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是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会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比这个更大的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典故

据记载,在春秋时期,晋灵公虽身居高位,但是德不配位,他脾气不好,性格残忍,喜欢滥杀无辜。除了脾性不好之外,作为君主,他宠幸佞臣,生活奢侈,以重税压榨民众,以至百姓苦不堪言。  

在晋灵公的无道统治下,危险渐渐萌芽,局势也颇为动荡。为了避免出现政变,晋灵公手下两位说得上话的大臣,即赵盾和士季冒死劝谏,希望晋灵公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性,明白自己的过错。  

当时,为了劝谏晋灵公,士季就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即“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晋灵公根本就听不进去,更要命的是,他不仅不听,还派人暗杀赵盾。

晋灵公这种不认错的态度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同时他的残暴已经伤透了民众的心。于是,人们集结起来开始反抗他的暴政,最后,晋灵公死在了赵穿的刀下。  

故事中,晋灵公身份尊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普通人比起来,算是“天之骄子”了。同时,人的脾性有急躁的,有温和的,他显然属于前者,性格特质本称不上善恶,

但是他不仅没有意识到暴躁和贪婪是一种需要改正的坏习惯,还恣意妄为,我行我素,一错再错,最后自掘坟墓,让自己在“恶”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如果晋灵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担起他尊贵身份背后的责任,或许他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9

这个含义很简单,就是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它的来源是:《左传·宣公二年》

春秋时期,晋灵公幼年继位,长大后不遵循为君之道,生活奢侈,大肆搜括财物,用彩画装饰宫廷的墙壁。

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他们惊慌失色、躲避弹丸为乐。厨师烧熊掌没有煮烂,就被晋灵公杀死,并将厨师的尸体放到筐里,让官女们头顶着厨师的尸体经过朝堂,丢到外面。

相国赵盾和太傅士会经过,看到框里露出死人的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得知后很为晋灵公的无道行为感到担心,准备向晋灵公进谏。

士会对赵盾说:“如果你去劝谏,国君听不进去,那就没有人继续劝谏。我先去,如果国君不听,你还可以接着劝谏。”

据《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士会进见晋灵公行了三次礼,一直到滴水屋檐下,晋灵公才假装看见,并当即表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意思是:我知道犯的过错了,会改的。)”

稽(qǐ)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意思是:士会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不犯错呢,犯错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诗经》上说:‘凡事都容易有个好开始,但很少有好结果。’像这样的话,能够弥补错误的人就很少了。国君如果能够坚持有个好结果,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也不止我们群臣们有依靠。)

成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来源于这里,出自士会之口,意思是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然而晋灵公尽管口头承诺改错,实际上并没有改正。后来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很讨厌他,几次派人暗杀他,最终晋灵公被赵盾的堂弟赵穿杀死。

具体的用法场景有很多,比如说: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你如果真能改过自新,总有一天会重新被社会接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