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中导致中毒的成分有哪些?

如题所述

沼气一般含甲烷50%~70%,含CO230%~40%,和少量的氮气、氢气、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等,具体成分取决于底物的有机物成分和消化程度。例如:硫化氢在沼气成分中通常仅占0~0.1%,当污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或硫酸盐时,硫化氢的含量会达到1%;沼气中通常含有痕量磷化氢,当有油麸、骨粉、棉籽饼、磷矿粉、动物尸体等含磷有机物时,含量会明显增高。

甲烷、CO2、氢气、氮气都是无毒性的气体,但是如果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过高会使空气中氧气的分压降低,致使人体动脉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缺氧窒息。

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人们就会产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若达到45%~50%以上时,人们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窒息死亡。

若CO2在空气中含量达到3%时,人体会感到呼吸急促,达到10%时,就会丧失知觉、呼吸停止而死亡。

硫化氢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有毒气体,亦是一种神经毒剂,具有“臭鸡蛋”气味,但极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很快引起人的嗅觉疲劳而不觉其臭。低浓度接触对人体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吸入的硫化氢进入人体血液分布至全身,与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其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造成细胞缺氧。硫化氢还可能与体内谷胱甘肽中的巯基结合,使谷胱甘肽失活,影响生物氧化过程,加重了组织缺氧。硫化氢接触湿润黏膜,与液体中的钠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和腐蚀,可致眼结膜炎,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由于阻断细胞氧化过程,心肌缺氧,可发生弥漫性中毒性心肌病。高浓度(1000毫克/米3以上)硫化氢,主要通过对嗅神经、呼吸道及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先是兴奋,迅即转入抑制,发生呼吸麻痹,以致“电击样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有毒气体。空气中含量为0.1%,就会引起中毒,如果含量大于1%,有可能致人死亡。致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发生加合作用,生成羰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导致人体严重缺氧。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鼻臭味的气体,对黏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人接触553毫克/米3浓度的氨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5分钟;3500~7000毫克/米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磷化氢属高毒类物质,浓度在1.4~4.2毫克/米3时,可闻到特有的腐鱼样气味,10毫克/米3浓度下接触6小时有中毒症状,409~846毫克/米3浓度下接触0.5~1小时可致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