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如题所述

  先说比亚迪:

  比亚迪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首先比亚迪不是造车新势力,它已经能算老牌车企了,而且是能够掀翻传统燃油车的生力军。旗下不仅仅有纯电汽车,更有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产品线较为齐全,而且连续多年新能源销量领先。

  


  把比亚迪和这些造车新势力放在一起,可能是题主对比亚迪并不了解。这是一家传统车企,它造出了中国第一台1.5T发动机,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离合变速箱,掌握着ECU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制造车规级电控芯片IGBT的企业。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是国内最高的,掌握专利算是最多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独步天下,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的插电混动,DM3.0,甚至是明年将要上市的DMi4.0,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两代以上!

  哪怕没有新能源,比亚迪凭借燃油车依旧能够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1.5L的骁云发动机日效率高达43%,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发动机,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能打个平手。用在燃油车上1.5T的发动机日效率38%,依旧是国内一线水平。


  现在汽车按照动力系统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燃油车、插混车和纯电车。像是48V轻混,日系双擎弱混,电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归为燃油车范畴。毕竟国家也是把双擎归为节油车而已,不算新能源。而新能源领域,主要就是插混和纯电,其中有增程式,虽然算是增程式电动车,但是也有内燃机,可以归为插混。日后可能会有氢动力新能源,但是我并不看好前景。我赞同王传福的观点:老百姓不会为环保买单,只会为省钱买单。氢动力除非能做到纯电一样的用车成本,还需要像加油站那样方便,还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才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目前仍旧是燃油车的天下。纯电汽车因为续航和充电慢的问题,短时间肯定无法得到有效普及,哪怕现在续航已经达到了700多公里,可是因为充电慢,续航焦虑依旧无法解决。除非电池技术得到质的突破。

  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是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的,这一点和纯电不同。大部分家庭用车都是以市区短途为主,插混车纯电80Km左右的续航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了。如果续航里程超出,用燃油当成混动车开,一样没问题。增程式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和插电式混动比,内燃机无法参与驱动车辆,多了一次能量转换,不管是动力和油耗,都略逊一筹。所以竞争力也很有限。


  在纯电车全面取代燃油车之前,插混车是最好的过渡,这个过渡会持续多久不知道,但是在过渡期间,插混车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插混领域里,没有人是比亚迪的对手。如果说笑到最后的话,别和这几个新势力比,和丰田大众比较,比亚迪都不虚。

  再说恒大恒驰

  说新势力,可是这也太新了。我们点评年轻人朝气蓬勃,谁日后更有发展,一个小BABY混了进来——说婴儿都不对,车没有正式上市,只能算个胎儿。我不敢说恒大造的车未来没有发展前景,可是三岁看老,这还没出生呢。


  就这几天的事,恒驰1亮相了,在他们自己的产业园里转了两圈,发了几张官图。结果网友一看,轮胎装反了……这里小科普一下啊,恒驰1采用的是马牌265/40
R22的SUV轮胎,轮胎是有花纹的,不同花纹和地面的摩擦力肯定不同,而且还涉及到一个排水性的问题。所以轮胎给你标注了正反面,内侧叫Inside,外侧是Outside,这是一个修理厂的学徒工都不允许犯的错误。然而恒大,投了450亿要造车,却犯了这么个低级的错误!从上至下,官方图曝出来了谁都没发现!

  不知道这算不算出师不利,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车企不怕犯错误,可是不能犯这么业余,这么低级的错误!就冲这一点,我不看好它。


  我还拿比亚迪说事,比亚迪为什么要请奥迪的设计师来设计外形?为什么要挖来奔驰的底盘专家来调校底盘?哪怕是品控,都斥重金挖来一个专业的品控团队。这些积累不是光投资砸钱就能做到的。而且450亿放在车企里投入算多吗?

  威马、小鹏、蔚来,甚至包括埃安、特斯拉。

  把他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只做纯电汽车。我们不能说错,既然要弯道超车,你再在发动机领域和人家较劲显然是不明智的,你不可能再去研发一个自主产权的发动机,买别人的发动机攒车有限的很low,所以上来就纯电汽车,这样的决策不能说错。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纯电汽车的门槛真是太低了。

  我本人是比亚迪一代唐车主,作为消费者来说接触新能源算是比较早的了,也有很多人问我关于新能源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要预算够,买插混没错,因为现在插混哪怕不充电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强,在各方面都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车——我不是比亚迪的托,但插混领域还真没有谁干得过比亚迪。但是……纯电车,只要超过20万,全都不推荐。包括比亚迪唐、汉。


  为什么?因为目前的纯电技术尚不成熟,你花20万,只能买到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比如说汉EV,比如说特斯拉,20多万,续航600Km,或许两年后电池技术突破了,续航1000Km的纯电车只要十万。而且毕竟存在续航焦虑问题。平时充电桩倒是好找,可是扎堆了怎么办?前面五辆车等着排队,你续航还有30公里了,你等不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低价纯电车可以,只为了市区代步,长途我干脆不开。或者家里有两台以上的车。

  我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20万以上的纯电车都是割韭菜。


  所以,威马、蔚来、小鹏,甚至是特斯拉,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关键看电池技术谁先能做出突破,谁先能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第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通吃,其余不说一无所有,也只能拾人牙慧,苟延残喘!

  当然,这里面特斯拉财大气粗,已经从玩资本到玩技术达成了完美的蜕变,人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电控领域的技术都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但是,现在的纯电车依然是不成熟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


  这几家造车新势力,我都没向粉丝推荐过。如果想要买纯电车的话,我甚至推荐长城的欧拉好猫(女性适合),或者奇瑞的大蚂蚁,终身保。毕竟是长城,毕竟是奇瑞,说终身保我相信能保终身。而这些新势力,现在就只有一两款车型,而且销量也不稳定,基本上年年赔钱,要不是金主爸爸在后面撑着,或许已经轰然倒塌了。


  不过话说回来,小鹏在自动驾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和广汽埃安都能算是国产中的领先水平。蔚来这几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换电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不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我不太喜欢蔚来的那种运营,与其说卖车,倒不如是卖服务。或许是我观念跟不上了,但我还是觉得产品力依旧是第一位的,靠服务来弥补的产品力依旧难以长久。

  至于威马汽车,呵呵,我不太了解。


  理想One所代表的增程式

  增程式有内燃机,不过因为内燃机不参与车辆驱动,所以只能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是混动。这样的优势是节省了变速箱等一系列发动机所需要的传动部件,可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多了一次能量转化,动力不足——和内燃机可以参与驱动车辆的插混相比。

  我们拿唐DM和理想One来比,不谈车身大小和空间,只说动力模块。唐DM让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可以爆发百公里4.3S的加速。理想One和燃油车比当然也不慢了,不过6.5S,其实都是电动机在工作。唐在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是主力,可以驱动车辆的同时给电池充电,尤其是在高速上,内燃机的优势明显。而理想和所有电动车一样,电动车只能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加速,高速时电量消耗明显,这时候还需要内燃机工作发电,这才导致理想的油耗偏高。你说理想那么大车身,百公里9—10个油已经不错了,这要分怎么比,如果不是增程式这种动力模式的话,油耗完全可以更低。


  另外,能够买自东安动力的三缸1.2T的内燃机也的确过于孱弱了一些。这也侧面体现了新势力的底蕴不足。

  我否定的并不是理想One,也不是理想,而是增程式,比亚迪的DM3.0系统就已经把增程式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了,DMi车型能在亏电状态下达到3.8L油耗也是因为增程式的关系。所以我的观点不变,增程式没有前途,在纯电车全面普及,替代燃油车之前,插混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一下个人预测吧。比亚迪拿出来,人家一定是会笑到最后的,这场新能源的革命可以说是比亚迪凭借542一手掀起来的。(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它和这些新势力造车没有可比性。


  恒驰现在还没出生,所以没办法下结论,可是会不会胎死腹中呢?会不会呢?总之轮胎的事情不是个好兆头。如果我是恒大的高层,一定会说是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针对,买通了工作人员云云。真的是太丢脸了,无解。

  四个造车新势力里,我猜——强调是我猜哈,可能是威马,刚刚曝出自燃门,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还自燃了,所以我真的不看好。威马可能是第一个出局的。

  第二个是小鹏,虽然我说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建树,软件方面不错,但是硬件层面……我感觉小鹏就不像是造车的,更像是玩资本的。


  第三个是理想,毕竟目前只有一款车,而且是比较过时的增程式。理想One的驾乘感受还算不错,但是问题也不断。前景我一样不看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理想汽车:


1.卖点:没有里程焦虑的一款车,选择了一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理想ONE交付是新势力之中交付比较晚的,目前取得了相对不错的销量成绩,当前主要还是在消化之前的订单。


2.资金:7月30日也在纳斯达克上市,盘中市值一度超越蔚来汽车。加上IPO融资之前又融资了10亿美金,根据IPO招股书上的说明,和其他新势力烧钱的幅度相比,理想汽车资金使用率是很高的,总结一句就是:理想汽车属于传统企业的挣钱方式,还是奔着盈利和活的久去的,因此它应该可以活得比较久。

3.趋势:理想汽车因为它属于混动范围的,国家新能源的补贴没那么强,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充电桩的基础实施不完整,车主安装只有充电桩比较少,在国家新基建未完成的情况下,理想汽车短期内采用的技术路线只能用务实来形容,他们的风格有点类似
互联网的活化石当当网,也许短期内做不大,但是活的长。

蔚来汽车:


1.卖点:蔚来汽车走的是豪华品牌路线,纯电动+换电模式,ES8和ES6
相聚推出之后,经历了2019年的至暗时刻之后,越来越被认可。它是新能源头部企业,短短几年销量在豪华品牌里面算中流了,是用户企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汽车的产品力也很厉害。用户社区形成了蔚来一种特殊的文化(类似宗教,宣达的方式是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一张进入XX圈子的门票)


2.资金:蔚来汽车经过合肥政府投资之后,加上特斯拉在美股的涨幅,蔚来的市值也是说水涨船高,加上国内一些银行的授信,短期内没有资金风险,前不久蔚来5万台车辆下线,加上蔚来8月3日对外公布7月交付数据:交付3533台,同比增长322.1%。交付量仅次于今年6月,创史上第二高单月交付成绩。总结一句就是:蔚来汽车属于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产品力+三电的真刀真枪的研发水平和专利,在降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希望做大做强的。

3.趋势: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解决里程焦虑,符合国家新能源的补贴的方向,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又扛过了几次危机,面向的人群都是C端用户,2020年又推出了EC6,蔚来的趋势还是客观的

小鹏汽车:


1.卖点:小鹏汽车总体的感觉是类似汽车行业的小米,小鹏汽车把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汽车作为slogan,重点在发力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确实是和其他车厂玩差异化竞争,早期也被叫着中国版的特斯拉,还因为挖人的事情和特斯拉闹得不愉快。智能化就是它的标签了。截止到目前销量稳居新势力TOP4,P7上市之后,还在消化订单中,从早期与海马汽车合作代工的方式,转变为肇庆自建工厂的模式。


2.资金:应该是新势力三强里面上市比较晚,据媒体报道8月底之前会在美股上市加上IPO融资之前又融资了9亿美金,加上银行的综合授信,短期内资金应该没什么问题。

3.趋势:小鹏汽车因为它属于纯电动的,充分享受国家新能源的补贴,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面向的人群都是C端用户(举说C端用户占比最高),2020年P7批量交付,又升级了自动加上XP
3.0, 符合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在不犯大错误的情况下,发展为低配版本的小米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威马汽车:


1.卖点:威马汽车总体的感觉是传统车企造新能源汽车,年轻人的开得起的新能源汽车作为slogan,重点威马自己包装的技术卖点就是三个Living技术矩阵,并称之为迈向“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抓手。


2.资金:应该是新势力三强早期融资最厉害的一个,据媒体报道要上科创板了,2019年终奖据说没发,在没有公布新一轮融资之前,威马的前途还是存在变数的,在一级市场融资有限的情况下,在二级市场融资不太乐观。BAT里面,阿里投资小鹏,腾讯投资蔚来,百度投资威马,但是百度这两年在BAT里面掉队厉害,估计没有太多的资本去下注威马了。

3.趋势:威马汽车因为它属于纯电动的,也是充分享受国家新能源的补贴,在国家汽车行业新能源战略的支持下,在不犯大错误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目前的销量不掉队很是有风险的,之前威马汽车面向的人群都是B端用户(出行公司等),据媒体报道,8月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首席出行官陆斌已离职,威马汽车销量未来走向C端用户的趋势应该也不远了。官方信息显示,威马7月份销量为2036辆,同比增长近一倍,环比实现五连增,且再次刷新年内单月销量纪录。其中,威马EX5自2018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居新势力造车企业单车销量冠军。

恒大恒驰汽车:


1.卖点:发力新能源高端市场,就是豪。卖点目前只能看到的是出身豪门,营销模式可能有创新(汽车小镇),其他的 不太清晰


2.资金:应该是入局晚但是投入大,据媒体报道恒大集团计划三年内投资450亿。2019年已经投入200多亿把造车的几大核心供应链收入囊中,还和头部汽车零部件厂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声势搞得最大,还投资了国内几个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也顺道解决了销售渠道问题,针对充电桩的问题,恒大又和国家电网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算解决了充电桩问题,看上去好像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港股恒大健康股票因为恒大造车又涨了好几波,现在也更名为恒大汽车了,短期内资金应该是最多的。毕竟地产的资金流是吓人的。

3.趋势:恒大恒驰汽车属于纯电动的,加上许主席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自然也是充分享受国家新能源的补贴,在国家汽车行业新能源战略的支持下,最近一口气发布了6款车型,涵盖了轿车、MPV和SUV,可谓豪气冲天!名字起得真是牛逼(恒驰1~6),估计也是故意这么叫的。最近在各大平台、央视,新媒体等开启了广告轰炸模式,震惊业内。如果产品力可以,还是可以期待的。但是恒大的企业文化里面,做地产他们是第一,做其他的产业每次口号都很大,但是
实际效果差强人意,比如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恒大人寿都没有在业界排名第一,产品力和底蕴用钱买不来的,要不然单凭资金,一汽和东风的资金也不比恒大差多少。

比亚迪新能源:


比亚迪新能源就不用细说了,资格老,也是最早布局纯电动领域的,前几年的利润都是很大部分靠国家补贴发展起来的(看近几年的财报就知道了),技术确实也是一流,尤其是冲破了新能源的核心技术(电池更不必说,国内属一数二的),近期推出的刀片电池也是受到业内好评,大大提升了电池安全性、降低了电池热失控风险。随着比亚迪重视汽车设计,在造型中心的成立,设计上的短板渐渐在补齐。因此比亚迪活的久这没什么多说的,也有可能活得最好

第2个回答  2021-01-05
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新势力品牌·互联网造车有没有价值?这是解析问题的前提。在智能汽车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传统车企的稳限制了车辆的创造性,汽车只有普遍的稳定质量但缺乏创新;互联网造车有活跃的思维和先进的营销模式,但又缺乏造好车的能力储备。

各自为战结果都拖慢了进步的速度,然而又无法融合;因为老派车企的研发团队有其坚持,对于新势力车企多多少少是持保守态度的,那么最终谁能走到最后呢?



传统·传承

「智能汽车」是不能否认的技术发展方向,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以目前的工业水平无法做到自动驾驶等级的高度智能,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非核心配置的智能操控,以及多媒体模块的物联网接入,对于传统汽车而言这并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比亚迪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佼佼者,依托核心三电系统以及配套程序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具备独立生产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的主机厂;在传统阵营中相对活跃的思维,决定了最终必然能够胜出。


重点:比亚迪汽车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水平足够高,但是营销方面却做得很差。在刚需车型的商用车领域没有顾虑,云轨云巴、电动巴士以及货车的销量都挺理想,然而在竞争白热化的乘用车市场却显出了疲态。

所以对于比亚迪而言有两种可能性,其一为调整企业结构与营销团队,将产品规划放在合适的部门;也就是重新为产品线洗牌,打造出低中高端各个等级的快消车,在主机厂阵营中提升竞争力,而第二种就是互联网车企的福音了。





传统&现代融合

假设比亚迪放弃主机厂身份,将业务调整为三电或平台供应商,同时将代工业务扩展到汽车领域,结果必然「两开花」。

这可不是章口就来的评价,即使比亚迪汽车保留主机厂身份,目前也已经有三十余家车企成为或即将成为比亚迪的B端客户。对于用户而言存在的忧虑是比亚迪“留一手”,可以理解为提供E平台和DM3.0的技术,但在供应之后比亚迪随即推出更高级的4.0系统,这要怎么办呢?



综上所述,比亚迪汽车很有可能全面转型供应商,除非「DMi平台」能带来转机,但结果现在还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转型的可能性仍旧存在,那么只要转型就不再有传统与现代的不融合了。

以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已经可以打造出DM3.0双擎与三擎四驱,同时有Dilink开放生态系统;这种企业可以实现互联网思维催生出的各种创意,说白了就是能实现理想、蔚来、小鹏、威马甚至恒驰现有车辆的所有技术并且有更高的产品品质;同时还能够让这些年轻车企想要做但是做不到的技术落地,至此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会充满想象力。



总结:比亚迪汽车成为最强主机厂的概率至少短期内不高,因为内部的阻力似乎是很大的。

所以不排除船夫哥有“断腕”的魄力,因为转型供应商比亚迪也会是新能源领域的“博世+博格华纳+等等”,这是件有利无弊的事情。未来的比亚迪究竟会是怎样的角色,会不会成为新势力车企的“富士康”——只有继续观望了。


第3个回答  2021-01-06

关于驾驶经验能有多好,这个不好说,因人而异。有些人对汽车驾驶经验比较敏感,开车时感受到汽车的不同,有些人觉得开面包和开奔驰没有什么不同。而我发现有些人对汽车的要求真的很低,低到能开就开,使用经验似乎根本不重要,什么保值率之类的才是最重要的。

电动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呢?只是花费少而已?完全没有。电动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以较低的价格享受较高的用车体验。例如:比亚迪汉EV,小鹏P7等30万价位的电动车,不仅动力刚刚好,舒适性完全可以和百万级豪车媲美,还省了豪车高昂的用车费用和养路费。花费300,000买一辆燃料汽车你敢想吗?

现在是否买电车是必要的,不再需要考虑汽车是否足够好(已经足够好了),而是考虑你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家里有没有充电器。那是最基本的(别指望公交快充,除非你下楼)。它就像是买一个智能手机,家里连一个插座都没有,这个人一天得充一次,怎么用?又只能买个功能机到处蹭插座,四天一充这样子。

至于充电条件,我认为除了一线城市以外,大多数地区的充电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至少我发现只要身边有想买电车的人,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充电问题只是少数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已。假如真的是没有充电条件,但是就是喜欢开车的感觉,新能源车,可以考虑买一台插电式混动。不仅可以享受电车的特色,而且还可以享受加油的方便。

关于将来会有多大的变化,这实在不好说。不管怎样,那时我买了电车,觉得已经够了,就下手了。购买汽车后感觉至少可以在两三年内不落后。效果如何?1年不能用,2年完全不能用,现在随便买辆车,三电水平也比我这个高一个档次。目前电车的发展速度,基本上是2年一换一新。但是呢,老式车又不是开不开的,即使落后了,也没有落后那么明显,至少我这2年5万公里的时速,还没有感觉到衰减。

第4个回答  2021-01-06

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新势力品牌·互联网造车有没有价值?这是解析问题的前提。在智能汽车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传统车企的稳限制了车辆的创造性,汽车只有普遍的稳定质量但缺乏创新;互联网造车有活跃的思维和先进的营销模式,但又缺乏造好车的能力储备。

各自为战结果都拖慢了进步的速度,然而又无法融合;因为老派车企的研发团队有其坚持,对于新势力车企多多少少是持保守态度的,那么最终谁能走到最后呢?

「智能汽车」是不能否认的技术发展方向,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以目前的工业水平无法做到自动驾驶等级的高度智能,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非核心配置的智能操控,以及多媒体模块的物联网接入,对于传统汽车而言这并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重点:比亚迪汽车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水平足够高,但是营销方面却做得很差。在刚需车型的商用车领域没有顾虑,云轨云巴、电动巴士以及货车的销量都挺理想,然而在竞争白热化的乘用车市场却显出了疲态

传统&现代融合

假设比亚迪放弃主机厂身份,将业务调整为三电或平台供应商,同时将代工业务扩展到汽车领域,结果必然「两开花」。

这可不是章口就来的评价,即使比亚迪汽车保留主机厂身份,目前也已经有三十余家车企成为或即将成为比亚迪的B端客户。对于用户而言存在的忧虑是比亚迪“留一手”,可以理解为提供E平台和DM3.0的技术,但在供应之后比亚迪随即推出更高级的4.0系统,这要怎么办呢?

综上所述,比亚迪汽车很有可能全面转型供应商,除非「DMi平台」能带来转机,但结果现在还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转型的可能性仍旧存在,那么只要转型就不再有传统与现代的不融合了。

总结:比亚迪汽车成为最强主机厂的概率至少短期内不高,因为内部的阻力似乎是很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