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的来源和历史

如题所述

方姓的来源和历史如下:

1、是炎帝之后。根据古书记载,炎帝有一个叫作雷的后代,被封在方山(今河南叶县附近),称为方雷氏。他的子孙一半姓方,一半姓雷,所以方雷是一家。过去方雷不通婚,依据就在这里。

2、出自姬姓。周宣王的大臣姬方叔平定了南方湖北一带的荆蛮,为周室的中兴立下大功,被封于洛。其子孙后来就姓方,这是方姓的主体。

3、还是出自姬姓,但是是从翁姓里面分出来的。这一支分出来很晚,但晚归晚,生命力和繁殖力却极其旺盛。宋朝初年,泉州有一个人叫翁乾度,是姬姓后裔,生了六个儿子,全部都中了进士。

这事可是世所罕见。有意思的是,这六兄弟虽是一家人,却是六个姓。要知道,在中国传统里,人们把自己的姓是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大丈夫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万万不能改的。这异姓六兄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也是时局所迫。

翁乾度主要生活在北宋建立前的闽国,当时政局动荡,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灭门之祸。为了保险起见,翁老爷子便给六个儿子当中的五个改了姓,分别是洪、江、方、龚、汪,剩下的一个儿子还姓翁。没想到北宋建立以后,六个儿子居然都中了进士,号称“六桂联芳”。

此外,今天的满族、蒙古族、傣族、回族、土家族、朝鲜族、高山族等兄弟民族里都有方姓。

先秦的时候,方姓主要活动在河南一带,但一直不活跃。据说现在韩国的方姓,是先秦时从河南迁过去的。

西汉末年,方姓迁到安徽北部,开始发达起来,形成大族。唐朝的时候,方姓已经分布到中原、华东、江南各地。方姓一直以中原为中心,多次南下移民,唐朝时,在海南、广东、福建就已经有方姓人的记载了。

宋朝时,方姓主要集中在福建、安徽、浙江,全国形成了以福建为中心的闽、浙、赣、皖、湘方姓聚集地。宋明两朝,福建的莆田方氏一族中举人数盛况空前,中了进士和举人的竟然有360多人,其中进士多达132人。仅两宋的时候,就有28对父子进士和26对兄弟进士,实在了不得。

明清两朝,以安徽的桐城方氏为代表的诗礼世家使方氏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桐城方氏不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桐城文风后来一直被视为正宗。

清朝著名学者朱彝尊说过:“方氏门オ之盛,甲于皖口。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东南的学者都以桐城方氏作为旗帜和领军人物。梁实秋先生曾经讲过:“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仅次于曲阜孔氏。”

当代学者钱理群讲:“桐城方氏是曲阜孔氏之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是中国文化世家的绝唱。”所以在《影响百年中国的文化世家》一书中,桐城方氏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方姓迁徙传播

方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万余。方姓一直以中原为中心,多次南下移民,唐宋时期,方姓的足迹出现在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清初进入了台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