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恐惧真实存在,要体谅孩子,不是他不勇敢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天黑回家,看到漆黑的小树林和高大的建筑,就会觉得心跳加速。
平日看到的一些恐怖传说,可怕的故事,甚至是最近听到的电视新闻,都会一股脑地浮现在脑海。
因为大脑皮层细胞非常活跃,只要受到一点外界的刺激,就会出现生理性的直接反应。很多老师和教育学家,喜欢把这种行为叫做想象力。
这是人类大脑的正常联想,十分常见,所以,家长们不要否认孩子恐惧心理的存在。
小孩子对世界接触不多,往往想象力丰富,他们脑子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就像美术课画的彩色简笔画,经常会呈现出大人想象不到的世界。
同样,孩子们对事物的恐惧来源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有很多孩子会害怕日本娃娃,他们觉得日本娃娃的眼睛晶莹剔透,仿真性太强,甚至觉得他们会动会说话。
还有的孩子恐惧卫生间的镜子,总觉得镜子中会有其他身影冒出来,有的孩子甚至会恐惧窗户。
这些都是孩子孤独带来的反映,当孩子独自在家时,往往会对父母产生依恋,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幻想。
人都有恐惧,这些行为不能说明孩子不够勇敢,只是他们成长中必定经历的一个阶段,这时候也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2.学会善用恐惧,谨慎的害怕比鲁莽的胆大更好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都会放烟花,胆小一点的孩子都会乖乖待在一旁,躲在门里或者大人身后,不敢靠近。他倒好,在别人家的烟火里乱捡东西。
结果,有个烟花当时没有完全引爆,小孩就冲过去用手给拿了起来,没想到一下就爆炸了。孩子也受了很严重的烧伤,被送入医院。像这样的情况,比起胆大的鲁莽,谨慎的“害怕”更加重要。
小东的妈妈最近很忧虑,前几天发生一件虚惊一场的大事。小东在院子里玩的时候,跑得太快,性子太活泼,什么都不怕。在院子景观的假山边上玩,别人家的孩子都觉得假山太高不敢攀爬,只有小东喜欢爬上爬下。
然而就在前几日,小东在一次攀爬中,不小心踩空,脚下一滑差点摔下来。幸好当时小东爬得不高,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从此以后,小东的妈妈再也不在外面到处说,自己的儿子不怕高,特别勇敢。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很脆弱,对外界未知事物,还是要心存一定的敬畏心理。
恐惧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危险的一种思考,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一种重视。这是一种思维的发展,值得我们保护和引导,而不是因此就给孩子贴上“胆小、没出息”的标签。
3.恐吓孩子只会摧毁信赖,而不是让孩子变乖
当孩子对家长说害怕时,其实是对家长的一种需要,如果在这个时候随意斥责吓唬孩子,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坏的影响。
邻居小吴家的孩子,之前每次见面都会跑跑跳跳,在电梯里吵吵嚷嚷地问着大人一些问题,电梯门一开,更是第一个跑出去,还会帮我推开单元大门,一直很受人喜欢。
结果前两天再遇到这个孩子,他这次安安静静地躲在大人身后,打招呼也只是点点头,问他问题眼睛也不再看向我这边。沉默寡言,和之前判若两人。
我有点担心,就随口问了小吴妈妈,发现原来是前几天带孩子坐地铁。在地铁上小孩就格外兴奋,到处乱跑,当时车上人有点多,妈妈怕他跑丢了或者跑摔倒了,就警告地对他大声叫喊:“不许跑,再跑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自己留在车上玩。”
当时话一出口,孩子马上变乖了。小吴觉得这办法好用,效果很明显,于是就经常使用。总是把“妈妈不要你了”挂着嘴边。这样的恐惧,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孩子表面上看确实变乖了,但性格却也发生了变化。小孩子不懂家长是在吓唬他,真的很害怕被家长遗弃,毕竟家长才是孩子的倚靠。
4.陪伴才能让孩子更勇敢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去攀岩,孩子还小,第一反应就是怕高,并且往后躲。这位家长没有直接呵斥孩子,而是细心劝导。
“我们先试一下好不好?你要相信自己。”之后,她不仅贴身地给孩子帮助,在过程中,还不时提醒要注意安全。
在妈妈和攀岩教练的教导下,孩子成功攀上了山顶,并得到了家长和老师一致的赞扬。“你真勇敢,你真棒!”而不是“你怎么这么胆小!”
孩子成功克服了恐高症,并且学会了用行动去证明自己,征服困难,这就是这位家长给孩子上得成功的一课。
5.要让孩子学会接纳恐惧
《物性论》中有一句话:孩子在黑暗中会发抖,并对每个东西都感到恐惧,就像我们在光亮之中也会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一样。
所以,当孩子说“害怕”时,千万不能只说 “这没什么可怕的”;或是告诉孩子“不能怕”,这只能起到负面强化的作用。你说得越多,反而越让孩子觉得,那个东西是可怕的。
面对孩子的恐惧,我们不用刻意放大其存在,只需要在第一时间,理解并告诉孩子,爸妈永远都会保护他们,陪伴他们战胜恐惧,这往往才是孩子此刻更需要的。
同时,让孩子把自己害怕的东西,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样更能理解孩子内心世界,也有助于更好的解释和应对。
而且,当孩子有突出表现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夸奖,增强他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变得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