源,避免氯离子过量而烧苗或影响品质。

2、番 茄
番茄根系发达,在土层中分面广而深,吸收水肥能力强,并有一定的耐旱、耐肥的能力。番茄吸钾量最高,其次为氮,最低为磷。NPK配合施用还可以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含量。

(1) 养分配比
每生产1000kg番茄大约需吸收N 2.5kg、P2O5 0.65kg、K2O 4.5kg,其比例为:0.26:1.8。番茄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量随植株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在幼苗期以吸收氮素为主,随着茎的增粗和增长对磷钾的需求量增加。在结果初期,氮在3种主要营养元素(NPK)中占50%,钾只占32%,进入结果盛期和开始收获时,氮则占36%,钾占50%。
番茄较合理施肥的养分比例m(N):m(P2O5):m(K2O)为1:0.4~0.6:1~1.2,平均为1:0.5:1.1。如果施用养分含量为32%的NPK复混肥(12-6-14),
每公顷用量900~1500kg为宜。番茄畸形果的出现与番茄花芽分化时遇到低温有直接关系。但是氮肥过多,植物生长过旺,尤其是育苗期间多肥、多湿,茎秆生长过粗,也是产生畸形果的诱因。此外,高温干旱季节,果实出现"脐腐病"与钙营养不足有密切关系。

(2) 施肥技术
番茄的主要施肥期:定植前施肥、催苗肥、促果肥和盛果期追肥(2~3次)。肥料的大致分配,定植前施肥用全部的农家肥和复混肥用量的20%,复混肥用量的30%用作催苗肥或促果肥,复混肥用量的50%用作盛果期追肥。此外,还可以结合打药喷施0.3%~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0.5%~0.8%硝酸钙,喷施2~3次。对保持后期产量和减少果实病害有益。氯化作氮源应少用或不用,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和优质。

3、黄 瓜
黄瓜根系浅,分布稀疏,吸收能力不强,抗逆性较差,断根后不易再生,因此,对水肥要求比较严格。黄瓜适于在肥沃的砂壤或粘壤土上生长,喜腐熟的农家肥,所以,深耕重施腐熟的农家肥地培根壮蔓的基础。

(1) 养分配比
每生产1吨黄瓜果实大约吸收N 2.8~3.2kg、P2O5 0.8~1.3kg、K2O 3.6~4.4kg、CaO 2.3~3.8kg、MgO 0.6~0.7kg,m(N):m(P2O5):m(K2O)约为1:0.36:1.3。在每公顷生产黄瓜60吨左右的情况下,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如下表所示:

黄瓜较合理施肥的养分比例约为1:0.6:1。如果NPK复混肥养分含量34%(13-8-13),每公顷用量 1200~1800kg为宜。氮磷钾充足但钙不足或钙运转受阻,易形成肩性果,即果实成弓背状;氮钾不足时易产生粗尾果;硼供应不足易产生蜂腰果,所以还要注意补充钙、硼元素的不足。

(2) 施肥技术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定植到结瓜时,吸收的养分除磷的吸收量较大外,对氮钾的吸收量不到总吸收量的20%,而50%的养分是在进入盛果期以后吸收的。而且黄瓜需分期采收,养分随果实带走,所以需不断补充营养,进行多次追肥。

黄瓜的主要施肥期:定植前施基肥、促苗肥、促瓜肥、盛瓜期追肥(4~6次)。定植前可在畦内按行开沟,深、宽各30cm,铺施有机肥和复混肥用量的 20%作基肥,复混肥用量的15%作促苗肥(随浇苗水)或促瓜肥(行间开沟),复混肥用量的65%用作盛瓜期追肥(条施或穴施,7~10天追1次)。为了补充磷钾营养,在盛瓜期结合打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2~3次,0.2%的硝酸钙和0.1%的硼砂2~3次,可以提高产量,防止瓜秧早衰和减少畸形果。
第2个回答  2010-06-14
生产100公斤经济产量需肥量
————————————————————————————

作物 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高梁 红苕 洋芋 棉花 油菜 番茄
——————————————————————————————————
成分

氮肥 2.2 3.0 4.0 5.5 3.5 0.42 0.55 5.5 7.8 0.45

磷肥 1.2 1.25 1.4 1.8 2.2 0.18 0.22 2.5 2.8 0.5

钾肥 2.7 2.50 5.5 2.5 3.8 0.62 1.20 4.5 7.0 0.5
第3个回答  2019-02-22

合理施肥就是要求施肥能达到下列三方面的目的:①施肥能使作物获得高产和优质;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③改善土壤条件为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基础,即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10-06-15
加我,我详细讲给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