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我们是如何找到学校发展特色的

如题所述

●马佳 包忠容在特色学校构建中,如何寻找到学校的特色,寻找到既适合学校现实情况、又在学校未来发展中不落伍的特色点,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重庆市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特色寻找确认过程中,我们创建了“三元聚焦·生本定位”的方法,为学校特色的定位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三元聚焦·生本定位”的特色确认系统中的“三元”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元素的总称,“三元聚焦·生本定位”指的是要寻找学校发展中这三大元素的共性和交集,从而锁定学校发展的焦点,再以学生为本,把焦点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点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以下便是我校确认这一发展特色的过程。 三元聚焦 把握时代脉搏——知天时。即学校特色要反映学校历史和时代的价值取向。 我们首先纵向深入地研讨了学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找到学校每个发展时期的优势与共性;再梳理学校现在的发展特点,为确定学校的特色提供线索。我校成立于1911年,由当时的巴县屠宰业公会出资创设,即私立达育学校。1956年,学校由政府接办,并更名为中华路小学。1958年,首次被确定为区级重点学校。1981年,学校被四川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小学之一。1984年,学校在全市率先试行校长负责制,进行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991年,“中华路小学”更名为重庆市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1999年,兼并了黄沙溪小学设立为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分部……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学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初步形成了“和谐·协同”的教育特色,成为一所有一定影响的学校。 回顾近百年的漫长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学校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萌发于所属时代给予教育的发展契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的特色定位契合于未来市、区发展的愿景所指吗?这成为我们对“天时”要素审视后的问题。 立足区域文化——晓地利。晓地利,就是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文化传统,全面分析当前学校所在地区的重要发展特色,并与之相配合,形成资源效能的充分、高效利用。一所学校所处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创建特色学校,必须考虑地域因素,适应地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对“地利”要素的研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仅要了解学校所处区域教育、经济、文化的特点,当区域形势被熟悉后,我们更要站在重庆、西南、乃至全国和世界的高度去学习和交流,以求找准教育特色的发展方向,实现对广义上的教育地缘优势的最大化效用。于是,我校的特色定位如何准确契合地域发展的时代特征?我校的特色定位如何真正实现地缘优势的最大效能?这成为我们对“地利”要素解读后的问题。 满足共同需求——明人和。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育的事业,归根到底是人的事业。学校教育不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成人社会的各种需求建构了复杂的社会环境,而这个环境又必然影响和塑造着这个社会中的学生。因此,教育特色定位的出发点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需求或学校发展需求,还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所以,当我们要解析“人和”要素,定位教育的特色,勾勒学校的蓝图时,必须要考虑多种学校发展利益攸关者的特征和需求,如学生的需求、家长的需求、教师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的需求等。进而以和谐创设为氛围,以求同存异为手段,找到各类教育参与者需求的共同指向。我校的特色定位如何最大面积地满足各类教育参与者不同的需求?我校的特色定位如何最深程度地契合于各类教育参与者不同的需求?成为了我们对“人和”要素进行分析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分析三大元素所总结出的系列问题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答案:走国际教育品牌学校发展之路。 国际教育——天时所需。回顾学校发展的历史,预见学校发展的将来,我们看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轨迹,从一所行业公会举办的私立小学校,到主要服务于一条街道的公立校,再到区级的一所重点学校,乃至到了新时期,学校成为重庆市的一所知名小学,而且已经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样的跨越式发展轨迹使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把学校未来的发展特色定得高远一些,宏伟一些。 而且,今天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都普遍地认识到,21世纪的教育也如同经济领域一样,教育的国际化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文化传播体系,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向。唯有国际化的人才,才可能真正适应未来的发展潮流。学校的历史与我们判断的趋势都明显地给出我们特色发展的方向:走国际教育品牌学校发展之路。 国际教育——地利所指。作为重庆市的首善之区渝中区基础教育序列中的一所品牌学校,走国际化教育品牌学校也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渝中区是重庆都市的核心,是重庆市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软环境优势。渝中区已明确提出了“打造内陆香港”的愿景,正努力打造总部经济集群基地,将吸引世界级的经济实体落户,而学校正是渝中区最核心中央商业区中唯一的市级示范学校。这意味着学校必须建立高档次的品牌,站立在这一地区教育的制高点上,这是需要,也是责任:这个地区,没有这样一所面向世界的、开放的、高水平的品牌学校,是不可想象的。从文化位置上来看,学校位于重庆市文化中心,区文化馆、市艺术馆、市少年图书馆、市少年宫、重庆书城等离学校都很近,为孩子们成为能放眼世界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再把眼界放宽一点,看一看重庆市的未来,中国大西南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重庆要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重庆市正在扩大开放、解放思想,致力于把重庆打造成国际大都市。3000年巴渝文化正在融入新世界,旧日的码头文化也要转向现代化的都市文化,让城市小市民转变成为都市公民,还要让都市公民的眼界更加宽广。学校在这一过程中承载的使命更是不言而喻。 地利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学校要走国际教育之路,走品牌发展之路。学校一方面可实现对地域文化中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因为符合区域整体发展的主题,也会获得来自社会各领域、各层面更多资源的关注和投入。 国际教育——人和所向。这样一所国际化品牌学校是家长的需要。经过调查,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标准而言,我校的家长普遍属于社会的中坚人群。他们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关注着孩子兴趣特长、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国际教育的理念正逐步为家长们所认同。家长们普遍认同我校的国际教育愿景,他们选择我校的出发点,更多的也正是基于对我校教育价值观的认同。学生需要。作为90后的新新人群,我校的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渴望习得多元的素质、渴望突出自己的个性、对未来充满自信的憧憬、期待创造与众不同的生活。而这一地区的人文环境也给了学生们一种不自觉的影响。教师需要。我校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其中不乏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对于未来,他们渴望学校有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创建国际化的教育品牌学校,使他们能在专业和职业发展上获得相应的空间、时间和资源,满足个人专业发展和实现个人教育理想的需要。 生本定位“三元聚焦”的模式已为我们指明了学校特色在不同角度上的焦点,而如何找到这一系列焦点的交集,则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学校特色最后一定要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生长需求中寻找。要“让每个孩子的笑容永远灿烂”,让他们成为健康、自主、和谐的现代主体,是学校特色的根本和核心。定位、创设、提升教育特色的目的,必须且只能指向学生未来的成长。结合对三元要素的分析和三元焦点的提炼,最终确立了“培养学生都市公民素养”的全新学校特色定位。我们认为:“培养学生都市公民素养”这一特色既符合于我校发展实际,敏锐地捕捉到了发展的契机,拥有了时代的高度;又有效地向纵深拓展了学校的平台,把握了视野的广度;同时还践行了以生为本,实现了教育的深度。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导纲领,清晰地指明了渝中区实验二小未来可持续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培养学生都市公民素养”,是“创建国际教育品牌学校”的根本目标。我们之所以要“创建国际教育品牌学校”,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都市公民素养”,让学生们能把握到时代的契机、享受到地域的优势、满足其人文的需求。我们认为,学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在大都市的环境中继续学习,他们一生的成长、生活和工作,都可能在都市中进行。都市公民素养是一个都市公民长期养成的,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生活以及为构建都市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品格和能力。在学生人格与习惯养成的最关键的小学时期中习得“都市公民素养”的基础要素,将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根据重庆市城市建设的远景规划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将都市公民素养界定为“五品六力”。五品为自信、健康、爱心、诚信、责任,前两品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后三品主要体现为学生对待社会和他人的品格。六力为自制力、学习力、参与力、沟通力、行动力和领导力,是由内而外逐步提升的能力层级。 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成就都市公民素养的学生培养方向;创建国际教育品牌的学校发展方向。我们已经有意识地走上了这条独特道路。因为有过深思熟虑的探索,有过理性恰当的分析,我们坚信我们找到的这条路适合学校长远的发展。“三元聚焦·生本定位”的学校特色定位模式,帮助我们确定了学校的特色,希望我们的实践和理论能够为其他学校寻找自己特色提供一个借鉴。(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