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衡州是现在的哪里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7-04
清朝置衡永郴道,道治驻衡州府城(今衡阳市区),衡阳再次成为湘南政治、军事中心;领衡州府(衡阳县、清泉县、衡山县、耒阳县、常宁县、安仁县、酃县、桂阳州、临武县、蓝山县、嘉禾县)、永州府(零陵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州、宁远县、永明县、江华县、新田县)、郴州(永兴县、宜章县、兴宁县、桂东县)。雍正十年(1732)增领桂阳州,更名衡永郴桂道。
公元1676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周。衡阳称应天府(国都)。
1852年,曾国藩、彭玉麟在衡州创建湘军。1854年,从衡州出师北伐太平天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全国废府、州,存道县,撤销衡州府、永州府、郴州、桂阳州建制。衡永郴桂道直辖原衡州府、永州府、郴州、桂阳州所属24县,衡永郴桂道设观察使。
中华民国3年(1914年)6月2日,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分湖南省为衡阳、湘江、辰沅、武陵4道,其辖区与清代衡永郴桂道、长宝道、辰沅永靖道和岳常澧道基本相同,共75县,衡阳道直辖24县。民国5年(1916年),裁常德道,所辖县划归辰沅道。全省存3道,仍有75县。
中华民国11年(1922年),全国撤销道制,设行政督察区。衡阳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驻衡阳,辖衡阳、衡山、常宁、耒阳、攸县、安仁、酃县、茶陵。
中华民国26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西移,衡阳的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为南方交通中心,而且成为大后方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商业中心。
中华民国30年(1941年)1月,湖南省政府决定将衡阳县东华、雁峰、西湖、石鼓、江东5镇和城郊的广福、奇罡、酃湖3乡区域设置衡阳市,直属湖南省政府,衡阳县治所仍驻市内。
中华民国31年(1942年)1月1日,国民政府设衡阳市,属省辖。
中华民国32年(1943年)衡阳为国民政府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1952年,湖南省政府撤销衡阳专区、郴州专区、零陵专区,设立湘南行署,行署驻衡阳市区。原衡阳专区所属衡阳、衡南、衡山、耒阳、安仁、酃县、常宁等7县,原郴州专区所属郴县、永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等10县,原零陵专区所属零陵、东安(驻白牙市)、祁阳、祁东、新田、宁远、江华、道县、永明等9县划入湘南行署。湘南行署辖1市(地级衡阳市)26县,辖区(除炎陵、茶陵划归湘潭县升格后的湘潭专区,后划归株洲镇升格后的株洲市外)与清代衡永郴桂道、民国衡阳道相同。
1983年7月,衡阳地区与衡阳市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衡阳市辖衡阳、衡南、衡山、衡东、常宁、耒阳、祁东七县和石鼓区、雁峰区、珠晖区、蒸湘区、南岳区五个县级区。

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