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不属于985大学,属于211大学。属于中国一流大学的档次,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直属统战部领导,教育部、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985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是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暨南大学有专任教师2749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3人,“珠江学者”50人,教授889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216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有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104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药学。
“211工程”三期建设立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金融学与资本市场、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水域生态学与藻类生物资源、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药物、重大工程结构的非线性力学问题、中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广告学、中医学、金融学、历史学、药学、法学、生物科学 、工商管理、国际政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包装工程、财务管理、新闻学、临床医学、旅游管理
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
广东省重点专业:新闻学、金融学、会计学、华文教育、电子信息工程、翻译学、法学
广东省名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新闻学、会计学、生物技术、工商管理、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外汉语、旅游管理、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工程
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力学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公共管理、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中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眼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华文教育、中医学、财务管理、广告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英语、知识产权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网络空间安全、市场营销、广播电视学、环境科学、行政管理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暨南大学设有309个研究机构和97个实验室 。设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中心3个,省、部级设置的工程中心4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分别是暨南大学拉美中心、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暨南大学菲律宾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83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
2009—2010学年度,学校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08年至2011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各2项,总数列广东省高校第一。“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百万元以上项目40项,其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1项,此外还承担“973”、“863”项目多项。仅2010年,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9项。
2009年,暨大发表论文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70篇,比2005的443篇增长了53%。文科方面,“十一五”期间,暨大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比“十五”期间的47项增长了57%。
2011-2018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7项、其他类型国家社科项目近250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其中,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前10位,是唯一一所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非“985”高校;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2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近千篇。2017年8月,暨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获得各类资助220项,这得益于学校成功实施“工科振兴”计划。
对外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截至2017年11月,已同世界五大洲(美国、巴西、秘鲁、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尼、越南、泰国等43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5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88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在香港和澳门分设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教育基金会。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66个国家设立106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4063人,其中本科生1737人,研究生262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2004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派出共529名志愿者,遍布21个国家。学校与南非罗德斯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8个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来自12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4388人。
985工程(Project 985) ,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Project 211或者211 Project)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