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出过几次事故

如题所述

除自然因素外,没有其他事故。


1 高铁定义 


老规定


2009年试用的《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009(试用)》规定:﹝2.1术语:2.1.1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HSR):新建铁路旅客列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达到250km/h 及以上的铁路。﹞本意是客车运行的铁路,但表意不到位,后来使用 客运专线术语;而且,总则将高铁划分为全期高铁和远期高铁(近期兼顾货运)。


新规定


中国 国家铁路局网站科普短文“什么是高速铁路?”(写作于2014年左右的三年内)说:﹝我国高速铁路的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 客运专线铁路。〕几个要素:新建异于既有线提速,时速最低250(含预留)及客专性质。


一是将高铁限定于 新建铁路。 区别: 秦沈客运专线是既有线改造提速,是中国高速铁路的探索地、过渡点,不符合中国高铁的“新建”标准,划归 京哈铁路;另外,大量旧铁路扩改,一般都规划为 客货共线(保留原来的客货运两种功能)的 快铁级别,不是高铁,例如, 长白快速铁路又称 长白铁路扩能改造, 渝黔快速铁路是 渝黔铁路扩能改造项目, 娄邵快速铁路是 娄邵铁路以扩能改造名义做的新线,等等,数不胜数,一般都在扩改(提速)名义下都新建了一条可行时速200公里的路线(大多数铁路预留250客运时速的线下条件,但又是客货共线)。


二是要求高铁最低设计时速250公里(含预留),相关要求是运行 动车组列车(否则时速上不去)。 三是要求高铁 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 四是要求是 客运专线。——低于高铁标准(四要素组合体)的项目以 快速铁路名义申报如 四松快速铁路、 梅汕快速铁路、 深茂快铁、 蓟港快铁等等而且划归于 国铁Ⅰ级。


《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014》的总则和术语部分没有明确规定高铁的定义,只是在总则第二条说明“本规范适用于新建设计时速为250-350公里,运行 动车组列车的标 准轨距的 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时速分为250、300、350公里三级”。因为标题是高铁,那么其蕴含意思是 (标准轨距的) 高铁是新建设计时速最低250公里的客运专线。因为这部规范面向世界、也涉及中国公司在海外的项目建设,不以中国标准为唯一标准,所以国家铁路局网站科普栏目专文“什么是高速铁路”对中国标准专门作出规定,适用于中国。


另外,中国高铁一般采用 无砟轨道( 西银高铁例外), 快铁线一般用 有砟轨道( 兰新快铁一些路段例外)。


2 轨道特征


通用无砟轨道


中国高速铁路通用 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单元板组成,起减震、减压作用。无砟轨道的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而路基也不用碎石,钢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 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


一些G字头列车( 高速动车组列车)为什么也运行于 有砟轨道?因为一些列车运行路线包括高铁线和快铁线,而主要在高铁线,例如桂林市—北京市的列车短距离地运行于湘桂快铁(被误传为高铁),主要运行于京广高铁,采用 CRH3C。


渝万高铁例外


但是,中国高速铁路 极个别的采用 有砟轨道,时速250公里的 渝万铁路(即 渝万客运专线)、 西银高铁一般路段(隧道例外)用有砟轨道(正如普通铁路和快铁的特殊路段也采用无砟轨道);另外,高铁站至动车所 时速不高,一般也用有砟轨道。


比较: 渝万铁路采用 CRH2C,而 厦深铁路是 快速铁路因此采用 CRH2A,它们都走 有砟轨道而车型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