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的生活习性

帮个忙 急需

长颈鹿群居。
有时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日行性。嗅、听觉敏锐,性机警、胆怯,平时走路悠闲,但奔跑迅速(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晨昏觅食,在野外,主要吃各种树叶,尤喜含羞草属的树叶,一头长颈鹿每天能摄入63千克树叶和嫩枝。耐渴,在树叶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年不喝水。长颈鹿行走的步态悠闲。行走时一侧的前后肢向前挪动而另一侧的前后肢着地。
长颈鹿,长颈鹿(学名:Giraffacamelopardalis)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中国明朝时郑和的船队航行到东非,曾带两只长颈鹿回到北京,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来表明自己施政的伟大。时至今日,日语及韩语仍将长颈鹿称作麒麟,台语也将“长颈鹿”称作“麒麟鹿”。

长颈鹿的头部

长颈鹿生活在非洲稀树草原上,这里遍地生长着低矮的杂草,也长着稀疏的大树。这些大树为了防止动物吃掉自己的叶子,演化出了通常只在比较高的地方才长出树叶的习性。

但是长颈鹿打破常规,它们长出了长长的脖子,能够独享这些被充足阳光照射、有着丰富营养的树叶。长颈鹿与牛的关系非常近,它们也有4个胃,会将吃掉的树叶不断地吐出来在嘴里重新咀嚼(反刍)。

实际上我们在动物园里也常常能看到它们不断吐出又咽下食物的样子。这种取食策略让长颈鹿成了动物中的“巨人”,看似完胜,但却因为长得太高,导致低头喝水都成了非常困难的事。因此长颈鹿演化出了可以依靠树叶中不多的水分来维持生命,几乎不怎么喝水的习性。

不过,这也仅仅是一种忍耐罢了,其实它们还是很想大口痛快地喝水的。因为,在没有狮子的安全区域,它们便放心地将两只前脚张开,低下头大口痛饮。

草原上的长颈鹿

当长颈鹿进入睡梦阶段时,也需要躺下休息,这一阶段持续仅大约20分钟。但是,长颈鹿从地上站起来要花费整整1分钟的时间!万一在这时发现敌人来了,逃生的可能就被推迟1分钟,这可太危险了。所以,长颈鹿躺下睡觉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站着睡觉。而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长颈鹿,因为不需要防范敌人,它有可能会趴着睡觉。

长颈鹿


以上就是长颈鹿的习性,喜欢的小伙伴赶紧收藏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6

生活习性:

活动

长颈鹿有一双棕色的大眼睛,眼珠突出,能四周旋转,视野宽广,加上身躯又高,宛如活的“了望台”,能看到远处的动静。长颈鹿因为腿长,跑得很快,这也是在生存竞争中练成的。奔跑的时候,姿态很特别,先是前伸头颈,然后又一下于缩回,交替摆动,四足行走方式同其他兽类不同,是同一边的两腿和另一边的两腿交替向前,跳跃般行进。奔跑速度飞快。身高腿长,四肢可前后左右全方位地踢打,击打范围广,力量大,如果成年狮子不幸被踢中,可立马腿断腰折。 

食物

群居。有时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日行性。嗅、听觉敏锐,性机警、胆怯,平时走路悠闲,但奔跑迅速(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晨昏觅食,在野外,主要吃各种树叶,尤喜含羞草属的树叶,一头长颈鹿每天能摄入63千克树叶和嫩枝。耐渴,在树叶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年不喝水。 [1] 

长颈鹿行走的步态悠闲。行走时一侧的前后肢向前挪动而另一侧的前后肢着地。这是大型四足动物常用的运动方式,比如大象亦采用此方式挪步行走。但是长颈鹿遇到敌害攻击的时候则能以60公里的时速进行短距离奔跑,奔跑姿势很笨拙,前后肢交替着地。长颈鹿的心脏过小,使得它不能做长距离奔跑。 

打斗

长颈鹿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眼睛可以看到身后的东西,但它们很少发出声音。雄性长颈鹿比较“好战”,交起手来时间相当长,互相围绕着,象两个人打架相持不下一样,谁也不肯首先离去。 

睡眠

长颈鹿的睡眠时间很少,一个晚上一般只睡两小时,睡眠有时会使它们面临危险。长颈鹿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睡,通常是站着并呈假寐的状态。由于脖子太长,长颈鹿睡觉时常常将脑袋靠在树枝上,以免脖子过于疲劳。当长颈鹿进入睡梦阶段时,它们与大象一样,也需要躺下休息,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但是,长颈鹿从地上站起来要花费整整1分钟的时间,这使得它们在睡眠时的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长颈鹿躺下睡觉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它们更多的时候是站着睡觉。当长颈鹿趴着睡觉时,它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弯曲在肚子下,另一条后腿伸展在一边,长长的脖子呈弓形弯向后面,把带茸角的脑袋送到伸展着的那条后腿旁,下颌贴着小腿。 长颈鹿胆子非常小,这种科学的睡姿,既能缩小目标,又可在紧急情况下一跃而起,逃之夭夭。

声音

长颈鹿很少发出声音,还能发出人类无法听到的次声波。有人认为长颈鹿是个哑巴,从来不会叫,也有的人说长颈鹿只是没有声带,所以它们不会叫。其实这两种看法都不对。长颈鹿不仅有声带,而且它们也会叫。长颈鹿的声带很特殊,在它的声带中间有个浅沟,不太好发声;而且,发声时需要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帮助,但由于长颈鹿的脖子实在太长,和这些器官之间的距离太远,要是叫起来很费力气。所以,它们平时一般很少叫。但有时,年幼的长颈鹿找不到自己妈妈了,它们也能发出像小牛的“哞、哞、哞”的叫声。长大以后的长颈鹿,不但身材很高、看得也很远。跑起来也特别快,当它发现远处的敌人时,能躲起来,躲不开就会用它那像铁锤子一样的大蹄子来应付敌人,所以用不着发出呼救的声音。 

资料扩展

长颈鹿,学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Linnaeus, 1758),是长颈鹿科长颈鹿属的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 。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角外包覆皮肤和茸毛;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1行鬃毛;体较短;四肢高而强健,前肢略长于后肢,蹄阔大;尾短小,尾端为黑色簇毛。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

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是草食动物,以树叶及小树枝为主食。在野外长颈鹿的寿命为27年左右,动物园里的能活超过29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是南非的国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长颈鹿的生活习性为:
1、活动
长颈鹿有一双棕色的大眼睛,眼珠突出,能四周旋转,视野宽广,加上身躯又高,宛如活的“了望台”,能看到远处的动静。长颈鹿因为腿长,跑得很快,这也是在生存竞争中练成的。奔跑的时候,姿态很特别,先是前伸头颈,然后又一下于缩回,交替摆动,四足行走方式同其他兽类不同,是同一边的两腿和另一边的两腿交替向前,跳跃般行进。奔跑速度飞快。身高腿长,四肢可前后左右全方位地踢打,击打范围广,力量大,如果成年狮子不幸被踢中,可立马腿断腰折。

2、食物
群居。有时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日行性。嗅、听觉敏锐,性机警、胆怯,平时走路悠闲,但奔跑迅速(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晨昏觅食,在野外,主要吃各种树叶,尤喜含羞草属的树叶,一头长颈鹿每天能摄入63千克树叶和嫩枝。耐渴,在树叶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年不喝水。
长颈鹿行走的步态悠闲。行走时一侧的前后肢向前挪动而另一侧的前后肢着地。这是大型四足动物常用的运动方式,比如大象亦采用此方式挪步行走。但是长颈鹿遇到敌害攻击的时候则能以60公里的时速进行短距离奔跑,奔跑姿势很笨拙,前后肢交替着地。长颈鹿的心脏过小,使得它不能做长距离奔跑。

3、打斗
长颈鹿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眼睛可以看到身后的东西,但它们很少发出声音。雄性长颈鹿比较“好战”,交起手来时间相当长,互相围绕着,象两个人打架相持不下一样,谁也不肯首先离去。

4、睡眠
长颈鹿的睡眠时间很少,一个晚上一般只睡两小时,睡眠有时会使它们面临危险。长颈鹿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睡,通常是站着并呈假寐的状态。由于脖子太长,长颈鹿睡觉时常常将脑袋靠在树枝上,以免脖子过于疲劳。当长颈鹿进入睡梦阶段时,它们与大象一样,也需要躺下休息,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但是,长颈鹿从地上站起来要花费整整1分钟的时间,这使得它们在睡眠时的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长颈鹿躺下睡觉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它们更多的时候是站着睡觉。当长颈鹿趴着睡觉时,它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弯曲在肚子下,另一条后腿伸展在一边,长长的脖子呈弓形弯向后面,把带茸角的脑袋送到伸展着的那条后腿旁,下颌贴着小腿。 长颈鹿胆子非常小,这种科学的睡姿,既能缩小目标,又可在紧急情况下一跃而起,逃之夭夭。

5、声音
长颈鹿很少发出声音,还能发出人类无法听到的次声波。有人认为长颈鹿是个哑巴,从来不会叫,也有的人说长颈鹿只是没有声带,所以它们不会叫。其实这两种看法都不对。长颈鹿不仅有声带,而且它们也会叫。长颈鹿的声带很特殊,在它的声带中间有个浅沟,不太好发声;而且,发声时需要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帮助,但由于长颈鹿的脖子实在太长,和这些器官之间的距离太远,要是叫起来很费力气。所以,它们平时一般很少叫。但有时,年幼的长颈鹿找不到自己妈妈了,它们也能发出像小牛的“哞、哞、哞”的叫声。长大以后的长颈鹿,不但身材很高、看得也很远。跑起来也特别快,当它发现远处的敌人时,能躲起来,躲不开就会用它那像铁锤子一样的大蹄子来应付敌人,所以用不着发出呼救的声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长颈鹿的生活习性
52kexue BY - 2006-5-16 9:05:53
基马猴,体长52-70cm,尾长6-7cm,雄性体重约为25kg,雌性体重约为12kg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颈鹿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长颈鹿生活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是现存最高的动物。集群,有时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日行性。嗅、听觉敏锐,性机警、胆怯,平时走路悠闲,但奔跑迅速(时速可达56千米/小时)。晨昏觅食,主要吃各种树叶,耐渴。

长颈鹿繁殖期不固定,孕期14~15个月,每产1仔,3.5~4.5岁性成熟,寿命约30年。

长颈鹿科:本科仅有2属2种。它们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它们的腿长、颈长(但颈椎仍是7个)、耳大、眼大、舌长并能卷伸。足宽大,两趾蹄,横趾不发达。胃4室,反刍,无胆囊。

长颈鹿走路慢条斯理、优雅大方,步履与众不同,是左前肢、左后肢与右前肢、右后肢交替前进,显得十分庄重雅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