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率与像素是有直接关系的,但与画质不能划上等号,原理如下:
像素是数字图像中的最小单位,一张图片由一颗颗像素组成,一台1800万像素的相机就说明其感光传感器上具备了1800万个感光像素点,生成的图片就是1800万像素的图片。而图片在电脑中如果只用像素数量来表示,就显得有点抽象,所以人们就用长边和宽边包含的像素数量来表示,比如一张1800万像素的图片长边有5184列像素,宽边有3456排像素,那么这张图片就表示为5184X3456分辨率,相乘可得出17915904个像素(约等于1800万个像素)。
所以一张图片在电脑中的叫法都是以几X几的分辨率来称呼,而在相机中就直接叫XX万像素。
画质方面,由宽容度、锐度、饱和度、细腻度等标准来评判,目前的相机(或手机)已经在机内把锐度和饱和度后期处理了,一般人较难看出是传感器原有的画质还是后期处理得到的,所以最容易判断的就剩宽容度和细腻度。
宽容度一般指灰阶宽容度,就是画面最亮与最暗的比值,通常数码相机灰阶宽容度都比较低,人眼看上去还不算刺眼的亮度,在数码相机上就已经过曝了,人眼看上去还不算很暗的环境,在数码相机上就已经漆黑一片了,这就是灰阶宽容度不够的表现,通常专业单反相机的灰阶宽容度要高一些,而傻瓜机和手机的宽容度就比较低了,高光与暗部的细节很难同时得到。另外单反相机得到的图片保留的信息较多,后期调整的空间比较大,在RAW格式下很容易把过曝的区域拉回正常亮度,把“消失”的细节显示出来,而手机傻瓜机这方面就差很多,基本没有太多调整挽救空间。
细腻度方面,收像素数量决定,2000万像素会比1300万像素细腻一些,但像素数量需要传感器尺寸来支持,如果传感器尺寸不变或太小,那么越多的像素数量就会把像素颗粒挤得越小,感光性能就会越差,在较暗的环境下常常得到一堆噪点或伪色,所以像素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除非像单反那样采用大尺寸传感器,使像素单颗粒面积变大,容纳多一些的像素也不会牺牲太多感光性能。
综上所述,判断画质是多方面的,单一参数的“强悍”不能做为画质最终评判标准,反而会成为噱头般的存在,用户需要擦亮眼睛才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