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的结局

红楼梦薛宝钗的结局

  1、薛宝钗在贾府被抄、宝玉出家后回到了娘家。雪谐音薛,金簪就是指薛宝钗,金簪雪里埋,应该有薛宝钗最后是回到薛家的意思。这一点,在曹雪芹前八十回就写到宝钗自父亲亡故后便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在高鹗的后四十回也得到体现,就是她在与宝玉结婚以后也经常回娘家帮助母亲操持家务,而薛姨妈面对无能混账的薛蟠以及霸道泼妇夏金桂,只能依靠乖巧懂事的女儿。因此,薛宝钗在贾府被抄、宝玉出家以后回到娘家是合乎情理的。

  2、薛宝钗和贾宝玉没有孩子。如果他们有孩子,那么,贾府再败落,也是不会允许薛宝钗带着贾家的骨肉回到薛家的。我们从李纨的相关判词以及红楼梦曲也可以了解到,贾家虽然被抄,但李纨依然把贾兰培养成才,如果薛宝钗有子,也只能是李纨的结局。

  3、薛宝钗不仅回到娘家,而且死于薛家、死于一个凄惨的雪天。前面我们说过,“玉带林中挂”,暗指林黛玉在树上上吊而死(参见拙文《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自然,“金簪雪里埋”也含有薛宝钗死于薛家,而且死于一个寒冷下雪的日子的意思。埋,除上面说到的“滞留、困顿”于薛家以外,还有两层意思,既可以理解为在薛家遭到了“冷遇、折磨”,也可以理解为薛宝钗死后被草草“掩埋”于雪地,甚至抛尸荒野为大雪掩埋的可能都有。在《红楼梦》里,乖巧的香菱其实就是薛宝钗在薛家的“影子”(在宝玉那里对应的是袭人),类似于紫鹃之于黛玉(在宝玉那里对应的是晴雯)。而香菱就是被夏金桂折磨而死的(见《红楼梦》第五回相关判词),她容不下香菱,又怎容得下宝钗?或许,香菱的遭遇就是薛宝钗的结局的一个暗喻。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一再暗示,薛宝钗的身体是很健康的,而且心胸开阔,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很强,因此,她病死或者因想不开寻短见的可能性很小。

  4、薛宝钗“雪里埋”的结局与曹雪芹设计的大结局暗合。在红楼梦十二曲的收尾飞鸟各投林中,末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说的结局就犹如一场衰亡的大雪,掩埋了一切,而薛宝钗的死局——“雪里埋”,似乎就预告着这一切的终结。

  如此看来,薛宝钗结局的凄凉,一点也不亚于林黛玉。这就是为什么写她的红楼梦曲叫“终身误”的原因。确实,因为一个“金玉良缘”的阴谋,一个美丽的女孩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落得个在娘家守寡,而且遭受非人待遇,最终凄惨死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1、薛宝钗最后因为贾宝玉出家,自己守寡孤老。
  2、人物简介
  薛宝钗,古典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人物形象
  作为最正统的封建淑女,宝钗按照家里的指示嫁给“门当户对”的贾宝玉,他们是当时社会公认的“金玉良缘”。然而因为思想的巨大差异,宝玉最终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晚景凄凉。正是封建社会只注重门第家族,而不重视各人个性的做法,才造成了导致了宝钗的婚姻不幸。
  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象,绝非仅仅写出一个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和八面玲珑的势利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象。而是在薛宝钗这个形象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
第2个回答  2010-05-24
“金簪雪里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敲断玉钗红烛冷”。入宫选秀女自然是没有达成所愿,终于与宝玉结了连理应该是原本情节,只是明日之玉不可箴,她纵有爱护、协助宝玉之心,终归和宝玉不是一路心性之人,宝玉自然无法以知己之心相待。最后宝玉“悬崖撒手”,无论这个女子那时是生是死,最起码她当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志向并没有实现,所谓幸福更是空谈吧。
第3个回答  2010-05-24
嫁给了宝玉,可是宝玉却出家,留下她和腹中胎儿,贾家已经败落,她独自艰辛生活
第4个回答  2010-05-24
薛宝钗(寂寞寒窗空守寡)
贾宝玉(伶仃化僧依伴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