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之父是谁

管理学之父是谁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扩展资料

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10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管理理论的核心理论:

1、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2、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3、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此,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3

“现代管理学之父”是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他于1954年在美国创建了现代管理学。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彼得·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扩展资料: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世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彼得·德鲁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09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发明家和古典

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856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

夕法尼亚州杰曼顿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泰勒在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念过书,后来考上哈佛

大学法律系。但由于他十分刻苦,视力和听力受到了损害,所以,最后不得不辍学。

离开哈佛大学后,他进入费城恩特普赖斯水压工厂的金工车间当模型工及机工学徒。于1878

年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由于工作努力,泰勒升为职员,后又被提拔为

机工班长、车间工长、厂总技师,这中间只经过了六年时间。工作中,他参加了新泽

西州的斯蒂文斯技术学院业余学习班学习,于1883年获得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

工程学学士学位,1884年升任米德维尔钢铁厂的总工程师。

到米德维尔工厂当工人的时候,泰勒已经真正开始观察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了。他发现许多

工人在干活时都有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强烈关注。为了改进管理,他在

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各种试验,对工人“磨洋工”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来他

开始进行工时研究的工作,希望为建立工作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泰勒提出了“差

别计件工资制”。泰勒1890年担任一家机械制造投资公司的总经理。1893年,他辞去这家

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创业,并亲自从事管理咨询顾问的工作。

1898~1901年期间,他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贝瑟利恩钢铁公司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在

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退休后,泰勒开

始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宣传他的科学管理制度。从1903年开始,他每周都去哈佛大学

讲课。1915年,泰勒去世,时年59岁。

泰勒的大多数文章是以论文的形式递交给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1895年他在全美机械工程

师协会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计件工资制》;此后于1903年出版了《工场管理》;1906年发

表了一篇有巨大贡献的论文《论金属切削术》;其他著作还有《论传送带》、《大学和工厂

中纪律和方法的比较》、《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效率的福音》、《科学管理

的原理和方法》(1911年)、《科学管理》(1912年)等。其中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的

原理和方法》和《工场管理》(1903年)是其代表作。

泰勒进行的科学管理实验

■ 搬运铁块的实验

1898年,泰勒从伯利恒钢铁厂开始他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记日工搬运的,工

人每天挣1�15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的铁块重量有12~13吨,对工人的



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

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后来泰勒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四个,又对这四

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

爱财并且很小气。泰勒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要求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通过仔



地研究,使其转换各种工作因素,来观察他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例如,有时工人弯腰搬运

,有时他们又直腰搬运,后来他又观察了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的变量。通过长时

间的观察试验,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以提高到47

吨,同时并不会感到太疲劳。他也采用了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

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开始工作后,第一天很早就搬完了47�5吨,拿到了1�85美

元的工资。于是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

泰勒把这项试验的成功归结为四个核心点:

�精心挑选工人。

�让工人了解到这样做的好处,让他们接受新方法。

�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他们获得足够的技能。

�按科学的方法工作会节省体力。

泰勒相信,即使是搬运铁块这样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

■ 铁砂和煤炭的挖掘实验

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

是相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沙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

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

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这不仅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

了21磅,也是为了让不同的铲子适合不同的情况。为此他还建立了一间大库房,里面存放各

种工具,每个的负重都是21磅。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号的卡片,一张说明工人在工

具房所领到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上面记载着干活

的收入。工人取得白色纸卡片时,说明工作良好,取得黄色纸卡片时就意味着要加油了,否

则的话就要被调离。

将不同的工具分给不同的工人,就要进行事先的计划,要有人对这项工作专门负责,需要增

加管理人员,但是尽管这样,工厂也是受益很大的,据说这一项变革可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

美元。

泰勒因这项实验提出了新的构想:

�将实验的手段引进经营管理领域。

�计划和执行分离。

�标准化管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 金属切削实验

在米德韦尔公司时,为了解决工人的怠工问题,泰勒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他自己具备一些

金属切削的作业知识,于是他对车床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了预期6个月的试验。在

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作时,要决定用什么样的刀具、多大的速度等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

率。这项试验非常复杂和困难,原来预定为六个月实际却用了26个年头,花费了巨额资金,

耗费了80多万吨钢材。最后在巴斯和怀特等十几名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项

试验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高速钢的发明并取得了专利。

泰勒的这三个试验可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正是这些科学试验为他的科学管

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管理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这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成熟和发展

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09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发明家和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856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杰曼顿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泰勒在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念过书,后来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由于他十分刻苦,视力和听力受到了损害,所以,最后不得不辍学。

离开哈佛大学后,他进入费城恩特普赖斯水压工厂的金工车间当模型工及机工学徒。于1878年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由于工作努力,泰勒升为职员,后又被提拔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厂总技师,这中间只经过了六年时间。工作中,他参加了新泽西州的斯蒂文斯技术学院业余学习班学习,于1883年获得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学士学位,1884年升任米德维尔钢铁厂的总工程师。
到米德维尔工厂当工人的时候,泰勒已经真正开始观察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了。他发现许多工人在干活时都有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强烈关注。为了改进管理,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各种试验,对工人“磨洋工”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来他开始进行工时研究的工作,希望为建立工作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泰勒1890年担任一家机械制造投资公司的总经理。1893年,他辞去这家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创业,并亲自从事管理咨询顾问的工作。

1898~1901年期间,他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贝瑟利恩钢铁公司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退休后,泰勒开始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宣传他的科学管理制度。从1903年开始,他每周都去哈佛大学讲课。1915年,泰勒去世,时年59岁。
泰勒的大多数文章是以论文的形式递交给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1895年他在全美机械工程师协会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计件工资制》;此后于1903年出版了《工场管理》;1906年发表了一篇有巨大贡献的论文《论金属切削术》;其他著作还有《论传送带》、《大学和工厂中纪律和方法的比较》、《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效率的福音》、《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1911年)、《科学管理》(1912年)等。其中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和《工场管理》(1903年)是其代表作。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他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德鲁克一生共著书39本,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30余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文风清晰练达,对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德鲁克一生笔耕不辍,年逾九旬还创作了这本《德鲁克日志》,无怪乎《纽约时报》赞誉他为“当代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家”。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家中逝世,享年95岁。
第4个回答  2019-01-21
科学管理之父美国泰勒,经营管理之父法国亨利法约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