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吸音和隔音的区别?

现在装修越来越注重声音污染,那么在装修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区别吸音和隔音,以便选择合适的方案?

吸音和隔音的区别:

1,隔音材料比较厚重,吸音材料较轻。

2,隔音是屏蔽声能的,隔音比较好;吸音主要是声波衰减或被吸收 ,吸声好隔音低。

隔音即隔声,是用隔声结构如隔声窗、隔声门、隔声屏、隔声室、隔声单、隔声墙、轻质复合结构等把声能屏蔽,从而降低噪声声辐射危害。在室内、室外均可采用,如轻轨、公路的两侧隔声屏,车间内部隔声屏,建筑用隔声门等。

吸音是指声音进入多孔材料或引起可弯曲变形的板振动后,声能转化为热能的效应。任何材料对入射声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吸声能力,平均吸声系数超过0.2的材料才称为吸声材料。多孔吸声材料吸声频率的特性是:中高频吸声系数较大,低频吸声系数较小。

扩展资料:

隔音对于一个建筑空间,它的围蔽结构受到外部声场的作用或直接受到物体撞击而发生振动,就会向建筑空间辐射声能,于是空间外部的声音通过围蔽结构传到建筑空间中来,这叫做“传声”。

传进来的声能总是或多或少地小于外部的声音或撞击的能量,所以说围蔽结构隔绝了一部分作用于它的声能,这叫做“隔声”。传声和隔声只是一种现象从两种不同角度得出的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

围蔽结构隔绝的若是外部空间声场的声能,称为“空气声隔绝”;若是使撞击的能量辐射到建筑空间中的声能有所减少,称为“固体声或撞击声隔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隔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3

1、声学原理上不同:

吸音是指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将入射的声能吸收消耗掉,减少反射声,从而降低容积内噪声。

隔音,则是利用隔声结构将声音隔挡,减弱噪声的传递,使噪声环境与需要安静的环境分隔开,如降噪箱、隔声间、隔声屏等就是常用的隔声装置。已达到保证室内环境的私密性,降低外界声音的影响。

2、着眼点不同:

吸音所注意的是在屏障侧反射回来的声能的大小,反射声越小则衣示吸声效果越好。

隔音所注意的是在屏障的另一侧透过的声能的多少,透过声能越小则隔声效果越好。吸声材料的特有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缩短、调整室内混响时间的能力上,这是任何别的材料代替不了的。

3、所用的材料不同:

吸音多用一些膨松多孔的材料,而隔音则使用密实而不透气的材料。

扩展资料:

任何材料对入射声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吸声能力,平均吸声系数超过0.2的材料才称为吸声材料。多孔吸声材料吸声频率的特性是:中高频吸声系数较大,低频吸声系数较小。

声波通过媒质或遇到物质表面时,声能降低的过程。吸音一般用吸声系数来表征,测试材料吸音的方法有混响室法和声阻抗管法。前者多用于工程上,后者多用于实验室测试研究。

通过混响室测出的吸声系数a5,式中,V为混响室体积,m3;S为试样面积,m2;C为空气中声速,m/s;T60-1,T60-2分别为空室和放入试样后混响室的混响时间。

隔声结构:

复杂的隔声构件由一些单层构件组成,它在隔声机理上有单层构件的特性,同时又有各种单层构件综合的特性。

1、双层构件

两个互不连接的单层构件之间有空气层的构件。空气层起着缓冲的弹性作用,但也能引起两层构件的共振。因此,双层构件的隔声量并非两层构件隔声量的叠加。

如在空气层中加填多孔性吸声材料,则可减少共振而提高构件的隔声量。因空气层而增加的隔声量在一定范围内同空气层厚度成正比。通常,双层墙比同样重量的单层墙可增加隔声量5分贝左右。

2、轻型墙

使用的轻墙板有纸面石膏板、圆孔珍珠岩石膏板和加气混凝土板等,单位面积质量大约为十几公斤至几十公斤。240毫米厚的砖墙每平方米为530公斤。按照质量定律,轻墙板是不能满足隔声要求的。

因此,要把双层板材隔离开形成空气层,或在空气层中加填吸声材料,或采用不同厚度或劲度的板材使其具有不同的吻合频率,以提高轻墙的隔声量。表列有不同层数的纸面石膏板在有无填充材料情况下,不同频带的隔声改善值。

3、隔声门窗

门窗结构质量轻,而且有缝隙,因此隔声能力不如墙壁。对于隔声要求较高的门(隔声量为30~50分贝),可以采用构造简单的钢筋混凝土门扇。但通常是采用复合结构的门扇。这种结构的阻抗变化能提高隔声能力。

密封缝隙也是保证门窗隔声能力的重要措施。用工业毡做密封材料较乳胶条为佳,尤其是对高频噪声。对隔声要求较高的窗,窗玻璃要有足够的厚度(6~10毫米),至少有两层。两层玻璃不应平行,以免引起共振,降低隔声效果。

玻璃和窗框、窗框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要封严。在两层玻璃窗之间的周边,应布置强吸声材料,以增加隔声量。在构造上要便于洗擦。图5是各种隔音窗的隔声特性曲线图。为了避免窗玻璃之间产生吻合效应,隔声窗的双层玻璃应有不同的厚度,否则,在临界频率fc处隔声值将出现低谷。

4、声锁

要使门具有较高的隔声能力,可设置“声锁”,即在两道门之间的空间(门斗)内布置强吸声材料。这种措施的隔声能力有时相当于两道门的隔声量。为便于开闭,门扇的重量不宜过大。

5、组合墙

组合墙是有门或窗的墙。它的隔声量通常要比无门窗的墙低些。因此,不能单纯提高墙的隔声能力。在设计时,应按照“等隔声量”即τw·Sw=τd·Sd的设计原则进行。

式中τw和τd分别为平墙和门的透射系数,Sw和Sd为墙和门的面积。即Rw=10 lg(Sw/Sd)×(1/τd)=Rd+10 lg(Sw/Sd)分贝。从上式可知,墙的隔声量只要比门高10分贝左右即可。

在以上各种隔声构件的构造内部使用吸声材料,是利用吸声的特性来增加构件的隔声量。隔声和吸声的本质区别不应混淆。

隔声是隔离噪声的传播,尽可能使入射声波反射回去,隔声材料愈沉重密实,隔声性能愈好;吸声是尽可能多地吸收入射声波,让声波透入材料内部而把声能消耗掉,因而一般是多孔性的疏松材料。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隔声百度百科--吸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2

主要区别如下:

1、消除噪音的方式不同。吸音是吸收入射声波,让声波吸入材料内部而把声能消耗掉;隔声是隔离噪声的传播,尽可能使入射声波反射回去。

2、应用范围不同。隔音在室内、室外均可采用,室内如隔声窗、隔声门、隔声屏、隔声室、隔声单、隔声墙等,室外如轻轨、公路的两侧隔声屏等。吸音多应用于电影院、剧场和KTV歌厅等娱乐场所。

扩展资料

隔声和吸声的本质区别不应混淆。隔声是隔离噪声的传播,尽可能使入射声波反射回去,隔声材料愈沉重密实,隔声性能愈好;吸声是尽可能多地吸收入射声波,让声波透入材料内部而把声能消耗掉,因而一般是多孔性的疏松材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隔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21

1、声学原理上不同:

吸音是指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将入射的声能吸收消耗掉,减少反射声,从而降低容积内噪声。

隔音,则是利用隔声结构将声音隔挡,减弱噪声的传递,使噪声环境与需要安静的环境分隔开,如降噪箱、隔声间、隔声屏等就是常用的隔声装置。已达到保证室内环境的私密性,降低外界声音的影响。

2、着眼点不同:

吸音所注意的是在屏障侧反射回来的声能的大小,反射声越小则衣示吸声效果越好。

隔音所注意的是在屏障的另一侧透过的声能的多少,透过声能越小则隔声效果越好。在具体应用中,利用隔声材料或隔声构造隔绝噪声的效果比采用吸声材料的降噪效果要高得多。但是吸声材料的特有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缩短、调整室内混响时间的能力上,这是任何别的材料代替不了的。

3、所用的材料不同:

吸音多用一些膨松多孔的材料,隔音则使用密实而不透气的材料。

扩展资料

隔音棉的优缺点:

隔音棉的优点很多,除了可以有效的隔音以外还可以有隔热和防潮的功能,它的使用寿命很长,因为都是直接钉在墙上,或是塞在龙骨里的,所以不存在脱落的现象。隔音棉还有阻燃的作用,它的难燃率达到了B1级。由于隔音棉很轻,所以施工起来比较轻便,还可以二次使用。

隔音棉的原材料是采用石棉制作而成的。石棉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因为它的纤维很细,吸入后容易引起一系列肺部的疾病,而且它有一定的潜伏期,会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再爆发出来,这个潜伏的时间可能长达一二十年。

在日本,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有装隔音棉。前两年,因为隔音棉导致人生病的案例特别多,特别是安装隔音棉的工人占了一大部分。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对隔音棉的使用进行限制,而是将拆下来的隔音棉在垃圾分类时直接分为污染材料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隔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23

1、声学原理不同

吸音是指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将入射的声能吸收消耗掉,减少反射声,从而降低容积内噪声。

隔音是利用隔声结构将声音隔挡,减弱噪声的传递,使噪声环境与需要安静的环境分隔开达到保证室内环境的私密性,降低外界声音的影响。

2、着眼点不同

吸音注重的是在屏障侧反射回来的声能的大小,反射声越小则衣示吸声效果越好。

隔音注重的是在屏障的另一侧透过的声能的多少,透过声能越小则隔声效果越好。。

3、所用的材料不同

吸音多用一些膨松多孔的材料。隔音则使用密实而不透气的材料。

扩展资料

吸音与隔音均是噪声控制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实际应用中又互相联系,并发挥了综合的声场优化和噪声控制效果。

因此,首先从概念上将吸声、隔声、吸声材料、隔声材料区别开来,并合理地选用材料,提高建筑物吸声和隔声处理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夯实影音行业、私家定制安装等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吸音百度百科-隔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