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

如题所述

有关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如下:

常规能源丰富,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难度大,经济不发达,人口、城市较少,能源需求小,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为落后。

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资源丰富。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

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

太阳能资源概述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外界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14tw)的22亿分之一,但其辐射通量已高达1.73×10^5tw,即太阳每秒钟投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5.9×10^6吨煤。

地球上绝大部分能源皆源自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均来源于太阳。中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根据全国700多个气象台站长期观测积累的资料表明,中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大致在3.35×103-8.40×103MJ/m2之间,其平均值约为5.86×103MJ/m2。

该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开始,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偏南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至昆明,最后沿横断山脉转向西藏南部。在该等值线以西和以北的广大地区,除天山北面的新疆小部分地区的年总量约为4.46×103MJ/m2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总量都超过5.86×103MJ/m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