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姓秦?

叫嬴政吧?

秦始皇不姓秦。
在秦始皇生活的年代,贵族男子的姓与我们现代的姓不是一个概念。那时的姓是血缘族群的一种徽标,并不体现在名字里面。秦始皇家族的姓是“嬴”,但他的名字不是“嬴政”,因为当时的男子称氏不称姓,只有女子的名字里才会有姓而且置于名后。应该体现在秦始皇名字里的那个氏,应该是“赵”,因为秦国公室属于嬴姓赵氏。所以秦始皇真正的全名是“赵政”。距离先秦时代最近的汉朝,最为了解三代时期姓氏法则,所以汉代的史书和文献在记述秦始皇时均以“赵政”称之。
“秦始皇”这个称号里的“秦”只是国号,与“唐太宗”“明太祖”里的“唐、明”性质一样,并非表示他的姓或氏是“秦”。而且秦始皇自己的后代在他死后被胡亥屠杀殆尽,而胡亥自己及家人也被诛灭,所以秦始皇是不幸被绝了后的。秦国公族另有一部分改以秦为氏是发生在秦朝灭亡之后,为了追念先祖伟业故国荣光,这些人改以国号“秦”为氏。“秦自颛顼后,子婴既灭,支庶以为秦氏”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既然“秦”姓始于秦朝灭亡后,那么所有的秦王都不可能以秦为姓氏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9
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被拥立为秦王。八年后(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历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公元前230~221年,历经10年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等诸侯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还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以秦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并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驰道,还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嬴政在执政时,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又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此外,他还兴师动众,五次远途出巡,逢山刻石,以示不朽之功,又下令焚书坑儒。这些作为大幅度摧残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严重社会危机。秦始皇去世才1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王朝仅存在15个春秋,就土崩瓦角、灰飞烟灭。 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秦朝 始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又称秦始皇帝。嬴姓,赵氏,名政(正),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之赵政(赵正)、秦王政为妥,但后世多称之嬴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29
嬴姓,赵氏,名政(正),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之赵政(赵正)、秦王政为妥,但后世多称之嬴政。因为国号是秦,他希望他的皇位能传承万代,自号始皇帝,故称秦始皇。就跟什么唐太宗,明成祖之类的是一样的。
第4个回答  2021-08-26
每次看到关于秦国宗室姓氏问题的争论,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后周世宗的境遇。
人们总认为后周世宗的名字是“柴荣”,甚至某些官史也说他“姓柴氏”。然而,后周世宗真正的姓氏应该是“郭”,因为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郭威自己的儿子被政敌杀害后,将内侄柴荣认为养子并授其大统传其皇位。虽然郭荣身上流淌的完完全全是柴氏的血脉,但从宗法制度上讲,只要他与郭威之间达成了收养协议,完成了相关程序,形成了收养事实,那么他就是郭威的后代,不能再姓柴了。如果他不叫郭荣他就没有资格继承后周皇位。
郭家天下的皇帝当然要姓郭,这一点在当时和宋代初期都是没有疑问的,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伊始就下了一道诏书:“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高阳而宗尧……岂忘旧君之礼。其周朝嵩、庆二陵及六庙……命周宗正卿郭玘行礼。”确认后周是郭氏天下,可见周世宗确实是姓郭。宋初成书的《周世宗实录》、《旧五代史》等史籍里也是如此记载的:《旧五代史·周书·世宗本纪一》: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新五代史·周世宗本纪》:“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何谓“本姓”,就是本来的姓,原先的姓。介绍周世宗时说他本来姓柴,言下之意现在不姓柴而是姓郭了。如果一个人从未改姓,还要特地说他本来姓什么不是多此一举吗?
周世宗变回“柴荣”是发生在北宋中期的事情。因为北宋皇帝之间也发生了过继收养的问题,而新皇帝不想承认老皇帝是自己的爸爸,于是把周世宗改姓这件事又扒出来涂抹一番,把郭荣改成柴荣,为自己不认老皇帝为父树个先例。从此后郭荣就成了柴荣,甚至他的后代也都恢复成了柴氏,所以就有了什么小旋风柴进啊,其实都应该是“郭进”。
综上可见,周世宗过继后又改回原姓其实就是个伪史,只不过因为官方参与做假导致受到蒙蔽的人数非常多,但事实是变不了的,只要稍微了解点历史明白点道理的人都知道周世宗只能叫郭荣。
现在再来说秦国宗室。为什么把秦国宗室与周世宗相担并论呢?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被过继给别人跟别人姓了,然后做了君主帝王,后世有人又想把他们的姓再改掉。
但秦国的事比后周又有两点不同,那就是秦所处的年代太早,那时的姓氏制度与后周不同,就是姓氏并立。第二点就是非子是造父的侄孙,属于同族过继,不像周世宗与郭威之间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姓氏并立这事,进入汉代之后就不再有了,现代人更是99%不清楚怎么回事。反正几句话也说不清来龙去脉,大家只要知道周秦时代姓氏并立,当时的姓不是现在的姓,氏才是现在的姓。当时的姓其实是族名,所谓嬴姓家族就是嬴部落。氏才是部落里各个家庭的名号,后来改叫成“姓”。秦国的开基始祖叫非子,他的祖先属于嬴部族,所以非子姓嬴。西周时期嬴姓的宗主是造父的家族,属于贵族,以赵为氏。非子的家族则因为奴隶身份而一直没有氏。造父本来只是非子的远房叔祖,都是嬴姓,这是他们各自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互相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事情后来起了变化,造父这一脉从他的曾祖孟增开始就是周天子的近臣,到了造父自己更是与天子周穆王关系亲密得一塌糊涂,后来因战功被赐封赵城形成了赵氏。与此同时,非子的祖上四五代人却因为历史原因一直在当奴隶,直到造父出手相助才把非子的祖父和父亲从囚牢里解救出来。也因为这个原因,非子家族这一脉就开始依附于赵家并认造父为祖(过继到赵家)成为赵氏成员。
如果非子这一家后来一直没有什么出息世世代代跟着宗主过日子,在大家眼里他就应该是“赵某某”,没有什么值得是是非非的。但问题是非子的后人发达了,并且不是一般的发达,他们建立了秦朝,甚至一统天下!于是他们的身世就受到格外的关注。很多秦粉刨根究底后发现叱咤天下的大秦原来竟然出身低微到连自己的氏都没有,搞了半天姓的“赵”还是从亲戚家“蹭”来的,未免有点诧异和失落,哈秦族更是受到严重的心理冲击,造成极大心理落差。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希望找补回来一点慰藉。于是“秦国不姓赵”,“秦国姓秦”,“秦国姓嬴无氏”,“秦国嬴氏”,“秦始皇叫嬴政”,“秦始皇姓赵只是临时的”之类各种言论纷纷出笼。这些腔调虽然七嘴八舌自相矛盾但核心却很一致,那就是秦国应该有自己的氏,氏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氏赵,因为赵氏是造父创立的他们也明白夺不去,那就让非子创立自己的氏或干脆退回到祖先的姓不要氏,这就是他们的思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枉顾史实,无视宗法编造出非子立氏和始皇改姓的故事,捎带手还在非子和公伯的名号前面加上“秦”字时刻挂在嘴边,心心念念要把杜撰的故事灌输到普众脑中形成既定事实。
让秦国姓秦或只姓嬴不氏赵的行为与让周世宗姓柴的行为是一样的,都是否认和篡改过继的事实,都是获利后又想拼弃曾经投靠的恩主。并且这两者是都是后世吃瓜群众所为,当事人自己并没有做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