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际华语辩论赛邀请赛和资格赛区别

如题所述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华语辩论赛事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是华语辩论赛事,始创于2013年,接力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成为华语辩论的最高赛事之一。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旨在通过华语辩论展示汉语的语言魅力,促进参赛国家的大学以及青年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汉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1]
中文名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CHINESE DEBATING COMPETITION
举办地点
广东省珠海市
赛事类型
辩论赛
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赛事背景举办进程赛事规则TA说
赛事背景
自2013年中央电视台宣布无限期停办“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简称“国辩”),世界高校华语辩论赛最高级别赛事处于空缺。2013年11月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共青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委员会承办的第一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在珠海举办,通过赛制、评审阵容、高校辩论队的参与,在华语辩坛获得“新国辩”的称号。[1][14]
举办进程
2013年11月19日,举办首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7]
2014年11月26日,举办第二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8]
2015年11月17日,举办第三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11][12]
2016年11月8日,举办第四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4]
2017年11月21日,举办第五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6]
2018年11月22日,举办第六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5][10],并首次举办“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资格赛”[13]。
2019年12月17日,举办第七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9][14]
赛事规则
晋级规则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采用淘汰制模式,分为资格赛与邀请赛(正赛),其中资格赛的前六强获得直通邀请赛的金卡席位,其余名额由院校申请获得。
资格赛 晋级规则
历程
规则
晋级名额
备注
初赛
单轮淘汰
48进24
-
复赛
同题互搏
24进12
-
晋级赛
单轮淘汰
12进6
晋级获直通邀请赛金卡席位
半决赛
积分制
6进2
与邀请赛无关
决赛
单轮淘汰
胜者获资格赛冠军
与邀请赛无关
收起
资格赛 晋级规则
历程
规则
晋级名额
初赛
胜队积2分,负队积1分,分高队进入复赛
N进8
复赛
单轮淘汰
8进4
半决赛
4进2

2021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晋级示意图
辩论规则
赛制设置了陈词1、质询1、陈词2、质询2、小结、自由辩论、总结共计七个环节。参赛双方每方上场队员共四人,称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环节规则
1、陈词1:由双方一辩担任,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进行。
2、质询1:由本方四辩质询对方一辩,按先反方后正方的顺序进行。质询方可以打断被质询方发言,被质询方不能打断、反问质询方。
3、陈词2:由双方二辩担任,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进行。
4、质询2:由本方三辩质询对方二辩,按先反方后正方的顺序进行。质询方可以打断被质询方发言,被质询方不能打断、反问质询方。
5、质询小结:由双方三辩完成,按先反方后正方的顺序进行。
6、自由辩论:由正方率先开始发言,此后正反双方轮流交替发言。当一方时间用尽后,由另一方自由发言,直至该方时间用尽或主动放弃剩余时间。
7、总结:由双方四辩完成,结辩顺序由赛前抽签决定。
赛事流程
1、陈词 1:正方一辩陈词
2、质询 1:反方四辩质询正方一辩
3、陈词 1:反方一辩陈词
4、质询 1:正方四辩质询反方一辩
5、陈词 2:正方二辩陈词
6、质询 2:反方三辩质询正方二辩
7、陈词 2:反方二辩陈词
8、质询 2:正方三辩质询反方二辩
9、质询小结:反方三辩质询小结
10、质询小结:正方三辩质询小结
11、自由辩论
12、总结:双方四辩总结(顺序由抽签决定)
时间制度
赛事采取总计时自由分配制,共计时 17 分钟,由该队伍临场自由调配至陈词1、陈词2、质询1、质询2、质询小结以及总结;上述每个环节不得少于1分钟。质询1和质询2环节只计算质询方时间,被质询方回答时间不纳入计时。
自由辩论中,双方各有4分钟发言时间,正方首先开始,双方交替发言。此环节单独计时,不计入自由分配环节时间。
评审规则
为了让辩手更清楚评审胜负裁定的考量,赛事采用了由马来西亚开创的“三轮投票制”,将评决过程向辩手全部公开,同时要求各评审公开交待自己的判决原因。
评审各拥有三票,分别为印象票、环节票、商讨票。评审在“印象票”公布后,公开自己的判决理由并接受其他评审对其判决的挑战,再投出第三轮“商讨票”。最后统计三轮结果,三轮总得票较高的一方胜。
第一轮:【印象票】
整场比赛后,根据比赛双方的总体印象,投出自己认为总体印象优胜的一方,该持方获一票,不可弃权或投出平票。
第二轮:【环节票】
比赛过程中,根据各个环节进行打分,赛事组委会独立计算该评审计分单,总得分高的一方获得一票。
环节票分值规则
环节
分值
陈词 1
10 分
质询 1
质询方 10 分,被质询方 10 分
陈词 2
10 分

第三轮:【商讨票】
整场比赛后,评审进行公开点评,可从比赛环节、论点架构、技术攻防等方面交代自己的评决理由,并与其他评审进行公开交流。最终商讨完毕后,每位评审投出最后一轮商讨票,不可弃权或投出平票。
评审在“印象票”公布后,公开自己的判决理由并接受其他评审对其判决的挑战,再投出第三轮“商讨票”。最后统计三轮结果,三轮总得票较高的一方胜。如果因环节票分数相同出现平票,导致三轮投票的票数总数成为偶数,并且比赛最终结果为平票时,则放弃全体评审前两轮投票效力,只依据第三轮商讨票的投票结果决定比赛获胜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5
2018国际华语辩论赛邀请赛和资格赛的主要区别在于主办方、评选方式、制作方式和参赛方式。
1. 主办方:新国辩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华语辩论老友赛由中山大学主办。
2. 评选方式:老友赛采用了20余年来从未采用的投票制度,评委和选手有双向互动。
3. 制作方式:老友赛首次采用了真人秀的制作方式运作辩论比赛,从全程跟踪摄录到后期剪辑,力求带给观众更全面了解与更愉悦的精神享受。
4. 参赛方式: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采用淘汰制模式,分为资格赛与邀请赛(正赛)。其中资格赛的前六强获得直通邀请赛的金卡席位,其余名额由院校申请获得。
总的来说,2018国际华语辩论赛邀请赛和资格赛的主要区别在于主办方、评选方式、制作方式和参赛方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