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如题所述

“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用10个月会产生致癌物质。
  

“2”——HDPE(高密度聚乙烯),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3”——PVC(聚氯乙烯),遇高温和油脂易产生致癌物。
  

“4”——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温下易产生有害物质。
  

“5”——PP(聚丙烯),微波炉餐盒专用材质。
  

“6”——PS(聚苯乙烯),耐热抗寒,不能用于微波。
  

“7”——PC及其他类,用于制作奶瓶、太空杯、太空瓶,不过这种材质的水杯在高温下很容易释放有毒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这种水杯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晒。

扩展资料

塑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性能特点:

1、重量轻

塑料是较轻的材料,相对密度分布在0.90—2.2之间。很显然,塑料能不能浮到水面上,特别是发泡塑料,因内有微孔,质地更轻,相对密度仅为0.01。这种特性使得塑料可用于要求减轻自重的产品生产中。

2、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绝大多数的塑料对酸、碱等化学物质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特别是俗称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F4),它的化学稳定性甚至胜过黄金,放在“王水”中煮十几个小时也不会变质。由于F4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是理想的耐腐蚀材料。如F4可以作为输送腐蚀性和粘性液体管道的材料。

3、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普通塑料都是电的不良导体,其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很大,用数字表示可达109一1018欧姆。击穿电压大,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很小。因此,塑料在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4、热的不良导体,具有消声、减震作用

一般来讲,塑料的导热性是比较低的,相当于钢的1/75—1/225,泡沫塑料的微孔中含有气体,其隔热、隔音、防震性更好。如聚氯乙烯(PVC)的导热系数仅为钢材的1/357,铝材的1/1250。在隔热能力上,单玻塑窗比单玻铝窗高40%,双玻高50%。

将塑料窗体与中空玻璃结合起来后,在住宅、写字楼、病房、宾馆中使用,冬天节省暖气、夏季节约空调开支,好处十分明显。

5、机械强度分布广和较高的比强度

有的塑料坚硬如石头、钢材,有的柔软如纸张、皮革;从塑料的硬度、抗张强度、延伸率和抗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看,分布范围广,有很大的使用选择余地。

因塑料的比重小、强度大,因而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与其它材料相比,塑料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易燃烧,刚度不如金属高、耐老化性差、不耐热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塑料制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14
短时间内接触塑料制品,可能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长期接触塑料制品,可能对人体会产生一些危害,比如引起血液系统疾病、出现慢性中毒,还有致癌的风险。

1、引起血液系统疾病:塑料制品当中一般含有聚氯乙烯,加热之后可能会以气体、微粒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当温度达到80℃后,塑料制品会遇热熔解,释放出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长时间接触吸入,可能会对血液系统造成影响,从而诱发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2、出现慢性中毒:加热塑料制品之后,很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长时间接触有毒气体,可能会有慢性中毒的风险,对大脑造成损伤,影响神经中枢系统,平常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而在塑料加工厂工作的人群则需做好防护,佩戴好口罩,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

3、有致癌的风险:有色的塑料制品更加危害身体健康,其中含有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盐等物质。虽然塑料制品平时不会散发有毒气体,但若是长期处于制作塑料制品的环境中,经常吸入此类有毒物质,则可能会导致头晕、眼花,甚至是有致癌的可能性。

平常尽量不要食用塑料制品盛食物,食物本身就有保质期,如果没有合理保存,很容易变质。而市面上的塑料制品大多是再生塑料制品,在高温环境中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可能通过食物被人体摄入,对人体的健康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