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法家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方略

如题所述

儒家以“天理”求功名,领悟本体的内在运动,符合“天理”的规范作为行动指南。“仁”即“大我”的胸怀,“义”即“大我”的关系,“礼”即“大我”的秩序,“智”即“大我”的功能,“信”即“大我”的准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五常并不是儒家从现实需要中杜选出来的,而是对社会秩序的本真领悟,是人伦关系的自然发现。

法家以“经验”求事业,寻找社会运动的客观关系。在自然中,一切都以力的原则和因果性联系处在统一性中。好利、多欲、纵情是人生而有之的人性,以利相挟,因势利导,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把人们引导到耕战和强国之路。法律是最有权威的奖罚手段,是规范人们行动和决定人们命运的有力武器。

从人这个角度来看,道家认为,人是“道”的本性的显露,人是自由的。人在社会中之所以不自由,由于他们的贪欲太多,而欲念得不到满足,反而增加烦恼。人只有反朴归真,无欲无争,一切顺其自然,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逍遥自在。“无欲而无不得”,“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人是伦理的体现,是处在人伦关系中。你是在父的位置上,你就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你是处在臣的位置上,你就要尽到做臣子的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行动的规范,要用行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任性,约束自己并不是为了得到好处,而是做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法家认为,人是私利的动物,人人都有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人人都有声、色愉快和安逸的生理欲望,自私是人的本性,要抓住人们趋利避害,欺软怕硬的心理,因势利导,把他们引向正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7
儒家主张仁爱,以仁治国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制,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
第2个回答  2013-11-07
儒家以礼治国道家顺应自然 讲求无为法家提出用法律管理人民
第3个回答  2013-11-07
儒家:仁治道家:无为而治法家:法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