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国土所党风廉政建设

如题所述

基层国土所处在国土资源管理的最前沿,是与广大群众实际接触的“排头兵”和部门的“形象大使”,党风廉政建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部门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法律法规在基层的有效实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各项制度的完善,国土资源部门反腐倡廉力度日渐加大,行业党风廉政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基层国土干部作风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赢得了好评,但追其细节,仍存在不少问题,仍需要结合实际,努力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一、解决基层国土员思想上的误区。部分干部认为基层国土所处在最底层,地位低,权力小,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离自己很遥远,都是高层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对于上级的警示教育往往置若罔闻,左耳进,右耳出。孰不知,恰恰犯了思想认知上的错误。对上级高层领导来说,也许反腐的内容是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贪污和挪用公款等,对于基层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干部来说,反腐的重点就是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的细节上。思想认识不到位,行为上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因此,解决基层国土干部思想上的问题,是基层国土所党风廉政建设首要问题。应加大教育力度,彻底改变思想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的现状。通过加强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干部养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素养。二、建立健全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着力加强干部管理。一个有效的制度是管住人,管住事的基础。在国土资源部门垂直管理的状态下,党风廉政建设往往出现了乡镇不愿管,县局管不到的空挡,很多时候是自己管自己,自我约束。再者由于基层国土所人员少,事情杂,制度建设容易被忽视,有的管理松散,纪律涣散,出了事隐瞒不报或姑息迁就,久而久之问题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要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就必须结合基层实际制定细致的切实可行的反腐倡廉制度,夯实党风廉政责任,充分发挥上级纪检组和当地纪委、人大监督功能,从制度和机制上杜绝腐败问题发生。同时要加大干部管理,树立“治病救人”的思想,及时纠正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作风和习气,把一切歪风邪气消灭在萌芽状态。三、加大财务管理力度。财务问题涉及金钱,容易触动人敏感的神经,同时也是党风廉政的高压线。财务管理的松与紧,直接关系到基层国土部门的安危,因此财务管理是基层国土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基层国土所虽然是报帐制单位,但也有罚没收入。因而,财经纪律同样不容忽视。“座支”、“挪用”、“打白条”、“乱收费”等现象便是断送干部前程罪魁祸手。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省级政府核定的政策收费,实行票据的专人管理,按时缴款,按时报帐;实行严谨的财经管理制度,为国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事业长足发展保驾护航。四、坚持政务公开。加强基层国土所党风廉政建设,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便是政务公开。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期限、监督办法和办事结果,部门的收费、罚没标准和收缴情况,财务支出等情况都应做到及时公开,真正做到国土所的所有行政行为都是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全程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一)热情接待群众。群众来办事,算是有求于人,如果工作人员摆姿态,耍态度,推诿扯皮,坐事不理,人民群众怎么看,怎么想?相反若是热情接待,进门一张笑脸,一个座位,一杯茶,一句问候,耐心细致地听取和解决实际问题、委婉客观地说服教育群众,给前来办事的人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让他们找到亲切的感觉。则又是什么效果?结果不言而喻。(二)注重工作作风建设。基层国土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和受地域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时常出现办完业务无法立即返回而在村组长时间逗留的情况,于是一些农户“招待”甚至是玩牌娱乐的现象就应运而生,甚至个别人员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建房审批和执法过程往往存在影响公平、公正处理的主观意识。这些都需要上级部门加快基层国土所交通工具的配备,使国土所下乡办结公务后减少在农户家中的逗留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停留给农户增加额外的麻烦。另一方面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凡事讲求效率,勇于承担本职工作,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办,取得人民以群众的信任。(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一个人来说,良好的精神风貌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单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单位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维护良好行业形象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善于正确引导,提倡正确的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的、低碳的生活习惯,培养为人谦和、团结奋进、自信自强的性格魅力,坚决遏制酗酒,赌博等不良生活习气的蔓延,多举办有意义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使之无论从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能养成良好作风和习惯。才能充分展现国土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只有把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辩证施治,有的放矢,并长期坚持,反腐倡廉的警钟才敲得更响,余音更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