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的制作方法七步

如题所述

1. 首先,将油料加热至适宜温度,然后加入药料,用文火炸制并持续搅拌,确保药物均匀受热。炸至药物呈现黄色、焦黄色或枯黑色,根据所需膏药的特性,调整炸制程度。炸好后,去除药渣,滤净得到的液体即为膏油。
2. 将黄丹放入干净的铁锅或铜锅中,用文火炒至丹中水气蒸发完毕,且松散成适宜的细度。炒制过程中需不断使用铲子翻动。
3. 制作膏药可选用桐油或香油。若使用香油,将不含碱的香油倒入干净的锅中,用武火煮至翻花,随后改用文火。当锅周围的气体开始上升时,迅速用竹筷滴油入凉水,若油滴成珠不散,则表明香油已炼成。
4. 下列丹时要注意比例和手法。通常情况下,每500克油使用195克丹,即比例约为16:7。下丹分为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方式。
5. 膏药成形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若有黑烟冒出,表明膏药已经凝固成小坨。将其放入冷水中,浸泡3至10天,每天更换水1至2次,以去除火毒。
6. 在已经熔化的膏药中加入贵细铅药,搅拌均匀。
7. 在膏药尚未冷却时,用竹筷挑起,放在布料上,以竹筷点在纸布中心,顺时针方向摊开,使膏药均匀铺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