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赠汪伦》写作文5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1. 赠汪伦改写成记叙文50字

晚上朦胧而又迷人的月色照在河岸旁的一个小亭子里,亭中,李白正同他的知己汪伦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说笑,今晚是他们最后一次在亭中说笑,观赏月色,明天李白就将离去…… 早晨,天空万里无云,李白辞别了好友汪伦,登上了将要远去的小船,他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蓝天白云,一片花海,青青的绿色点缀着一片粉红,一阵微风拂面而过,这桃花醉人的芳香扑鼻而来,一阵阵沁人心肺,有一两片桃花瓣飘飘欲坠这时候水面上空一群水鸟“呱呱”叫着,翱翔徘徊,啊!原来水鸟也知道别意呀!李白望着熟悉的风景,陶醉了,心中不由得感叹道:“这儿风景真好,不知什么时候还能看到……”忽然李白听到岸上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声,啊,这是汪伦为李白深情送别的歌呀!听,汪伦脚踏节拍边走边唱,越来越近了。

汪伦在岸上向李白鞠了个躬,满怀深情地说:“李兄,你真的要走吗?”“是啊,是啊,我去意已定。”汪伦失望地摇了摇头:“李兄,你我相处了这么久,已亲如兄弟,你这一走,我真是舍不得啊!”“哎!我的好朋友,你不用这么唉声叹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李白笑笑说道。“这次我们一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会呀!”汪伦心中有万般的不舍。

李白心想:是啊,我们这一别还真不知何年何月再碰面!“记得捎信给我哦!”“一定一定,你要多加保重!” 这时李白只得乘上一叶小舟远行了,汪伦“保重”的声音渐渐远去。望着渐渐远去的桃花潭,李白的脑海中闪现出与汪伦一起度过的欢乐情景:几天来,是汪伦,与我一起说古道今,与我饮酒赋诗……这桃李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之深,可它怎比得上汪伦为我送别的情谊深呢?想着想着,两行热泪滑落下来……。

2. 把赠汪伦写成故事(50字)

在唐朝的泾县,住着一个叫汪伦的人.他非常仰慕“诗仙”李白的才华,很想邀请李白到他的家乡来做客.

于是,他托人捎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喜欢桃花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封信后,非常兴奋,立刻便准备马车前往泾县.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李白看到“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会异常兴奋呢?这是因为李白不但喜欢游山玩水,更喜欢饮酒作诗.这么美丽又有许多酒的地方,李白怎能不想去呢?

人一见面,李白便迫不及待地拉住汪伦,问:“汪伦兄,我早就饿了,那个‘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呢?快带我去赏景饮酒吧!”汪伦听后,大笑起来,这让李

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李白疑惑的表情,汪伦说:“李兄,你太急了!‘十里桃花’是我们这儿有一个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是因为这里酒店的老

板姓万.”李白听后一愣,继而一边大笑,一边拍着汪伦的肩说:“不错啊,老兄,把我都耍了一把!”两人一见如故.

接下来的日子,汪伦带着李白尽情地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过着如神仙般的生活,这正是李白所向往的生活.一天,家中捎来一封信,告诉李白家中有急事.面对热情好客的汪伦,李白不好开口说要走,只好在临走前的夜里给汪伦留下一张纸条,说明他回家的原因.

二天的清早,李白踏上了回家的小船.他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看还在睡梦中的泾县,刚准备让船夫开船,岸上忽然响起了一阵踏步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原来是汪

沦!汪伦笑着说:“李白兄,要走也不早和我说,我们这儿有一个送客习俗,每一位客人走时,全村村民都要踏步唱歌,欢送客人.”李白听后很感动.正当这时,船夫说:“客官,时候不早,该起程了.”李白回头不舍地抹了抹眼泪,大声地对汪伦说:“再会啊,汪兄!”汪伦一边挥手一边说:“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船离岸越来越远,李白思绪万千,为汪伦写下了一首《赠汪伦》厚学我为你解答。

3. 赠汪伦50字以内

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4. 把《赠汪伦》改写成作文

《赠汪伦》改写 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身世坎坷,曾经历过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李太白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是因为他性情豪爽,好游,好酒。

而当时有位名为汪伦的人极为崇拜李白。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吟诵李白的《赠孟浩然》。

得知李白因国事而操劳想出去游玩一番,便给李白写了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汪伦 李白收到此信,心花怒放,心想:游玩,饮酒乃是我的最爱,为何不借此机会放松放松?于是,他第二天就出发了。

来到汪伦的家中,李白迫不及待地问“汪兄,十里桃花在何处?”汪伦笑着带李白去看,可却只有一棵桃树,汪伦说:“我们这里只有一株桃树,每逢盛开的季节就飘香十里,所以叫‘十里桃花’”。 李白又问:“那万家酒店呢?不如我们去痛饮几杯吧!”可汪伦则领李白去了一个名为“万家酒店”的小酒楼。

李白不解,汪伦告诉李白这家酒店的老板姓万,所以就叫“万家酒店”。 李白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连连叫好。

汪伦也十分开心,请李白到家中做客,汪家的人盛情款待。李白在汪伦家中与其促膝长谈,并结为至交好友。

时光飞逝,李白就要走了。汪家所有人都很舍不得,李白也同样留连忘返。

清晨,李白载着无尽的留恋和惋惜准备回家。与此同时,岸上突然载歌载舞。

李白正在困惑时,一张熟悉的面孔呈现在他的面前———啊!汪伦!我的朋友,我在这里的几天都是你招待我,如今我要走了,你又来送我! 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想,那就是幸福吧!李白深情地望了望桃花潭的潭水,想:不论这水有多深,都不及我们俩人之间的情谊浓。 于是,李白在如此激动人心的心情下写出了《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被世人所传颂,不仅仅是优美的语言,而是那份连“千尺”的桃花潭水都不及的真挚友谊。

如今,李白与汪伦虽早已作古,可《赠汪伦》这首诗将永远是他们友谊的见证。

5. 赠汪伦改写成一篇记叙文100字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原答案:常常回忆起那观潮时那扣人心弦的壮观情景,那舞波阻浪的雄伟的景象,那人山人海的宏大的场面,飒爽英姿的弄潮儿高超的弄潮技巧都令我无法忘怀。

还清晰的记得那满岸的人群,摩肩接踵之时又满言笑语,共同企盼这那浪随天拥的壮阔景面。放眼岸边,地无空席,人群皆垫脚相望焉。

在不经意间,潮水如玉城雪岭一般连天而来,,似乎海水都要被淘空注入这高伟的水柱.蓝色瞬间见水与天容于一体.那气势,难以言表.声如雷霹.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着,飞射。 顿时鼓声四起,眺首远望。

两岸早已续足劲的博浪者们,气势汹涌的向大浪冲去,这也正是弄潮儿展示自己本领的时候了.他们时起时落,时隐时现,好似立于水面,如履平地一般,而手中的大旗的下角一点也不沾湿,他们向人们展示着国人的英勇,奋进。 潮的喧嚣,浪的激荡,勇者的无畏——我经常梦到那奇伟的景象,那一个个片断式的镜头让我又有如临其景一般。

梦醒后,又是是一阵恐浪之大的惊怕,英勇无畏的。

6. 赠汪伦改写成一篇记叙文100字

最佳答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有一个穿着长袍,戴着秀才帽的人,站在一艘小船上正在观赏眼前的一片美景。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李白。

忽然,岸上传来了踏歌声,随后就出现了李白的好朋友汪伦。李白看到了汪伦便马上走上去与他相会。汪伦拍了一下李白的肩膀说:“你怎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悄悄地要走了,要不是我发现的早,恐怕现在见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一个重兄弟情意的人,我不愿看到兄弟为小弟的离去而感到伤心,所以才写下离别信给你,谁知你这么早就发现了。”

汪伦听后,连忙拉住李白说:“李白兄,你怎么这么快就走了,不如在小弟家多休息几日,李白兄你是否赏光啊?”

李白为难地说:“不是我不赏光,而是我在兄弟家已逗留多日,你又这么好客,我已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

汪伦还是不肯放弃,连忙又说:“李白兄,你在家中反正没有什么事,还是再在我家多留几日吧!”汪伦见李白还是没有做出决定,便又说下去,“是不是小弟有什么地方照顾不周?还是兄弟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啊?”

李白见汪伦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连忙回话说:“不是你的错,要错还是得怪我。谁叫我是一喜欢四处旅游的人,从而养成了四海为家的习惯,我已在兄弟家待了这么久,也是我归去的时候了。”

汪伦听了李白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一丝伤心的神情。李白看了看天色,说:“汪伦兄,现在天色不早,你还是回去吧,我也应该走了。”

汪伦见没法留住李白,便深情地说:“好吧,那就后会有期吧。”

于是,两人就地握手告别。李白站在船上,看着多情的汪伦,就吟出了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赠汪伦这首诗写篇作文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8. 一篇作文 引用《赠汪伦》一诗写

小时候,我接触诗歌,最初读过的几首唐诗中就有这首,这首诗写的诗情画意,风景、人物、心理活动以及声响,读起来就是那么优美。

可是,随着我年纪长大,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产生许多疑问。上初中,看见一本杂志上有人恶搞《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水中喊救命,扑通一声跳下去,捞上一看是汪伦。”

在这首诗里,描述的是一个见义勇为、情同手足的典范。这时的李白,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英雄,这样的人物,估计也就凯撒能与李白相提并论,他不是写过一首诗么:“轻轻地我来了,慢慢地我看到了,就这样把你蒸糊了。”

后来,罗马历史学家觉得凯撒这首诗写得太软,就篡改成“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以突出凯撒高大、征服世界的雄心和形象。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墨索里尼宣扬纳粹文化的时候,非常强调凯撒的这句名言,为自己扩张寻根找据。

看来,篡改历史不光是中国人爱干的事情,意大利人也爱干。 其实我长大后思考的问题还不止这些,就这首诗而言,我就像老六思考终极问题一样,有几个疑问一直没搞清楚,比如,“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歌声”到底是什么歌?还有,“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情”到底是什么情,才能比桃花潭水深千尺还要深?有些东西就不能细想,一想就扑朔迷离,就迷雾重生,就走进伪科学了。

但我忍不住像得了强迫症一样去想,什么样的歌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唱出来呢?我想一定是黄集伟老师的那首《朋友》:“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有新的彼岸,请你忘记我。”李白一听见这样的歌词,激动万分,看着眼前的景色:“桃花潭水虽然深千尺,但比我跟汪伦间的情谊差得远了。”

当然,也许是《送别》:“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执梭镖望君还。”原来汪伦要参加2008年奥运会标枪比赛,李白来探班,离开时汪伦站在岸边,对李白唱出这首深情的歌。

李白听后,非常感动,默默祝福:相约北京,相约2008。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篇。

可是,对于汪伦的身份,史料都语焉不详,有说他是一个乡野村夫,是李白的粉丝,典型的白粉,听说李白来了,设宴款待,好吃好喝。临别时,李白为表达感激之情,写了这么一首诗。

如果真是这样,那李白就成了枪手,吃人家嘴软,为了帮助汪伦宣传当地旅游业被利用了一把。你觉得豪放的李白会干这种事吗? 但是从李白的诗里面,感觉二人交情甚笃,不像是几面之交的关系。

但是更具体的汪伦背景,就没人说的详细了,只是说他做过县令。我查了好多资料,看到的也不过是些常规说法,但是逻辑不通。

虽然文史哲不太讲究科学依据,一件事可以有几种说法,但我还是不太相信流行的说法,毕竟这种解释有点牵强。后来我翻到一本《唐诗野考》,里面的一段记录让我豁然开朗,大意是:汪伦其实叫汪芦,是个女子,曾与李白有过一段感情。

李白写这首诗也是表达二人之间的爱情。 那么,汪芦怎么就变成汪伦了?如果你看到原诗,就知道个大概了,原诗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 犹记江边 *** 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芦 *** 。 这是典型的色情诗,别以为李白同学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就只会写“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放浪形骸的诗句,人家也会写一些诗情画意的诗作,尤其是儿女情长的内容。

但是,后人在整理李白遗作时,发现这首诗写得过于露骨,于是就擅自改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版本,感觉是化腐朽为神奇,也成了人们在少年时期学习古诗词的内容之一。这就像我们中学课本篡改《口技》一样。

但后人在篡改时,没想到画蛇添足,最后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而有点讲不通,如果你读唐诗,会发现,凡是有“情”字的诗句,都是男女之情,同性之间的友情很少用“情”这个字,比如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都是写男人之间的情谊,既不风花雪月,也不哀婉缠绵,就像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插曲中的那句“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那样,是体现一种意气、体现对对方未来命运的关怀,绝不会柔情蜜意。好,再回过头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你就能看出破绽,为什么非是桃花潭,桃花在古人的意象中就是女人,至今我们还沿袭“命犯桃花”“桃色新闻”的说法,实际上李白在这里暗示一种隐秘的男女关系。

可偏偏后面跟了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一看篡改者就不了解唐诗,也不了解唐代人对朋友情谊关系的描述,也就露出了破绽。如果真这么理解,那么李白跟汪伦估计是断臂关系,那个桃花潭旁边的山肯定叫断臂山。

所以,这就叫按下葫芦鼓起了瓢。真正的名作是不能乱改的。

经过我的反复考证,这首流传了千百年来的唐诗《赠汪伦》绝对是首伪作。 那么,如果这首诗的原貌是这样,那么,李白。

9. 赠汪伦这首诗写篇作文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